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观OBSERVATION SCOPE VIEW
176www.sjgzzs 偶像谍战剧诞生原因的探讨
陈慧敏
(赣南师范大学,江西,赣州 341000)
摘 要:自2015年《伪装者》的热映开启了青春偶像谍战剧的序幕,不同于冷战时期的谍战片带有浓重的政治意图,偶像谍战剧生产于特殊的文化机制中,服务于粉丝文化,演变成独特的类型,如何把偶像和高质量内容完美结合是现在谍战剧面临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文化生产; 粉丝文化; 谍战剧
一、消费主义文化背景下催生出的偶像谍战剧
谍战剧的前身要追溯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反特片”,《无形的战线》被认为是新中国第一部反特电影,之后相继出现了《国庆十点钟》、《永不消逝的电波》、《保密局的声》、《敌营十八年》等反特片,但这段时期的反特片存在着敌我分明、叙事单一的特点。随着21世纪的社会转型,文化也面临转型,反特片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宣传工具已经很难适应当下的市场,谍战剧作为反特剧的延续出现在大
众面前,《潜伏》的热映引发了谍战潮,谍战剧和反特片不同,反特带有浓重的敌我对立,强调一方的主导作用,谍战则不同,“碟的身份是中性的,“战”则是具有相互性“,一批优秀的谍战剧作品在《潜伏》后也随之诞生,《悬崖》、《黎明之前》、《北平无战事》借用个体英雄在成长中对革命信仰的建构,缝合国家意识形态和大众文化的裂缝,给大众重新建构信仰的空间,但此类电视剧的受众还集中在30-45岁左右的知识分子,青年体占比较少。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消费文化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媒介融合业态环境下助推了网络视频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媒体工作者的思考方式,文化消费主体和主力结构向年轻体的偏移,促使媒体工作者目光开始聚焦在年轻人的喜好以及关注领域,为迎合年轻体的喜好,具有偶像化的人物、情节内容开始在谍战剧中出现。自2015年《伪装者》开启青春偶像谍战剧的序幕并取得不俗的成绩,各大平台相继推出《解密》《胭脂》《天衣无缝》等以年轻化偶像为主导的谍战剧,剧情同样是集中在年轻谍报员的成长经历,但爱情、亲情、友情的讲述比例加大,审美趋向偏向于生长在重消费、反阶级的后现代社会的90、00后,重鲜肉而忽略演技、重场面而忽略剧情的合理性,但这一切并不妨碍着偶像谍战剧的收视率,青少年们在屏幕前一边吐槽一边为这些谍战剧贡献流量和话题,一定程度上重塑革命历史记忆,偶像谍战剧虽频频爆出雷点,但也不失为革命话语新突破的一种方式。
二、“粉丝文化”影响下偶像谍战剧特点
(一)粉丝文化
粉丝文化的研究是建立的消费者及其高超的消费技术的发展中出现的,把关注的焦点放在消费主体而不是生产,研究偶像谍战剧是如何迎合消费主体——粉丝,能够更好的阐释催生偶像谍战剧的内在原因。
现如今的大众文化通过各种视听手段来培养粉丝的幻想和欲望,不仅女性的身体被表征为凝望的客体,男性也同样被欲化。偶像谍战剧中不管是《伪装者》的明家三兄弟、《解密》中的容金珍、或者《麻雀》中的陈深,他们要不是正当红的流量小生、荧幕上帅气的总裁形象,就是暖男大叔形象,基本上偶像谍战剧中男性形象这三种类型都会搭配出现来满足不同年轻女性体的心理需求。像胡歌扮演的明台、陈学冬扮演的容金珍属于养成系男主,粉丝陪伴有缺陷的男主成长为完美特工,这一点符合当下90、00后与偶像相处伴随性的特点,从小伴随着电视长大,注重自我意志的表达的90、00后,拒绝强迫和权威,但是极其容易受到大众媒介的影响,内心孤独脆弱,因此在他们文化消费娱乐中更强调明星——粉丝之间伴生性,他们非常积极的参与到偶像的形象塑造中,也更能接受偶像的不完美形象。因此荧幕中不完美的男主形象更能激发部分女性粉丝体的保护欲。
(二)新媒体电视剧
当下新媒体的产生影响着新一代认知方式以及观影方式,习惯了碎片化阅读的新一代显然没有那么多的耐心去观看一部细腻、慢节奏的电视剧,他们更加注重在观看中的互动和情感体验,媒体环境的变
化影响着偶像谍战剧的外在表现形式,弹幕成为视频网站标配的现象正是体现这一点。年轻人在观看影片中随时随地的发送弹幕,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这里弹幕即是观众自我意识呈现的场所也满足观众情绪表达的需求,这种形式的出现会一定程度阻隔观众观看影片的连续性和情感投入,因此电视剧的创作方式也发生改变,不再过度追求情节的细节和递进性,而是追求爆点和话题,2019年热播的《天衣无缝》从开播就占据微博头条,“识时务者为俊杰”“我的妹妹成了你的嫂子”等头条拥有百万点击量,最高收视1.157%,该剧除了正常叙事线索以外,采用双线叙事,闪回、倒叙、插叙等并行,试图通过好莱坞式的制作剪辑手法来营造悬疑、紧张的氛围,迎合了青年体的观看习惯,但是对理想、信仰的表现也同样被减弱。
另外为了弥补情节的空白和对情节的不满,观众会按照自己的思考方式脑补剧情或进行同人文创作。《伪装者》仅在晋江文学网《伪装者》的同人创作就有372篇,排名第一的同人文《伪装者·女朋友长期不在线》第一章的点击率为102387,谍战剧则成为提供给观众的一种现代消费的想象性满足,革命信仰在当代社会成为一种空洞的能指。
三、偶像谍战剧的反思
革命精神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不管是红革命题材、新革命历史题材、反腐题材还是谍战题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一直是主流意识形态和大众文化争夺的工具,谍战题材在大众文化的传播中具有先
天的优势,如何把握好这类题材的表达,让革命精神更好的在新一代延续的探索是有价值的。目前的偶像谍战剧过分的迎合受众而忽略了本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把谍战剧推向了一个岌岌可危的位置,我们错误的认为90、00后不关心政治,也不想参与国家的主流话语,如果这样为何《人民的名义》《破冰行动》这种反腐、反毒题材能够引发青少年的热议,能够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而谍战剧近年来虽有高票房,但在价值塑造上作用甚微呢,新的一代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表达政治和思想的方式,抛开偏见,不要一味的迎合,相信偶像谍战剧也可以成为下一个能够引领青少年主流价值观的一艘船。
参考文献:
[1]陶东风.粉丝文化读本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周根红.新时期中国电视剧的文化生产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3]孙佳山. 三十年“主旋律”的历史临界及其未来 [J].电影艺术,2014
[4]戴锦华. 谍影重重——间谍片的文化初析 [J].电影艺术,2015
作者简介:陈慧敏(1996.02-),性别:女,民族:汉族,学历:硕士在读,职称:无 单位:赣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反特电视剧有哪些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