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理工大学 体育2课程教学大纲
沈阳理工大学体育2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2》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英文名称:physical education 2
课程总学时:32讲课:32实验:0上机:0
适用专业:全校所有专业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0.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体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育人质量的重要标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健康教育,体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课程是面向学校各专业开设的必修公共基础课,它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切实增强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
的兴趣,培养他们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使学生掌握2-3项终身受益的体育运动项目,为培养更多具有“健康第一''意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服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个选项课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熟练掌握增进健康的技能和方法,基本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自觉锻炼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适应社会生存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团队精神、体育文化素养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
1.全面发展体能,提高运动能力,掌握选项课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具有一定的体
育文化素养和体育欣赏能力。
2.爱好并积极参与各种体育运动,掌握所选课程的基本技能和锻炼方法,基本养成体育锻
炼的意识和习惯。
3.学会利用体育调节身心,改善心理状态,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4.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培养勇于拼搏、团结进取、战胜自我的优良品质。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学习掌握各运动项目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战术,全面发展体能,提高运
动能力,树立集体主义观念。
2.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所学体育运动项目的结构特点、理论知识、动作的方法与技巧、
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与社会实践能力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等。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沉着冷静、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
3.基本技能:掌握运动项目的技术特点,积极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养成终身体育思想。树
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学会利用体育调节身心,改善心理状态,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三)实施说明
1.本课程开设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武术、轮滑、健美操、艺术体操、橄榄球、跆拳道、塑身、瑜珈、体育舞蹈、台球、体育保健、国防生体能、街舞和校园定向等项目的课程。
2.体育课以选项课的形式出现,学生网上选项,可自主选择教师、上课内容和上课时间。
3.体育保健课是针对少数病弱和身体残障的学生开设的体育选项课,选体育保健课的学生
要求有正规医院的医疗诊断或学生管理部门对学生不能参加正常体育课的证明。国防生体能课是针对我校各专业国防生专门开设的选项课,艺术体操是针对女学生开设的选项课。
4.本课程是通过课内外相结合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兴
趣,
掌握基本技术,自觉参加锻炼,达到增强体质和养成终身体育习惯的目的。课堂教学中重点是教师讲解示范,组织学生练习,指导学生练习,及时纠正错误动作。课外练习是教师布置课外练习内容,重点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巩固课堂上所学的技术动作,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同时要求学生加强身体素质练习。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六)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考查
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出勤、课堂表现等)占总成绩的20%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占总成绩的20%
专项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60%
备注:国防生体能课和体育保健课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专项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80%o (七)参考书目
1.《篮球运动高级教程》,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全国青少年儿童篮球教学训练大纲》,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轮滑运动教程》,付进学/张晓明/夏娇阳编,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4.《排球运动》,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编,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5.《现代排球》,李安格、黄辅周等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6.《台球运动教程》,唐建军等编,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7.《新世纪交谊舞国标舞》,崔世莹等编著,金盾出版社,2001
8.《国际标准舞》,瓦特赖而德著,拉丁基本教材,1983
9.《体育舞蹈》,寿文华等主编,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10.《摩登舞:摩登舞者的圣经》,(英)亚历克斯•摩尔著,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11.《现代足球》,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12.《足球竞赛规则》,中国足球协会审定,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13.《网球》,陶志翔编著,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
14.《乒乓球前沿教程》,张博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15.《体育保健学》,姚鸿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6.《大学体育》,赵洪明、张力彤等编,兵器工业出版社,2009
17.《足球获胜公式》,(英)休斯(Hughes,C.)著,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18.《巴西青少年足球训练方法300例》,赵人英主编,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19.《现代欧美足球训练理念与方法》,王民享吴金贵主编,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20.《七人制橄榄球运动教程》,程公编,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1.《轮滑运动教程》,付进学、张晓明、夏娇阳等编,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22.《伦巴》,徐冰编著,成都时代出版社,2008.3
23.《身体素质训练方法》,吴谦等编,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24.《现代体能训练方法》,张英波编著,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25.《定向运动教程》,杨向东、沈荣桂等编,河海大学出版社,2006
二、中文摘要
本课程是面向学校各专业开设的必修公共基础课,课程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切实增强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使学生掌握2-3项终身受益的体育运动项目。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武术、轮滑、健美操、艺术体操、橄榄球、跆拳道、塑身、瑜珈、体育舞蹈、台球、体育保健和国防生体能等项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个选项课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熟练掌握增进健康的技能和方法,基本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自觉锻炼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适应社会生存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团队精神、体育文化素养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二、课程学时分配表
专项实践部分课程学时分配具体见选项课大纲内容四、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篮球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1.个人攻防行动
1.1个人进攻行动
摆脱与切入、获得球(选位获球、抢位获球、抢前获球)、推进与移动、穿越与突破、抢进攻篮板球
(观察判断、迂回起动、抢位冲抢、抢球猛狠)
1.2.个人防守行动
防守意识与防守基础动作、防无球队员(防接球、防摆脱、防切入)、防有球队员(防传球、防运突、防投篮)、抢防守篮板球(观察、预堵、转身、挡靠、起跳与抢球)、抢断球
教学重点:摆脱与切入、防守意识、抢篮板球
教学难点:攻防组合技术动作的合理性,结合攻守对抗的实际,充分发挥攻守技术的连续性、对抗性、实用性。
2.基础进攻战术配合
2.1传切配合
2.2掩护配合
2.3策应配合
教学重点:掩护配合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进攻素质和意识,获得进攻战术知识,掌握战术方法,具备实践运动能力。
3.基础防守战术配合
3.1抢过、绕过配合
3.2关门、夹击配合
3.3交换、补防配合
教学重点:交换配合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防守素质和意识,获得防守战术知识,掌握战术方法,具备实践运动能力。
4.教学比赛国防生要求
4.1半场比赛
4.2全场比赛
教学重点:运用技战术的合理性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在场上制造、捕捉或利用不同时机、不同人员位置、不同路线、不同节奏,相互协同行动,相互配合,相互帮助,创造机会。
5.专项身体素质练习方法及练习
5.1热身与柔韧练习
5.2力量素质
5.3速度素质
5.4灵敏素质
5.5耐力素质
教学重点:耐力素质
教学难点: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能、体质,提高与篮球技、战术相关的专门素质,挖掘学生的身体机能潜力,尤其是提高构成篮球技术、战术要素的速度、爆发力、灵敏、协调反应和平衡能力,从而保证学生掌握难新技术的数量和质量,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增强篮球比赛的对抗性、应变性能力,减少运动创伤,培养优良作风和顽强意志品质。
6.体育基础理论知识
7.专项考核内容:半场左右手运球往返跑投篮
专项考核方法:学生山球场右侧边线中点开始,面向球篮以右手运球上篮,同时开始计时。球投中篮后,运球至左侧边线中点。然后转折换手运球上篮:投中篮后,还以左手运球回到原起点。往返两次(女生往返一次)。
考核要求:采用行进间低手投篮(女同学可以高手投篮),每次投篮必须投中,如不中必须补中,
补篮方式不限。往返时必须脚踩边中线交点。
图示:
(二)足球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1.踢球技术1.1脚内侧踢球1.2脚背内侧踢球1.3脚背正面踢球1.4 脚背外侧踢球
教学重点:脚内侧踢球、脚背内侧踢球。
教学难点:不同的踢球方法的助跑线路及踢球时摆动腿的摆动。2.停球技术  2.1胸部停球  2.2脚内侧
停球
教学重点:脚内侧停球。教学难点:停球时的缓冲动作。3.运球技术3.1脚背内侧运球3.2 脚背正面运球3.3脚背外侧运球
教学重点:脚背外侧运球。教学难点:各种运球技术的组合运用4.头顶球技术4.1前额正面顶球4.2前额侧面顶球
教学重点:前额正面顶球。
教学难点:身体的摆动是顶球力量的主要来源,预准确的将球击到预定目标,在身体摆动时还要考虑到来球的方向与速度。5.抢截球技术5.1正面抢截球5.2侧面抢截球
教学重点:侧面抢截球。
教学难点:在实施抢截球动作时,时机是最重要的也是较难把握的因素。6.假动作技术6.1 运球过人假动作
教学重点:运球过人假动作。
教学难点:假动作不够逼真,真动作的衔接过慢。
7.掷界外球技术
7.1原地掷界外球
7.2跑动掷界外球
教学重点:掷球时的手臂动作。
教学难点:身体的协调用力动作。
8.二人局部进攻配合
8.1传切配合二过一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