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中外旅游发展趋势
第一节 世界旅游发展趋势
世界旅游市场发展趋势
全球化 随着世界经济的好转和各国人民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绝大多数的人们都将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闲暇时间外出旅游,跨国旅游也将更加活跃,旅游将成为人们满足精神需求和享受生活的重要方式,旅游市场将发展空间迅速扩大,趋向全球化。
多样化 由于不同收入人的不同需求和个性化消费意识的增强,世界旅游市场将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传统的消遣观光形式,将为多样化的旅游休闲方式所取代。
多极化 旅游消费规模的扩大,必然要求旅游产品的加速开发,在世界范围内,那些具备良好发展条件的国家和地区,必将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极,旅游空间布局将呈现多极化的趋势。
区域化 由于区域合作、资源整合和客源市场共享,能给区域旅游发展带来极大的效益,所
以国家之间开展旅游合作,推动产业一体化、市场一体化、交通一体化、形态一体化,建立互惠互利的区域无障碍旅游协作区,将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客源市场趋向分散,旅游市场重心向东转移 长期以来,欧洲和北美既是国际旅游的两大客源市场,又是国际旅游的两大传统接待市场。随着全球经济重心逐渐从欧美地区转移到亚太地区,国际旅游市场的重心也将相应地东移,亚太地区成为未来国际旅游市场的“热点”区域。介绍自己的话
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大国 东亚地区将是旅游发展最快的地区,国际客流的重心将向东亚地区转移,这是外部条件;中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这是内部条件,内外部条件兼具,中国必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大国。
世界旅游业发展趋势
蒂思岚旅游企业集团化和现代化 旅游产业结构将进行高层次、大规模的重组,逐渐形成一批跨国、跨区域的现代化旅游企业集团。旅游经营走向国际化后,竞争将进一步加剧,旅游企业在走向集团化的同时必将实现现代化,以增强竞争力迎接挑战。
旅游管理法制化和规范化 为优化市场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各国的旅游法律法规和行业管理制度将日趋完善。旅游发展将步入有序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旅游营销网络化和科技化 旅游地距离的不断扩大、旅游者数量的迅速增加、旅游需求的日益复杂化和旅游服务智能化、特化的趋势,必然要求旅游企业在旅游开发、旅游管理、旅游营销和旅游服务中广泛应用到现代科技和网络,实现旅游业向科技型、质量型和效益型方向发展。
旅游服务个性化和系列化 人们已不满足于过去的从众游、感性游和赶场式的旅游, 张扬个性的趋向越来越明显, 对各系列旅游项目的要求越来越个性化或多样化, 旅游服务既要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要, 又要满足游客的系列化要求。
旅游产品品牌化和特化 旅游知名品牌和旅游特产品将越来越成为旅游组织形象的标志、区域旅游经济实力的标尺和旅游市场地位的象征。
可持续成为旅游业的主题 为了确保旅游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持续的竞争力, 各国将会特别重视加强旅游业内部的协调发展、旅游业与其他部门的协调发展和不同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旅游中介细分化和连锁化 旅游市场竞争越激烈,旅游中介分工就越细致, 酒店预定专业公司、票务预定专业公司、餐饮预定专业化公司、旅游景点预定专业化服务公司、旅游咨询服务专业化公司等中介公司将越来越多。
世界旅游活动发展趋势
新兴旅游形式陆续出现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个性化和多样化旅游需求的出现,太空游、虚拟游、工业旅游、自驾车旅游等新兴旅游形式陆续出现并逐渐大众化。
出游方式从团体转向散客 极度的个性化和市场细分将导致细分市场服务的供给与需求的缺失,旅游服务方式将专业化,代办出游不再是旅游服务的主要方式,传统的团体出游方式将为散客方式取代。
生态旅游成为持久的潮流 这种以生态学原则为指标, 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取向, 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 以环境教育和自然知识普及为核心内容, 既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 又能达到社会、经济、环境三大效益协调发展的综合效益最大化, 实现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的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将成为持久的潮流。
出游时间趋短,出游次数增加 21世纪旅游者数量将会大幅度增加, 但将以短暂的周末旅游和休闲旅游为主, 出游次数会有所增加。旅游者将更多地选择充分放松的旅游方式和一些综合观光度假地区。旅游者花在旅游娱乐上的时间将会有所减少。
中远程旅游仍然旺盛 随着更加快捷、安全、舒适、经济的新型航空客机和各种陆路交通工具在本世纪投入运营, 为旅游者实现中远程旅游提供了条件,使全球性大规模的中远程旅游成为可能。
人们对旅游安全更为重视 旅游过程的安全性既是游客最为关注的问题, 也是旅游目的地必须认真解决的重要问题。局部战争与冲突、恐怖主义活动、政局不稳定、传染性疾病流行、恶性交通事故频发、社会治安状况恶化、地震海啸自然灾害等, 都将对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产生重要影响。
第二节 中国旅游发展趋势
一、旅游业将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
支柱产业条件:“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大规模的广泛社会需求。
几项经济目标:旅游产业占GDP比重,2010年8%;就业指标2010年直接就业720万人,间接就业3600万人;财政贡献,从见不到到基本与产业比重同比。
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
二、旅游业将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培育绿观念:一般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大都先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寻求发展,再以牺牲发展为代价保护环境,形成一个怪圈。所以要大力培育旅游发展中的绿观念,以少走弯路,少付代价。
推行绿开发:一是要从追求规模到追求效益,对资源的开发要深化利用、追求效益、延迟时间;二是要注重对社会资源的广泛利用,对于一些无效的社会资源可以通过旅游的组合形成有效的资源,有效的社会资源可以通过旅游的发展来提高它的附加值。
生产绿产品:从旅游产业上游来说,形成三个绿旅游体系,即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交通;从旅游产业下游来说,也要形成三个绿旅游体系:旅游景区、旅游产品、饭店。
开展绿经营:“拿来”及创新。
三、将逐步形成完善旅游产业结构
行业结构的优化:六要素的优化
市场结构的优化:必须形成一个多元化的市场结构。一方面是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另一方面是市场结构的多元化,以利于稳定发展。
产品结构的优化:产品优化的目标是产品多样化。产品结构优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产品类型结构的优化,即观光、专项等旅游结构问题;二个是产品层次结构的优化,即中、高、低档产品的结构问题。
行业联动,社会协作:旅游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对部门协调,共同配合的要求更高。行业联动和社会协作应该是结构完善追求的终极目标,也可以说是旅游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而目前却正是旅游行业结构完善过程中最薄弱的地方。
四、旅游业将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政府主导型的旅游发展机制已经形成:各省市区的支柱产业或龙头产业,全国的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东西部的布局和关系:东西不同、东西互补合作。
区域旅游:区域共同体、产品串联。
旅游城市的作用越来越大:中心城市带动区域旅游。
城乡互动: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为条件。
关于520的文案五、旅游业将开拓知识化管理之路
从经验管理到知识化管理
身体素质知识化管理的任务:知识化创新、人才培训
知识化管理的开拓:人才是基础、数字化是手段、质量制胜是根本
六、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改善行业的脆弱性,减少对市场环境的过分依赖;
大规模投入的势头减缓;
市场开拓的力度普遍加大;
效益的观念普遍加强;
企业的经营环境也会逐步好转。
七、突出文化竞争将是产业新亮点
注重文化内涵
注重文化形式
注重过程的文化性
注重细节的文化性
八、国际化是旅游业发展的新方向
全面加强环境建设:城市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市场化的旅游经济体制;国际化的企业运营体制。
建设举国竞争体制:举国竞争、海外联动。
九、旅游法制体系进一步完善
旅游立法体系化:国家大法、旅游法、国务院法规、旅游部门规章、地方旅游管理条例、其他部门相关法规。
旅游执法权威化:成系统三级旅游质量监督所、旅游警察、部门联动的执法方式。
旅游法制体系的深化和扩大:保障合法经营、保护合理竞争、与时俱进的国家休假制度等。
十、大中华旅游圈的兴起
发展前景预测:2020年3000万美元的国际旅游收入。
发展条件分析:政治条件、市场条件、多方合作。
一、旅游市场的定义
旅游市场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对特定旅游产品有需要和欲望,而且愿意并能够通过交换来满足这种需要或欲望的现实和潜在的人综合体。
旅游市场是指旅游区内某一特定旅游产品的现实购买者与潜在购买者。国家旅游局2003
二、旅游市场的要素
旅游市场 = 人口 × 购买力 × 旅游愿望 × 旅游权利
三、国际客流规律及变化
1.在世界国际旅游客源中,近距离的出国旅游占主导地位,区域旅游异常活跃;
2.国际旅游客流主要源于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3.气候差异较大的地区之间的旅游客流明显;
4.向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流动 。
二、我国接待入境旅游者的基本情况是:
(1)从入境旅游者的构成上看,港澳台同胞占绝大部分的比重,其次是外国人。 港澳同胞仍是我国大陆入境客源市场的主力。
(2)港澳同胞来祖国大陆旅游者中绝大部分是属于一日游游客,外国人、台胞等过夜人数所占的比例高。
2.我国的重点客源市场 (见表)
(1)日本、韩国始终稳居榜首,是我国最大的客源国;
(2)入境客源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
(3)欧洲还有更大发展空间。
四、选择重点客源市场考虑的因素
(1)有关客源国市场潜力的因素
人口规模、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国民收入或财富分配状况、受教育程度、人口年龄、职业构成、闲暇时间等。
(2)有关旅游开支的影响因素
往返旅游目的地国的交通运输费用
在旅游目的地国逗留期间的度假费用
(3)有关目的地国的旅游供给形象的因素
目的地国知名度、旅游形象和吸引力、目的地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有无语言障碍及其程度、同客源国的历史文化联系、气候、目的地卫生与健康状况等。
一条大河波浪宽是什么歌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