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柱结算法”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其一,“四柱结算法”它集中归结了中式会计的基本原理是中式会计方法的精髓,是我国会计发展的里程碑。
其二,“四柱结算法”克服了“三柱结算法”的片面性,通过划清旧管财物与新收财物的界线,杜绝了“旧管”与“新收”相混淆的危害。
其三,便于系统反映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正确计算一定时期财政收支活动和经营活动的最终结果。
其四,“四柱结算法”的发展完善与普及运用,不仅为我国会计分析方法的产生创造了基本条件,而为我国由单式记账发展到复式记账奠定了基础。
我国会计落后于西方的根本原因
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是造成中国会计落后的根本原因。
在封建制时代,我国会计之所以处于进展滞缓状态,正是由于封建经济长期处于发展
滞缓状态造成的,而社会经济发展的这种滞缓状态,归根到底又是社会经济结构的内在原因所决定的。封建经济是自然经济,在这种经济结构中,占支配地位的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交换价值。这种情形不仅使得农业经济禁锢在一个极其狭小的圈子里,而且使得所谓的工业长期处于低下的、分散的、缓慢延伸的手工业状态之中。封建经济把农业、工业生产和商品交换统统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之内,使其在自给自足之中,在维护封建秩序之下求得生存。显而易见,我国封建经济的这种状况,便成为中式会计发展的一个强有力的桎梏。在中国,封建地主经济的统治延续了一个极其漫长的时期,在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中,社会经济结构始终没有发生任何质的变化。中国封建经济这种迂回、曲折、缓慢进展的状况,自然对这时期的会计发展,起者牵制作用,使得中式会计的发展也必然处于迂回、曲折、缓慢进展的状况之中,而不可能逾越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产生任何爆破性质的变化,最终必将导致我国会计处于落后状态。
2.封建“王制”的束缚和封建统治者推行的抑商政策,是造成我国会计落后的主要原因。
“王制”成为历史统治者的传家之宝,是维护封建秩序的道德规范,是封建专制主义的治世标准。 封建统治者 的“抑商政策” ,其目的,在于阻止工商业的发展,维护封建制度的统治基础。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这种状况,正是我国民间会计发展滞缓的根本原因。而民间会计发展滞缓、落后又是造成我国整个会计发展滞缓落后的主要原因。
3.受封建伦理思想排斥,轻视会计思想的长期存在,是近代我国会计落后于西方的又一主要原因。
从战国至明清,耻言功利之说,鄙视会计的谬论,在社会上给从事财计者造成了极大的舆论压力。 在轻视会计的社会风气盛行之下,几乎无人敢将会计之事、之法笔之于书,几乎无人愿意以传授会计之法为业。
会计记帐封建伦理的束缚,轻视会计思想的存在和滋长,是阻碍我国会计向前进展的一大障碍
“四脚账”
“四脚账”又名“天地合账”,是近代中式会计发展过程中,受“三脚账”和“龙门账”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比较成熟的复式账法。
(1)“流水账”部分:
①草流。即草账,草薄,或曰底薄。它相当于西式薄记的备忘录,在“四脚账”中依然起原始凭证的作用。
②细流。是在草流基础上加以整理的序时账,根据不同用途,其下又分设有三种账薄
“日清簿”:为普通序时日记账;
“银清薄”:即现金日记薄;
“货清薄”:即商品进销日记薄。
(2)总薄部分:
①交关总:即往来总薄;
②货 总:即商品进销总薄;
③杂 总:亦称其他总薄
(3)会计报告部分:
“四脚账”的会计报告,同“龙门账”一样,一般称为“结册”,整个会计报告由“彩项结册”和“存除结册”两种组成。
①彩项结册,商家又称其为进缴结册或进缴表。相当于西式薄记之“损益计算书”。
②存除结册,商家又称其为存该结册或存该表。“存”包括资产和债权,“除”(即该或欠)包括负债和资本。相当于西式薄记之“资产负债表”。
西式簿记是“中式簿记”的对称,指西方各国的记账、算账方法体系。早期的西式簿记,多为单式簿记。1494年,意大利学者卢卡.巴其阿勒在具《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最是论述簿记的世界名著中,系统地总结并提出复式簿记理论。清末,西式簿记通过日本传入我国。其主要特征是:
(1)实行借贷记账法;
(2)发生经济业务都必须取得或填制凭证,并以此作为记账依据;
(3)设置日记账、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
(4)一般先根据凭证登记日记账,继而过入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
(5)要,根据总分类账编制试算表,进行试算,以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6)计算损益的方法主要是收入和费用相抵;
(7)各账户的结算采用“”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期末余额“”这一计算公式。
商业簿记用于输入成品进行销售的公司的财务管理的记帐方式。是最基本的簿记。
工业簿记用于记录购入材料,制作商品、贩卖成品的公司的财务状况的记帐方式。主要用于计算商品制作所必需的原价费用,包括材料费,制作人员的薪金,制造器械的损耗费用等。
改良中式簿记的账薄组织谢霖:《银行薄记学》 (与孟森合编 )系统介绍国外新式银行薄记。 谢霖根据复式薄记原理和银行业务特点,设置了中国银行的账簿组织体系,首次采用西式账页和阿拉伯数码,并改收付为借贷,历时五年,成效显著。谢霖先生不仅是我国引
进新式薄记的先驱者之一,而且是推行改良中式薄记之先声。 \
20世纪30年代,我国著名会计学家徐永祚先生,在清末民初银行会计初步改良的基础上,发起了改良中式薄记运动,在会计学界和工商业界一度产生了深刻影响。 结合大中小型工商企业的实际情况,设置出六种账簿组织体系:第一,改良中式薄记的账簿组织的骨干为两薄、两表。两薄是日记薄和誉清薄,两表为结算表和月记表。第二,采取日记账和誉清账分割的办法,以适应业务经营和管理的需要,这是传统的作法。
20世纪20年代末到40年代,我国著名会计学家潘序伦先生为代表的西式薄记的引进派,致力于我国会计的改良事业,在会计引进改良过程中,大陆式账簿组织和英美式账簿组织均传入我国,在我国不同行业中得到运用,一般讲大陆式账簿组织在小型工商企业和官厅会计部门运用较多,而英美式账簿组织则在大中型工商企业中推行较为普遍。
20世纪30年代,徐永祚先生把“账目分类”作为改良中式薄记的一个要点,他主张对不同行业,应根据其特点设置不同的标准项目,并按照新式会计科目加以分类。把整个会计项目分为两大类 :一为存该项目 (又名财产项目 ):包括资产、负债两大项一为损益项目 第一大类为资产负债表中的基本项目,采取传统的存该抵减结算损益之法;第二大类为损益
计算书中的基本项目,采取收付相抵结算损益之法。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