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蔡文姬》的人物形象与戏剧冲突
从《蔡文姬》的戏剧冲突中看蔡文姬的形象
摘要:历史喜剧《蔡文姬》是郭沫若先生在一九五九年的春天创作的。《蔡文姬》是围绕“文姬归汉”这一中心事件来展开的,而蔡文姬的人物形象是通过种种戏剧矛盾冲突来得到展现和丰满的。本文将先论述《蔡文姬》剧本的矛盾冲突,再在此基础上分析蔡文姬的人物形象与人物性格。
浴缸品牌
关键词:《蔡文姬》 戏剧冲突 矛盾 人物形象
1、引言:
《蔡文姬》剧本选用了“文姬归汉”的故事,所以《蔡文姬》的戏剧冲突便是围绕“文姬归汉”这一中心事件来展开,随着中心事件的发展,使剧中人物之间的矛盾斗争不断激化,并得到解决,从而逐步展示人物的性格,推动剧情的发展。
2、正文:
李小璐演过的电视剧
1、《蔡文姬》一剧的戏剧冲突,是围绕“文姬归汉”这一中心事件来展开的。按戏剧冲突发展的线索来看,“文姬归汉”是条主线。
回收站不见了
1)“走”与“留”的矛盾
《蔡文姬》一开场便是矛盾。这展示了蔡文姬陷入了“归汉”与“留于匈奴”的矛盾中。她自言自语:“怎么办呢?到底是回去,还是不回去!”在失眠中,她的《胡笳十八拍》已经做到第十二拍了。“喜得生还呵逢圣君,嗟别二子呵会无因。十有二拍呵哀乐均,去住两情呵难具陈。”这是子女之情,夫妻之情与乡土之情、民族之情的矛盾。也是家事与国事的矛盾。这便是《蔡文姬》戏剧冲突的开始。由于赵四娘的规劝,和她愿意留下来承担抚育孩子的责任,使蔡文姬去留的矛盾很快得到解决。可是其中又隐伏着另一个更为严重的政治性的矛盾。副使周近到南匈奴后,“盛气凌人,全不把人看在眼里。”他竟私下对左贤王说:“你要不把蔡文姬送回汉朝,曹丞相大兵一到,‘立地把你匈奴扫荡!’”这对文姬归汉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而左贤王回到家里,既忧心也愤怒。蔡文姬也说:“如果还有大兵随后,那就是不义之师……如果是那样,我要当面告诉他,我决不回去,死,也要死在匈奴!”幸而正使董祀,作风正派,通情达理,及时解释误会,化解了危机。他说:“曹丞相是要在文治上做一番大事业,他是看中了你的文才,才来接你回去的。”还说:“曹丞相爱兵如命,视民如伤。他会用兵,……但他是不轻易用兵的。”他不单单做好了文姬的思想工作,连左贤王也被感动了,总算使文姬归汉下定了决心。而赵四娘留下看顾两个孩子,左贤王也愿意南匈
奴与汉朝长期友好下去。这些都使文姬归汉得以实现。
2)个人情感与国家责任的矛盾
感谢父母的话但接着另一个矛盾又产生了。归汉路上,文姬思念儿女之情,与日俱增,离匈奴越远,她的思想矛盾越激烈。到达长安时,文姬已是茶饭不思,夜不能寐了。她在父亲蔡邕的墓边,在万籁俱寂的深夜里,抚琴吟唱《胡笳十八拍》:“我与儿呵各一方,日东月西呵徒相望,不得相随呵空断肠。今别子呵归故乡,旧怨平呵新怨长。”她还在梦中与儿女相见,甚至发出了“我为什么一定要回来?我为什么一定要回来呵?……”的呼喊。这种精神状态又怎么回国去继承父亲的事业呢?董祀闻声而起,到墓前去进行劝慰。他对文姬说:“大,请你把天下的悲哀作为你的悲哀,把天下的快乐作为你的快乐,那不是可以把你个人的感情冲淡一些吗?如今‘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的时代,已经变成‘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时代,……”董祀以“忧以天下,乐以天下”的崇高思想来勉励文姬,使文姬一扫愁眉,精神为之一振。
3)正义与奸诈的矛盾冲突
1公里多少千米
当正使董祀在出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在对蔡文姬的劝勉、安慰的过程中,这些在副使周近看来,又另有一番想法,这又隐伏着新的矛盾的产生,使戏剧冲突继续向前发展,把它推到了高潮。周近谒见曹操,对曹操进谗言。他首先攻击左贤王“桀骜不驯”,“野心勃勃”。继而排斥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有失“温柔敦厚”的诗教。最后竟诬陷董祀,生活有失检点,与左贤王有特殊关系。再加上右贤王的从旁附和。曹操便下了一道饬令:“董祀暗通关节,行为不端”,“着即令其自裁”。董祀危在旦夕。问题又牵涉到蔡文姬身上,戏剧冲突至此又激烈起来。这骇人的消息一传出来,文姬乃披发跣足,晋见曹操。她对周近的谗言,一一作了反驳,又经过侍琴侍书的证明,曹操才恍然大悟。“呵!是这祥的!”又下了一道饬令:“华阴令转屯田都尉董祀……着晋职为长安典农中郎将”。于是,使即将发生的悲剧,又转变成了喜剧。这也体现了曹操的善于兼听、知错能改的宽阔胸怀。最后,第五幕以母子相会,董蔡团圆作结局。
2、在戏剧冲突中日益鲜明的蔡文姬形象
1)郭沫若笔下的蔡文姬对黑暗有着诅咒、不满和厌恶,但她同时又有着对祖国光明的追求和向往。郭沫若把文姬的个人哀怨,发展为“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抛掉个人悲愤而献
身于祖国文化事业的精神。因为蔡文姬生长于离乱之中。东汉末年,动荡的社会现实,流落匈奴的悲惨境遇,使她更加向往人民安乐,国家统一的理想。正因为这种思想的驱使,所以她在听说了中原的新气象后,便产生踏上返汉的旅程的强烈愿望。但是,若要得归故里,就必须得抛别儿女与爱人。这使她感到很悲伤,为此踌躇了三天三夜。接着在归汉途中,个人情感与国家责任的矛盾更使她消沉。而她原先归汉的愿望也不过是祭扫父墓,收集父亲遗著。因而在回到长安时,蔡文姬更是悲痛欲绝。在夜深人静时分,她跪于先父墓前,仰天长叹,掩袖而泣,责备自己过分的软弱、忧伤,痛惜自己衰弱了的身体,为不能完成父亲的遗命,不能报答曹丞相的深恩而伤心。但是这在经过董祀的劝解后,她精神振奋,决心“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战胜了个人悲哀。在返汉以后,蔡文姬立志“在文治上做一番大事业”,“参与《续汉书》的撰述”。夜间还默写父亲遗著的目录,最后写出了激越的诗篇《重睹芳华》。很显然,这是“类似的经历,相近的感情”的中心。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郭老的影子。不过,郭老在抛妻别子这件事上表现出来的果断和勇气,却要比文姬高十倍、百倍。这显示了郭沫若为国家为民族不惜一切的自我牺牲精神。
2)郭沫若笔下的蔡文姬对民族和睦有着强烈的向往。这也映射了郭沫若对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歌颂,对世界人民大团结,特别是中日人民友好的歌颂。主张民族平等,汉族匈奴和
好的思想一直贯穿于《蔡文姬》全剧。第一幕中,当左贤王严厉拒绝文姬带回子女时,文姬意味深长地说:“我是愿意匈奴和汉朝永远和好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蔡文姬是民族团结的支持者。她愿意为汉族与匈奴的和睦作出努力,甚至牺牲。当然这不仅是文姬一个人的愿望,也是全剧所有人的愿望。左贤王虽然一开始误听周近之言产生误会,但在弄清真相以后,马上改变态度,支持文姬归汉。左贤王同董祀的互赠礼品,周近的汉朝优于匈奴的思想受到谴责,单于对曹操迎回文姬的解释,母子团圆的结局,都说明剧情的发展是以民族和睦为主导的。
3青鲨)郭沫若将蔡文姬这个多愁善感、情思缠绵的封建时代的女知识分子,发展为坚持真理,主持公道,威武不屈的女性。蔡文姬作为封建时代的女子,并且在历经患难之后,带上脆弱的情感,优郁悱恻的情绪,是很自然的。但是在作者笔下,她的性格、思想是不断发展的。她虽感激曹操把她赎回汉朝,但又不盲目沉溺在个人的恩怨之中:询问董祀以了解曹操,主动为董祀辩白、替周近讲情,这也不能不说没有作者感情的流露、思想的深化。
从上面可见,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努力使蔡文姬形象性格化、理想化,主题开掘得很深。
同时作者也指出了蔡文姬作为封建时代的一个女子所具有的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多愁善感、情思缠绵和儿女情长。在她不忍别子又思念中原、得以返汉而又念念不忘子女的矛盾中,展现她性格的二重性,既有赞美她回汉参与“文治”的积极一面,也有暴露她看不到人民众的消极一面。这是剧中主人的历史局限,也是我们不应苛求于古人的地方。
3、结语:
《蔡文姬》的主人公是女诗人蔡文姬,作者又用她以“生命写成的诗”来揭示她的思想感情,这就给《蔡文姬》带来了浓郁的抒情彩和史诗一样的艺术风格。我们敬重她,因为尽管她悲愤、哀怨这样深。但是在董祀的两次开导下,她还是识大体、顾大局,决心用毕生的智慧报效祖国,爱国主义热情终于战胜了儿女之情。这就有了在全剧结尾时,她和儿女一起聆听她写的新诗《重睹芳华》时的团圆结局。
4、参考文献:
[1]白贵、范国华.历史剧《蔡文姬》成败管见——从结构看《蔡文姬》主题[J].河北大学学报.198101
[2]朱志光.谈《蔡文姬》的戏剧冲突和人物关系[J].岳阳师专学报.1981,04
[3]苏丹.论郭沫若创造的蔡文姬形象[J].郭沫若学刊.200903
[4]程光炜.郭沫若与《蔡文姬》[J].粤海风.2003,01
[5]周棉.《蔡文姬》浅论[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0,01
[6]惠荣.看电影《蔡文姬》随笔[J].1979,07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