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武士道精神及其影响-副本
日本武士道精神及其影响-副本
日本武士道精神及其影响
引言:
可以说,武士道精神是日本人的行为准则,也是日本人精神上的支柱,在日本历史演变中,武士道精神对民族精神的塑造和社会历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而且将继续影响下去。本文将探讨武士道精神的内涵与发展,对日本的各方面影响,以及不足之处。
关键词:武士道内涵影响不足
一、日本武士道精神内涵
日本武士道精神是随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的。所以探究日本武士道精神内涵必定要联系日本的历史与文化。
首先,日本武士道精神的起源。日本武士道精神最早可以追溯到13世纪。当时的日本处于一种割据的状态。各个地方的贵族会拥有自己独立的武装,这些武装经过系统与严格的训练,成为
其维护统治的主要力量。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会加入一些思想、信念教育,进而培养其不怕牺牲,效忠于统治者的精神。随着武士体规模的不断扩大,其所信奉的信条逐渐上升为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也就是今天比较熟悉的武士道精神发展的雏形。
其后,普遍将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与西方的骑士精神与中国的侠客精神进行类别。武士道精神从表面来理解即是日本武士在日常的交往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也就是一些行为准则。具体来说,包括:义,勇,仁,礼,诚,名,忠,克。其中,在这些日常的行为准则中,有对武士道德修养的要求,有对武士不怕牺牲,敢于献身的要求,也有对武士宽厚爱人,敢于承担挑战的要求。最后要求武士要忠于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主人,自己的信仰。具体来说:
1勇敢。在日本武士道精神内涵中,勇敢是排在第一位的。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会通过各种艰难的活动来培养日本武士的勇敢。例如,在冰冷的冬天,赤膊徒步。在冰水中淋浴等等。通过这种训练培养武士们的大无畏的精神。
2牺牲。敢于牺牲自己的利益与生命是日本武士道精神内涵的另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当自己所保护的对象,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日本武士是敢于献出自己的生命的。并且这种献身精神已经进入了血液与基因,成为了一种生命与职业的本能。
3忠诚。在整个日本武士道精神中,忠诚是其所看重的一个重要的品质。这种忠诚是无论发生任何事情也不会做出背叛自己的组织以及国家的事情。这种忠诚在日本参加二战的时候得到了极为全面的展现。
4荣誉。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日本的武士已经成为了日本国民军队体系的一个部分。和军人一样,日本武士将荣誉看的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所以,珍惜荣誉,捍卫荣誉成为其主要的使命。
当然,围绕日本武士道精神的主要内容还有很多,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这些精神还是具有崇高的历史使命与人类精神的。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日本的武士
道精神在整个日本民族精神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最后,日本武士道精神的时代发展。在二战期间,由于日本统治者制定了对外扩张的发展路线,导致亚洲以及欧美的等诸多国家陷入了战争的海洋。当局利用武士道精神来进行错误的引导,给日本国民与周边的国家带来了巨大的伤害。所以,在二战结束以后,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已经逐渐从官方的主流宣传中进行淡化。现在的日本武士道精神已经很少进行公开的提及。取而代之的是,大和民族精神以及欧美国家所提倡的绅士精神。
二、日本武士道精神对日本影响
首先,从政治的层面上来看。从地缘政治上来看,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对周边的国家资源有着比较大的需求,所以,不断的对外发展甚至是武力扩张是其主要的发展策略。这一策略在日本武士道精神的推动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一方面,日本武士道精神所提倡的崇尚武力,为其对外扩张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在日本武士道精神的熏陶下,涌现出了大量的日本武士,他们冲锋在前,为疆域版图的扩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从这个思路上来看,日本在历史上走向了军国主义的发展道路与这种武士道精神的推动是有着一定的内在关联的。
其次,从经济的层面上来看,在一个国家的发展进程中,经济是处于一个基础的地位与阶段的。但是,反过来说,一个国家政治发展模式与政治发展形态,其对经济方面的影响也是极为突出的。在日本武士产生的初期,由于可以在税赋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减免。这在客观上促进了日本农业经济的发展。到了武士道精神发展的后期,在整个军国主义发展路线的影响下,日本的国民经济体系开始更多的朝向军工产业进行发展。在二战期间,日本成为世界上主要的军事强国,与其在重工业及军事工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看到日本武士道精神所产生的影响。
再次,从教育的层面上来看。精神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的方向与目标。在日本教育史中,武士道精神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内容。在一些地方的学校教学中,日本武士道精神的相关内容还会通过教材的形式来进行呈现。用现在的话来讲,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其整个国民思想政治体系的主要内容。这种全国范围的武士道精神从正面上来看,提升了整个民族的团结与凝聚力。从反面的方向上来看,这种精神中所具有的一些奴性甚至是反动的思想,也给国民教育带来了非常负面的影响。这种影响直到历史发展的今天依然可以感受到其存在的踪迹。如果说,武士道精神对日本的影响,最大的表现就是在教育层面。在教育的推动下,日本的国民性也具有了很大程度的武士道精神的内涵。
从文化角度看,回顾日本文学与武士道的关系,会发现每个时代都出现众多的武士题材的文学作品,其中《保元物语》被认为是镰仓时代初期的作品,以源为朝为中心描写了保元之战,确定了源为朝的英雄形象,给后世的文学以较大的影响。20世纪30—40年代的《宫本武藏》是日本近现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宫本武藏是一个日本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浪人,但在历史文献中几乎查阅不到关于他的资料,然而《宫本武藏》这部小说在一定意义上很好的填补了这一空白,并呈现给世人一个他们从未知晓的武士道。尽管许多内容都是作者想象的,
却成功地给日本大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概日本人一般听到宫本武藏的名字,头脑中就条件反射地想到吉川英治的《宫本武藏》。同样,芥川龙之介创作于1916年的短篇小说《手绢》,通过设置意象,营造对比等手法,赞扬了日本和日本人
的武士道精神,深刻地“窥探”了日本人的灵魂。不同于他的《大石内藏助的一天》,芥川龙之介在《手绢》里是完完全全地褒奖了武士道,认为日本因为有了武士道的坚韧所以变得与众不同,认为每个日本人都应该让日本在精神上强大起来,拯救精神文明的堕落。
三、武士道精神的不足
第一、武士道没有绝对价值的概念(捍卫普世价值),也就是武士道是把主公奉若神明,例如二战时期的日本军人,将日本天皇作为神来看待,天皇本来就是一个人,是人就是有缺点的或者说有恶的一面,武士道无条件的,服从拼死捍卫一个拥有缺点的人或在道德上有瑕疵的人,就很容易成为统治者强权欺压弱者的工具,这也是为什么日本军人在二战中,对于被占领国的平民的屠杀更加没有罪恶感,对他们来说统治者就是神明,他们做什么都是对的,都要无条件服从。
第二,还有一点就是无法承受失败,这是武士道精神最为欠缺的勇气,也就是武士道没有勇气面对失败,当碰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面临失败时,选择了自认为是勇敢的自杀(其实就是一种逃避和面子问题)。
而在西方主流价值观里面,自杀是一种懦弱和犯罪(自己杀死自己)的表现,而勇于面对失败却是一种勇气,对于统治者错误的批评和质疑,也是一种忠诚和勇气的体现,当统治者违背绝对价值时,勇敢的站出来,挑战强权,捍卫普世价值。
所以在当年二战的血腥对抗中,日本武士道精神虽然向殉道者一样勇敢,但是并没有赢得英勇善战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尊重,反而认为其残暴和没有人性对于生命的极端漠视。
小结
作为一个东亚岛国,日本走过了一个非常曲折的发展历程。从起初的弱小,到后期的强大。从最初的臣服,到后来的对外扩张,从战后的重创,到十几年后的崛起。这些过程中武士道精神一直贯穿其中,并且起到了推动的作用。武士道精神一直都存在,演变到现在,可以说那是一种集体精神,或者是极端精神或者其他,其将会一直影响着日本。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