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背景下旅游类课程思政实施现状与改进研究
大健康背景下旅游类课程思政实施现状与改进研究
上海崇明岛旅游
实施现状
旅游类课程是高校根据培养目标所开设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课程,让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分析解决本专业范围内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关注的是专业知识和能力教学目标的实现,存在专业课程教学重智轻德现象。思政教学目标修订重点是在原来专业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基础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增加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强化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旅游学概论》原版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旅游学的基础理论、主要研究内容和基本研究方法,熟悉和了解旅游活动发展的历史沿革、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旅游影响以及旅游政策法规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通过课堂任务的完成,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的技巧,具备运用专业知识分析专业问题,有效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改进研究
根据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修订要求,在原有专业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基础上增加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教学双方共同参与,围绕案例中的问题进行反复的交流与互动的开放、双向的教学方式。创新思政教学方法要求授课教师要围绕思政教学目标,根据思政教学内容设计相对应的教学案例,将思政教育元素和理论知识点融人其中,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案例中,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对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认知认同。例如在学习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知识点后,结合旅游可持续发展观念生态文明思想思政教育元素,设计国内外生态旅游开发案例教学内容。首先为学生讲解生态旅游概念、特点、功能等基础理论知识,让学生对生态旅游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其次主要从公园概况,开发模式旅游资源旅游项目及保护措施五方面介绍美国黄石国家森林公园案例,让学生学习并总结国外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经验;最后引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规划建设项目案例,为学生梳理崇明岛自2001年建设生态岛以来十几年的发展历程,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运用所学知识对崇明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为崇明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提出建议,并最终形成开发策划案。
通过国内外生态旅游开发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同时,也实现了帮助学生深刻领悟生态旅游建设的重要性,树立生态文明思想意识等的思想道德教育。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