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孝节”看窦娥的悲剧
专业:汉语言文学
年级:2012年秋
学号:1253001250196
姓名:何怀清
指导教师:李立粉
从“孝节”看窦娥的悲剧
〔摘要〕:窦娥是封建礼教的“孝子贤孙”,她不惜用生命去捍卫的是女子“从一而终”的贞洁观和对长辈竭尽孝顺的孝道观。故事的悲剧性正根基于此:一位誓死捍卫封建社会伦理道德观念的弱女子,就是被那个封建社会所吞噬所毁灭的。
关键词: 窦娥冤 孝道 悲剧
人们对窦娥这一形象的解读,不是从情节出发得出结论,而是根据结论去诠释情节,背离作品创作的实际,重点在研究窦娥的“反抗精神”,突出悲剧的社会意义和教育作用。其实,人们所谓的“反抗精神”,也莫不服务于其“孝节”。窦娥的悲剧,是她对封建“孝顺”的盲从,更重要的是封建“节”与“孝”对她人生价值取向的扭曲。
窦娥的节孝
(一)、封建社会“节”与“孝”的内涵
贞洁是封建社会礼教要求女性品德的重要信条,早在夏商周时代便产生了要求女子服从丈夫,不许他人染指的贞洁观念。《恒,六五》爻辞的《象传》即云:“妇人贞洁,从一而终也。”其后,经过儒家的大力宣传,贞洁观念成为封建社会历朝历代所提倡的整体观念。到宋代理学家陈颐所提倡妇女“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的理学贞洁观念,贞洁观念逐渐成为约束妇女行为的社会伦理。南宋朱熹又大力推崇,努力将理学“失节事极大”的说教付诸实践,多次要地方将“保内如有孝子、顺孙、义夫、节妇事迹显著,即仰具申,当依条旌赏。其不率教者,依法究治,如果‘大死改嫁,皆是无恩也。‘”朱熹不仅继承了前代旌表节烈女的做法,而且还将儒家礼教提倡的、陈颐发展成熟的贞洁观,由道德范畴引向了法制的轨
道。于是“存天理,灭人欲”的观念根植于人心。当然,这种封建观念的“节”是以孝为核心的,“节”是“孝”的外在表现。贞洁观念是封建道德观念,封建统治者用它来剥夺妇女同男人平等的权力,所谓“男有重婚之道,女无再醮之文”是天经地义的封建伦理信条。封建社会的“孝”主要是“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三纲”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为仁、仪、礼、智、信;“三从”为幼从父、嫁从夫、老从子;“四德”为言慎、行敬、工端、整容。关汉卿生活在元代,必然要受到这些封建礼教观念的影响,在他所塑造的悲剧人物窦娥身上就集中体现了封建主义的“节”、“孝”。
(二)、窦娥“节孝”的定位
在楔子中,作者惜墨如金,寥寥数笔便将窦娥儿时的身世、家境及遭遇带出,她出生在书香之家,父亲是“幼习儒业,抱有文章”的书生。窦娥三岁丧母,家境贫寒。幼小的年纪过早地失恃之痛和穷苦之苦。作者这么写的目的是让我们从窦天章的身份上看出,窦娥从小受到封建传统伦理道德的熏陶和感染,也就是说,窦娥“节孝”出自于其父亲的直接教导。窦天章对女儿的教导诚如他在第四折中所说的那样:“我当初将你与她呵,要你三从四德;三从者,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大死从子;……睦街坊。”在家教的影响下,年轻的窦娥头脑中
充斥着“贞洁”、“孝道”观念。窦娥对待婆婆的态度,活脱脱显现出一个满脑封建伦理思想的女主人公形象。
第一折窦娥一出场,便要表达作为少年寡妇其内心的寂寞和痛苦:
满腔闲愁,数年禁受,天知否?天若是知我情由,怕不待和天廋。这里的“数年禁受“绝非指忍饥挨饿,因为蔡婆婆家可谓小康之家,她们有钱放,应衣食无忧。这只能是守节带来的孤寂之苦。从接下的唱词更可看出:
撇得俺婆妇每把空房守,端的有个谁问,有谁瞅!知否知否每个人结局
则问那黄昏,……长则是急煎煎按不住意中焦,闷沉沉展不彻眉头皱;越觉得情怀沉沉,心绪悠悠。这两支曲子抒发的是典型的闺愁之苦,窦娥在这里对景伤情,自卑自悼。作为一个十七岁就丧夫的少妇,这时她只有二十岁,又怎么能做到心如止水?但是,窦娥数年来只能“禁受“,用”理“来压抑自己的”情“。所以接下来她唱道:
劝今人早将来时修,我将这婆侍养,我将这服孝守,我言辞须应口。从作者选择窦娥的“节孝“来作为全文情节的展开来看,就可知窦娥的悲剧是必然的,这也正像别林斯基说的“悲剧
的内容是伟大的伦理现象的世界”。这表明窦娥的精神支柱无非是封建伦理道德,她把“节孝”当成了“闲愁”的冷却剂。在情欲与“节孝”的激烈冲突中,窦娥坚守住了“节孝”。窦娥作为一个年轻的寡妇必须从一而终,要守住“贞洁”,她作为一个儿媳,她必须孝敬公婆,要尽“孝道”。
节与孝的冲突及其结果
(一)、节与孝的冲突
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婆媳俩靠放来维持生活,这样不得不与外界发生接触。欲行无理的张驴儿就有机可乘,窦娥的生存信念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传统伦理文明告诫她不容许改嫁,婆婆却要她改嫁给张驴儿;传统伦理文明告诉她“又无羊酒段匹,有无花红财礼”,不能算婚姻,而张驴儿父子却赖在她家不走;传统伦理文明哄骗她,只要“贞心儿自重”就能无往而胜,而张驴儿心狠手辣及婆婆在客观上的助桀为虐使她节节败退。她既要保住自己的清白名声又不能过分损伤婆婆的面子;既要坚决抵制住外界恶欲而又要严格防范内心情欲。这种无所适从的矛盾展现出窦娥“孝”与“节”的不可调和。
如果窦娥听从了性格软弱的婆婆的劝告,苟且顺随,就会和婆婆一起过上“安乐士神仙”的生活,那么,窦娥的悲剧也就无从发生。她身上体现的“孝”,有“孝”的成份,但不是“孝顺”,而是“自觉的伦理精神和婆媳深厚感情的交融。”
当蔡婆向窦娥说明张驴儿的企图时,窦娥几乎不假思索,异常激动地说:“婆婆,这个怕不中么!”接着唱道:
婆婆也,怕没的真心儿自守,到今日招着个村老子。
她语气中充满嘲讽。窦娥心中并非没用浓重的守节之苦,但她急忙一口回绝了婆婆。确实,张驴儿父子是不配为人夫的无赖,但此时她既没和张驴儿父子见面,更不知张驴儿父子忧劣,且他们对蔡婆婆还有救命之恩。窦娥这么做,“只能说明‘从一而终’的贞洁观念已内化为她外在行动的信条。”
我一马难将两鞍鞴,想男儿在曰,曾两年匹配,却教我改嫁别人,其实做不得。
曲词表明了她对婆婆所作所为的困惑不解和责问,也表明自己坚定的贞洁观。不但如此,她还苦口婆心地劝婆婆:“婆婆也,你莫要背地里许了亲事,连我也累做不清不洁的。我想
这妇人心好难保也呵!”其实质是在极力维护封建伦理道德中的贞洁观念。最后她的灵魂见到父亲后所说的:“好马不鞴不鞍,烈女不更二夫,我至死不与你做媳妇”,再次表明她是以自己的生命来维护贞洁观念的。蔡婆对张驴儿父子说窦娥“气性最不好惹”,也正是窦娥极强的节烈观而言,说明“贞洁观成了天经地义残害女性的武器”。
作家精心选择了两个细节加以表现。一个是在她看到张父与病中的婆婆互止羊肚儿汤时,她设身处地猜想:“婆婆也,你莫不为黄金浮世宝,白发故人稀,因此上把旧恩情全不比新知契?”另一个细节是张父误吃毒药汤死后,窦娥一方面准备后事,一面劝婆婆不要哭哭啼啼;“不是我窦娥忤逆,生怕旁人议论。”从这两个细节中,我们可以理解,窦娥对婆婆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理解,“有了真感情。”“她对婆婆的宽容和理解,正是对自己痛苦备尝的心灵的认可和自慰。”
在第三折中,也有两处细节描写。一是窦娥赴埑途中说:“前街里去心怀恨,后街里无冤”,这时所表现出来的也是对婆婆的真心。临刑前,婆婆来看望她时,她仍念念不忘的接待“婆婆也,再也不要哭哭啼啼,烦烦恼恼,怨气冲天。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街冤”,这是她借助与婆婆的关系宋发泄内心的不满。在第四折中,父亲替死伸
冤后,她还不忘嘱托父亲:“爹爹,俺婆婆年纪高大,无人侍养,你可收恤家中,替你女儿尽养生死之礼。”窦娥冤死,与蔡婆婆的引狼入室无不关系,窦娥能这样做真可谓以德报怨,还有比她更尽孝道的吗?
从以上窦娥与婆婆的细节描写看,窦娥与婆婆的关系不是通常的恶婆婆与受气小媳妇的恶劣关系,而是彼此之间有了一定的尊重与客气。长期生活在一起,窦娥虽反对婆婆的软弱,但还是把她作为母亲来看待的。但“节”与“孝”实难两全,必然产生尖锐的冲突。
(二)、节与孝冲突的效果
拒绝蔡婆婆带回的张驴儿是她的节,容忍蔡婆婆将张驴儿父子留在家中是她的孝;给蔡婆婆做羊肚儿吃是她的孝;拒绝张驴儿的“私了”,又是她的节;公堂之上未免蔡婆婆挨打而屈招又是她的孝。面对这一串联而至的抉择,她选择了她认为正确、又能为自己修一个好来世的道德行为,却没想到遭到了刑法,连她自己也想不通:“我不肯顺他人,倒着我赴法场;我不肯辱祖上,倒把我残生坏”,“本一点孝顺的情怀,却做了惹事的胚胎。”作者溶于窦娥形象中的贞洁观念,是被肯定、突出的,其实也适以表明“关汉卿虽然支持被压迫妇女以恪守贞洁反迫害,但对于贞洁观念本身对妇女的毒害,却缺乏认识。”
窦娥与张驴儿父子发生矛盾冲突时,她用以还击的武器也只有作为封建伦理道德的贞洁观。在公堂上,如果窦娥一遭拷打,马上就招认,剧情则将沿着酷刑连系冤狱这一主线发展。而窦娥却敢于推到欲行无理的张驴儿,敢于在公堂上据理力争,血肉横飞也不肯招认。只有当黁管桃杌要对婆婆用大刑时,她才抢先招认。窦娥被送上断头台去餐刀,最致命的一点是张驴儿看出了窦娥对婆婆的“孝”心。只不过他利用桃杌手中的权力得逞。假若桃杌儿不是“一个昏官庸吏中的一员,欺软怕硬,草菅人命,想的不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不作为思想,那么窦娥的死也是可以避免。作者写桃杌的目的是进一步将张驴儿的无赖形象树立的更“光彩”一些。另一方面,也使人们明白一个弱者是怎样被一个无赖所毁灭的。窦娥的冤也就突出来了,是“弱势体的孤立无援和官府的不作为”加速了美灭亡。一个年轻的生命被冤杀,一个充满活力的灵魂被残害,这是“节”、“孝”冲突的必然结果。
三、封建节孝对窦娥的吞噬
在“节”与“孝”的矛盾冲突中,窦娥实难两全。窦娥选择“孝”,选择了死亡,窦娥的死成了“节”冲突的必然结果。其实,窦娥是封建主义“节孝”所吞噬的。
(一)、窦娥对封建节孝的盲从
罗丹曾说:“美,就是性格和表现。”窦娥作为一名弱女子,面对社会的不理解,她始终按照社会认为善的去做,可见其悲剧的必然结局。“我将这婆侍养,我将这服孝守”是完全符合当时的封建传统道德观念,一个孝,一个贞。也正是由于“言辞须应口”,窦娥最终被官府所杀,而当时官府在百姓眼里是道德准则的执行者!恩格斯说:“实际上,每一个阶级,甚至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而且也破坏这种道德,如果他们这样做而不受惩罚的话。”窦娥的悲剧正是她坚持当时的道德准则,而执行者却将她杀害,这就充分揭示了封建统治者的虚伪和丑陋。
对于窦娥,她的死,甚至死后都没有怀疑和后悔自己的选择,并认为这一系列的不幸是自己的命,认可现实的安排。窦娥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已经被封建社会所毒害所吞噬,反而以自身的遭遇来劝今人早将来世修。“在窦娥的那个时代,出身于一个穷酸知识分子家庭,又是一位受社会压迫最深的弱女子,窦娥被毒害到那泯灭人性的伦理道德规条要求自己,自觉地维护这些伦理规范,成为封建社会的牺牲品,是非常普通正常的。”把窦娥说成是反封建的形象拔高了古人。马克思说:“通过传统和教育承受了这些情感和观念的个人,会以为这些情感和观点就是她行为的真实动机和出发点。”自小受腐儒父亲“三从四德”之类的教育,窦娥已经将没有人性的封建伦理道德规条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并自觉地去遵守去
维护,把这些道德条规看得胜过生命。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