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孕周孕妇及新生儿EB病毒感染及妊娠结局观察
庹闽
【摘 要】目的 观察不同孕周孕妇及其新生儿EB病毒感染发生情况及EB病毒孕妇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3月间在本院接受常规孕检并最终在本院分娩186例孕妇,对比不同孕周孕妇EB感染发生率及母婴传播率,观察EB感染对于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EB感染发生率,观察并对比EB感染对于新生儿结局的影响.结果 <12周孕妇中EB感染率为2.69%,12~28周孕妇中EB感染率为8.60%,>28周孕妇中EB感染率为17.74%,不同孕周孕妇EB感染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孕周EB感染孕妇的母婴垂直传染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EB病毒感染孕妇与未感染孕妇中的妊娠意外终止率、围产期危重症率及顺产率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EB病毒感染产妇顺产新生儿EB感染率为75.00%,剖宫产新生儿EB感染率为53.85%(P>0.05).EB病毒感染新生儿中不良结局发生率高于未感染EB病毒的新生儿(P<0.05).结论 EB病毒感染的发生率可随妊娠时间的延长而上升,因此妊娠晚期应特别注意预防EB病毒感染;母婴间可发生EB病毒垂直传播,新生儿EB病毒感染可直接导致新生儿不良结局;剖宫产对于降低新生儿EB病毒感染无明显作用;因此预防孕妇EB病毒感染对于预防新生儿EB病毒感染、提高新生儿质量均具有基础作用.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
世界上最壮的人【年(卷),期】2017(007)014英语六级分数分布情况
【总页数】4页(P62-65)
【关键词】不同孕周;EB病毒;母婴垂直传播;新生儿;新生儿质量
【作 者】庹闽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广东惠州 516001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714
EB病毒又称人类疱疹病毒(Ⅳ型),分布于世界各地,成人中95%以上为携带者[1-3]。EB病毒感染可侵及全身各系统的多个器官。EB病毒感染初期血常规检查单核细胞比例即出现增高。鼻咽癌、儿童淋巴瘤与EB病毒感染关系密切,更为重要的是,EB是可能导致
癌症发生的重要病毒之一。由此可见EB病毒的感染对人类健康是一种极大的威胁。EB病毒传播途径为唾液,感染人多见于幼儿。鉴于90%左右的人为EB病毒终生携带者,孕妇的胎盘屏障对EB病毒是否有阻断作用相关研究资料较少,我院本次检测孕妇在妊娠早期及妊娠中晚期EB 病毒的携带状况,母婴EB 病毒的垂直感染情况,分娩方式与母婴之间EB 病毒的潜在传播关系,及妊娠结局观察数据的统计,目的旨在减少新生儿 EB 病毒感染途径、为新生儿提供良好的结局提供临床理论依据,现将本研究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3月间在本院接受常规孕检并最终在本院分娩的186例孕妇资料。入选孕妇年龄为21~36岁,平均(26.3±8.2)岁;其中初产妇149例,经产妇37例;均为单胎妊娠孕妇,均在本院接受妊娠期常规检查;开始观察时间为确认妊娠后1周内。全部入选孕妇中均排除合并重症妊娠并发症患者,有复发性自然流产史孕妇,妊娠前已经有EB病毒感染的患者,心、肺、肝、肾、造血、凝血等功能异常的孕妇,合并有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孕妇。
1.2 EB病毒感染检查方法
检查样本采集,分别于孕11、28、40周的最后1d检查EB感染情况。检测当日采集孕妇的空腹静脉血1.5mL;新生儿于产后3d内留存足跟滤纸干血样片;用以检测EB病毒感染情况。EB病毒感染采取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样当中的抗EB病毒抗EA-IgG抗体,VCA-IgG、IgM抗体,抗NA-IgG抗体;使用全自动型生化分析仪检测。
结果判读标准依据相关文献制定[4]。具体标准为:检测样本吸光度值与标准品吸光度值比值低于0.8的为阴性,比值在 0.8~1.1之间的为疑似阳性,比值高于1.1的为阳性;疑似阳性的再次采样以PCR聚合酶链法检测EB病毒的DNA以判断患者是否携带EB病毒。
1.3 回顾分析方法
对比孕12周内、孕12~28周,孕28周以上孕妇中EB感染的发生率及母婴垂直传播率;观察EB感染孕妇与未感染孕妇中意外自然流产、胎心音消失等妊娠意外终止的发生率、分娩方式的差异以及围产期胎盘早剥、羊水早破等危重症发生率,以明确EB感染对于妊娠结局的影响;观察不同分娩方式对于新生儿EB感染发生率的影响;统计并对比EB感染对于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农村如何创业1.4 统计学方法待到重阳日
本次研究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运算分析,其中的计数资料对比采取χ2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不同孕周孕妇EB感染率与垂直传播率比较
不同孕周孕妇EB感染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孕周EB感染孕妇的母婴垂直传染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EB病毒感染对于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EB病毒感染孕妇与未感染孕妇中的妊娠意外终止率、围产期危重症率及顺产率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2。
2.3 EB感染产妇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EB感染率比较
EB病毒感染产妇顺产新生儿EB感染率为75.00%,剖宫产新生儿EB感染率为53.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化学教学总结
2.4 新生儿EB感染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EB病毒感染新生儿中不良结局发生率高于未感染EB病毒的新生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粽子怎么保存随着我国全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优生优育以及减少新生儿病理缺陷的合理需求是妇产科医务人员肩负的重任。EB病毒感染可致使孕妇发生非正常妊娠,因此孕前、孕期预防和严密监测该类病毒的感染对婴儿健康产出意义十分重要[5-8]。
EB 病毒的感染性疾病在全世界广泛流行,人类是EB病毒的宿主也是最主要的传染源,传染途径主要为唾液,在空气中以飞沫形势传染给健康人。人体一经被EB病毒感染,血象呈单核C(细胞)增多状态,EB病毒侵入人体后潜伏期为4~7周。感染可使全身各系统受累,临床表现复杂,一般可有体温升高、呕吐、恶心、腹泻、食欲减退、全身淋巴结及肝脾肿大。甚者可出现N(神经)系统症状。迄今为止发现EB病毒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有紧密的相关性,如T细胞淋巴瘤、胃腺癌、平滑肌肉瘤、前列腺癌等[9-12]。另外还发现EB病毒的感染还可诱发与免疫有关的多发性硬化症、眼口干燥、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难治性疾病。为此孕妇在孕产期全程受到EB 病毒的感染可危及孕产妇、胎儿、婴儿的生命安全而产生严重后果。EB病毒可透过胎盘屏障而由母体垂直向宫内胎儿传染[13-15]。
孕妇在妊娠期机体代谢负担加重,易被EB 病毒所感染。任何孕周均易感染EB 病毒,随着孕周的增长孕妇EB 病毒感染率呈阶梯样上升,孕28周以后孕妇EB感染率为最高,无论妊娠期的任何阶段孕妇感染EB 病毒,都可对新生儿产生显著的不良影响。胎儿宫内感染EB 病毒可致流产、早产、新生儿发育落后及多发畸形,甚至造成死胎。因此,孕妇尤其应注意在妊娠晚期认真防范EB 病毒的感染。孕妇如果是EB 病毒携带者尚存在母婴传播通道,垂直传播亦称母婴传播,包括生殖C、妊娠期胎盘、分娩期产道、围产期、产后哺乳的传播。EB 病毒可通过以上通道传染给胎儿、婴儿,造成婴儿为EB 病毒终生携带者而引发多种疾病,甚至癌症。母体感染EB 病毒后其顺产、剖宫产的分娩过程对新生儿本病毒的感染无明显差异,不会因剖宫产而减少新生儿的EB感染率。因此有效预防新生儿 EB感染的主要途径在于切断母体 EB 病毒的来源,母体在孕前、孕期,尤其是孕12周后应严格防范EB 病毒感染。如此,优生优育、减少新生儿病理缺陷的期望值才能得以有效实现。
本研究中我们对186例正常妊娠的孕妇进行了EB感染回顾性分析,结果验证了随着孕周的增大孕妇EB病毒感染率逐渐上升,孕周<12周孕妇的EB感染率为2.69%,孕周12~28周孕妇的EB感染率为8.60%,孕周>28孕妇的EB感染率为17.74%,各不同孕周的EB感染率间具有统计学差异。但不同孕周EB病毒感染孕妇的母婴垂直传染率未见统计学差异,孕周
<12周EB感染孕妇的新生儿EB感染率为40%,孕周12~28周EB感染孕妇的新生儿EB感染率为68.75%,孕周>28周EB感染孕妇的新生儿EB感染率为64.81%;提示无论孕妇在任何孕周感染EB病毒均可能向胎儿进行垂直传播,母婴间的垂直传播并不因孕周较早而降低,也不因孕周较晚而上升;同时EB病毒感染未对妊娠结局造成明显干扰。剖宫产与顺产两种分娩方式对于降低新生儿EB病毒感染未见明显作用,因此剖宫产尚不能作为阻断母婴间EB病毒传染的手段应用于临床。通过对EB病毒感染与未感染的新生儿结局进行统计对比,我们证明了EB病毒感染可导致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概率明显升高,未感染EB病毒的新生儿正常率为93.06%,而感染EB病毒的新生儿正常率仅为25.71%,两者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由此可知EB病毒对于新生儿结局具有较大影响。因此,妊娠期中预防孕妇感染EB病毒是预防新生儿EB感染的基础,应给予足够重视。随着孕周的增大孕妇EB病毒感染的风险也随之升高,一旦母体感染EB病毒则可能垂直传播给胎儿,这一垂直传播风险并不因孕妇感染EB病毒时的孕周而有所变化,因此不能因孕晚期感染EB病毒就认为向胎儿传播的风险降低,也应给以抗病毒,以提高围生儿质量,降低新生儿不良结局的概率。
综上所述,随着孕周的延长孕妇EB感染率逐渐上升,不同孕周EB感染孕妇对于胎儿的垂
直传染概率近似。EB感染的新生儿发生不良结局的概率远高于正常新生儿。因此预防孕期孕妇EB病毒感染是预防新生儿EB感染的基础,孕妇于孕12周以后应重点防控自身EB病毒感染。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