农业农村部推荐——全国100个特村庄(之二)
农业农村部推荐——全国100个特⾊村庄(之⼆)
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推荐
全国100个特⾊村庄(之⼆)
辽宁省
辽宁省铁岭市银州区龙⼭乡七⾥村
七⾥村位于风光秀丽的龙⾸⼭脚下,柴河岸边,是铁岭城的东⼤门,102线国道、沈哈⾼速公路、铁长公路贯穿全村,交通⼗分便捷。全村占地⾯积7500亩,辖7个⾃然屯,4个农民⼩区,东西长7.5公⾥,居民1970户,⼈⼝5772⼈,⼈均耕地0.5亩。七⾥村连续多年被评为辽宁省“⽂明村”、辽宁省“平安⽰范村”和辽宁省“五个好⽀部”标兵,2007年被评为“中国⼗佳⼩康村”、2009年被评为辽宁省⾸届 “⼗⼤魅⼒新村”、2010年被评为“全国⼱帼⽰范村”、2011年“全国⽣态⽂化村”、2012年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范村”、2014年被评为“全国⽂明村”。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万寿街道⼩平房村
⼩平房村共有七个⾃然屯,⼗三个村民组,3167⼝⼈,881户,占地⾯积2.8万亩,2007年,⼩平房全村
⼯农业总产值达到1.5亿元,上缴税⾦2400万元,集体经济收⼊1800万元,农民⼈均纯收⼊达到7500元。
⼩平房村被誉为“辽西第⼀村”的省级⽂明村――建平县万寿街道办事处⼩平房村,在建设⽣态村的过程中,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出了⼀条“依靠资源强⼯业,依靠⼯业哺农业”的新农村建设路⼦,在科技兴村的建设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辽宁省⼤连市旅顺⼝区⽔师营街道⼩南村
⼩南村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旅顺⼝的地理中央、⽣态涵养⼼脏。北依区⾏政中⼼、西临龙河、东拥东冠⼭风景名胜区、南眺军港海湾,景区内松涛阵阵、花⾹蝶舞、⽠果飄⾹。⼩南村⾃2007年以来先后投资6000多万元,利⽤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兴建了全国⾸个太空植物展馆“旅顺太空植物王国”、东北地区⾸个“蝶恋花蝴蝶⽂化创意产业园”;全国最⼤的福⿍ “盛世九龙宝⿍”;全国指定影视拍摄基地 “闯关东影视基地”,修缮了历史⽂物古迹“⽔师营会见所”和“松树⼭堡垒”,形成多个景点的旅游产业集,打造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游览购物、餐饮住宿、四季采摘为⼀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品牌。
吉林省
吉林省吉林市昌⾢区孤店⼦镇⼤荒地村
⼤荒地村地处吉林市区北部25公⾥处,是长⽩⼭脉向松辽平原过渡地带,以种植绿⾊、有机⽔稻为主、农产品深加⼯为辅,⽣态农业观光旅游独具特⾊。
2010年3⽉,⼤荒地村与东福集团实⾏村企合作,成⽴了吉林地区第⼀家村级党委。随后成⽴了⽔稻种植公司,在保证农民⾃愿和⼟地经营权不变的前提下,将全村900公顷⼟地进⾏流转,由村委会统⼀进⾏耕种。对流转后的⼟地进⾏⽅条⽥规整,实⾏机械化耕种、⼯⼚化管理、集约化经营。2016年,⼟地流转成功过渡为⼟地⼊股制。农民每年年初就能拿到⼟地的股⾦和保底红利,并从⼟地中解脱出来,就近到村内企业上班,成为了农业产业⼯⼈,使得⼈均纯收⼊达到了2.4万元。
2011年起,村两委开始筹划就地集中居住,建设农民新居30栋、⽼年公寓2栋。在2013年末,采⽤宅基地置换的⽅式,安排村民⼊住了新楼房。⼩区内配套修建了公益设施,成⽴了物业公司,实⾏村民⾃治。现在⼤荒地村正在由就地城镇化建设向新型城镇化建设迈进。
⿊龙江省
⿊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南县
兴⼗四镇兴⼗四村
兴⼗四村是1956年由⼭东省临沂地区移民响应党中央开发北⼤荒的号召组建起来的移民村。⼏⼗年来,
在村党委书记付华廷的带领下,兴⼗四村始终没有分⽥到户,坚定不移发展集体经济、⾛共同富裕道路,从⼀个“三⽆村、三靠村”,发展成为幅员4.2万亩,其中耕地2.4万亩,⼈⼝11600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龙江省⽅正县会发镇和平村
在⽅正县会发镇和平村⽡房屯在这⼏年名声鹊起,它独有的“冬游冰雪、春游⽥,夏赏庭院、秋采摘”的四季游发展模式,⾛上壮⼤集体经济,村民增收致富的快车道。⾃2015年以来,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会发镇党委政府通过上级投⼊,地⽅⾃筹、社会帮建、众参与等⽅式对和平村⽡房屯进⾏了基础设施、庭院美化、乡风⽂明等项⼯程建设,⽡房发⽣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上级投⼊,地⽅⾃筹、社会帮建、众参与等⽅式对和平村⽡房屯进⾏了基础设施、庭院美化、乡风⽂明等项⼯程建设,⽡房发⽣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屯2000延长⽶街巷路都进⾏了路⾯硬化、栅栏改造、边沟护砌,村民参与⾃建休闲⼴场3200平⽅⽶,安装太阳能路灯65盏,彻底改变了道路泥泞、栅栏破旧、边沟淤塞、柴草垃圾成⼭的旧貌,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新村。
⿊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渤海镇⼩朱家村
⼩朱家村位于宁安市渤海镇西南9公⾥,距镜泊湖景区8公⾥,邻唐渤海国上京龙泉府皇都遗址。该村⽣态宜⼈、风景秀美,牡丹江⽔三⾯环绕,西邻万年⽕⼭喷发后岩浆凝固形成的⽕⼭熔岩台地,⾃然
的馈赠、原始的⽣态和淳朴的民风,使⼩朱家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到过这⾥的⼈们都⽤“⼈间仙境、世外桃源、北国鱼⽶之乡”等诸多词汇来描绘它。
连续四年创办“渔猎⽂化节”,向游客展⽰传统渔猎技艺;村建有村史馆、图书阅览室、⽂化活动室、⽂化休闲⼴场,设有众表演台,绿茵长廊和众健⾝器材;村有村规民约,组建有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喜事会,民风淳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被评为“全国⽂明村”。
⿊龙江省佳⽊斯市汤原县
汤旺朝鲜族乡⾦星村
汤原县汤旺朝鲜族乡⾦星村是乡政府所在地、国家级⼀类⾰命⽼区村,是省级新农村建设四星级村、佳⽊斯市美丽乡村特⾊旅游村、扶贫开发重点村。全村611户,1311⼈,耕地9146亩,其中⽔⽥8255亩;⾦星村⽔渠纵横,⽣态环境优良,是绿⾊、有机⼤⽶主要产区。距县城25公⾥,京抚公路贯穿辖区,交通便捷。
近⼏年,将⾦星定位为悠久的历史⽂化与多彩的朝鲜族民俗⽂化结合,彰显多样⽂化的⽂化之园,打造成“中国东北朝鲜族⽣态⽂化农业休闲第⼀庄”。不断完善村内道路、民居、绿化带、路灯等基础设施,逐步使⾦星村从单纯的朝鲜民族村寨向⽣态观光民族村转变。每年的正⽉⼗五、“3.8”妇⼥节、“9.1”⽼⼈节等朝鲜民族的传统⽇⼦⾥,⽼年协会都举办⼤型的⽂艺汇演。
上海市
上海市崇明区港西镇北双村
北双村位于崇明岛中部偏西,毗邻2021年中国花博会主会场,交通便利、区位优越。村域⾯积4.34平⽅公⾥,下辖39个村民⼩组,村内⽔⽹发达、路⽹完善,民宅邻⽔倚路傍林⽽建,整体具有良好的林⽔村居景观基础。
个村民⼩组,村内⽔⽹发达、路⽹完善,民宅邻⽔倚路傍林⽽建,整体具有良好的林⽔村居景观基础。
北双村产业发展基础扎实,村内“三湾公路农业集聚带”是崇明区重点打造的“两区两带⼀园”农业布局之⼀。8家⾻⼲农业合作社构建了多样、特⾊的果蔬供给结构,精品草莓、葡萄及灵芝等特⾊果蔬品牌知名度较⾼。农事体验、休闲采摘、农旅节庆等活动内容丰富、⼈⽓旺盛,游客年接待量持续保持在5万⼈次。
上海市青浦区⾦泽镇莲湖村
2014年莲湖村按照美在⽣态、富在产业、根在⽂化的建设主线,整合市、区各条线建设项⽬,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015年被评为上海市美丽乡村⽰范村,⽬前正在创建上海市⾸批乡村振兴⽰范村。
莲湖村紧紧围绕环境宜居、产业发展、弘扬传统的⽬标,依托本村独特的⼟地资源、区域优势和⼈⽂资源,积极拓展农业⽣态旅游、观光休闲旅游等各⽅⾯功能,逐步建成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游农家景、享农家乐为⼀体的农业旅游项⽬,努⼒打造具有⾃⾝特⾊的美丽乡村、魅⼒乡村。
江苏省
江苏省江阴市华⼠镇华西村
华西村,于1961年建村。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进程中,先后获得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全国⽂明村镇”、“全国⽂化典范村⽰范点”等多项荣誉。历届党和国家领导⼈,都对华西给予了充分肯定和⾼度评价。国内外各界⼈⼠,称赞华西是“天下第⼀村”。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黄尖镇黄尖居委会
上海崇明岛旅游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黄尖镇黄尖居委会地处黄尖镇全域旅游发展核⼼板块区,现有党员116名。近年来,黄尖居委会⽴⾜⽣态资源禀赋,放⼤黄尖“⽣态+旅游、⽣态+产业、⽣态+⼈⽂”融合发展,坚持把加强农村基层党建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动⼒引擎,通过探索“党建+”模式,将基层党建活⼒转化为富民兴居的强⼤动⼒,全⼒创建特⾊村庄,引领美丽乡村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近年来,居委会先后荣获盐城市创先争优社会管理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
村、江苏省党建⼯作突出贡献奖、江苏省民俗宜居村、江苏省⽂明村,2016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017年被国家农业评为“中国美丽乡村百家范例”。
江苏省淮安市⾦湖县前锋镇⽩马湖村
美丽的⽩马湖⽣态渔村,她是国家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农业旅游⽰范点。说她美丽,不仅是因为⽩马湖⼈爱湖、护湖,使之成为了环保湖、⽣态园,湖内⼀草⼀⽊皆葱茏,环境优美、⽣态宜⼈。⽩马湖村地处风景旖旎、清新秀丽的江苏省⾦湖县前锋镇⽩马湖畔,地辖⽔⾯与农⽥26000亩,拥有7个联组、510户、2145⼈。2017年⼈均纯收⼊18500元。休闲观光资产规模达8000万元,电⼦商务销售总额达5000万元。⽩马湖村先后获得“全国美德在农家”、“全国⽣态⽂化村”、“全国⼀村⼀品⽰范村” 、“全国⽆⽰范村”、“全国体育⽂化之乡”、“省特⾊村庄”“省休闲渔业乐园”、“江苏省最具魅⼒的乡村”、“江苏省电⼦商务⽰范村” 、“淮安市渔家乐专业村”、“淮安市基层党建20强”、“淮安市民主法制村”等荣誉称号。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沙集镇东风村
沙集镇东风村⽹上销售家具是该村的主导产业。在1180户的村庄⾥,有近2000家农民⽹店。2017年,东风村农民⼈均纯收⼊达22650元,居全镇⾸位。东风村近年来获得⽂明社区、江苏省⽂明村、中国淘宝村、诚信⽰范村、科普⽰范村、先进基础党组织、先进村集体等⼗多项荣誉。东风村家具⽹销萌
芽于2006年,⽹店数量从最初的只有10 多家,发展到截⽌⽬前近2000余家。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
城北街道平园池村
平园池村地处世界长寿之乡如皋北部,是⼀个⽣态纯农业村,耕地⾯积3584亩,辖有24个村民⼩组,农户996户,⼈⼝3354⼈,平园池村以兴业、强村、富民为⽬标,通过党建“五⾊⼟”⼯程引领,积极探索农村发展新路径,⼈民众满意度和幸福感不断攀升。
近年来,平园池村在特⾊⽥园建设过程中,积极打造“⼀村⼀品”升级版,以藕池悠久⽂化历史传说为背景,精⼼打造千亩藕池⽂化园,从年初的闹元宵,⾄⼀年⼀次的荷花节,再⾄接近岁末的尊⽼爱⽼重阳节,在荷塘⽉⾊荷花观赏区举办各类节庆活动,美⾷节、荷花摄影展、荷花绘画展、荷花仙⼦选拔赛、旗袍秀、乡村⽂艺节⽬表演、盆景展⽰、采摘活动以及各类体育赛事等,吸引了数⼗万计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公岛乡黄窝村
黄窝村是个依⼭傍海、景⾊宜⼈的⼭海渔村,村地域⾯积1.16平⽅公⾥,全村216户、645⼈。村级经济主要来源于浅海养殖和乡村旅游,2017年实现GDP 1.8亿元,村民年⼈均纯收⼊2.9万元,村集体总收⼊232万元。
黄窝村相继荣获“江苏省民主法治⽰范村”、“江苏省‘送科技下乡促农民增收’活动科技富民突出贡献单位”、“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江苏省‘平安家庭’创建活动⽰范村”、“江苏省‘和谐社区’建设⽰范村”、“江苏省⽔美村庄”、全国美丽宜居村庄”、“全国美丽乡村⽰范村”、江苏省“省级创业型村”、“江苏省⽣态⽂明建设⽰范村”、“江苏省健康村”“区⼗佳村”、“区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连续10年被市、区评为“⽂明村”。
编辑:蔡薇萍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