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台水平摆在腾冲地震前异常资料分析
环境科学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169
地震前兆观测是进行地震预报的基础,也是地震科学研究主要基础数据的来源。对观测数据的震前分析与研究,可以建立一系列的预报指标,而云南省是地震活动比较活跃的省份之一,因此,研究典型
震例发生前的前兆异常资料,具有较大的科学意义和研究价值。
2011年6月20日及8月9日,腾冲县相继发生两次5.2级地震。在这两次地震发生之前3~5天,腾冲地震台石英水平摆出现明显异常,该文就水平摆震前异常资料进行初步分析,以便总结规律,提高观测资料的实用性。
1 腾冲地震台概况
腾冲地震台位于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境内,地理位置东经98.52度、北纬25.03度,地处怒江深大断裂、泸水—瑞丽断裂以西,腾冲盆地位于大盈江断裂向南东凸的弧顶部位,各组断裂于盆地内被第四纪堆积物所覆盖,其基底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台站位于后山断层与上马厂断层交汇的东侧后山断层的南东盘上,后山断层呈北东南西方向展布,上马厂断层呈南北向展布。
腾冲地震台石英水平摆安放于台站山洞内,山洞地层为第四系残坡积,岩性为粉质粘土、安山岩。山洞进深30 m,覆盖层厚度30 m,洞内无漏水,冬季干燥,夏天空气湿度大,湿度小于85%,洞温21 ℃,年温差变化约1 ℃~1.2 ℃,日温差小于0.5 ℃。山洞建筑面积约55 m 2,内有三个观测洞室。该山洞台基不是完整基岩,台基岩性为白云质灰岩。
腾冲台前面是两个天然出露的低温碳酸泉水塘前懂库塘(大)及后懂库塘(小);大塘流量为622.8 m
3/d,水温21.5 ℃,小塘流量167.4 m 3/d,泉源深藏于底层200 m的地下,导致水温及流量稳定。台站后靠东山为近代火山,成近南北向线状排列,两边是村子民宅(图1、图2)。
2 台站观测系统介绍
腾冲台S S Q -2I型数字石英水平摆倾斜仪位于腾冲地震台靠后山一侧的山洞内。该山洞深30 m,内设3个观测洞室,水平摆观测洞室位于山洞尽头,台基岩性为白云质灰岩,属不完整基岩,山洞覆盖为30 m,山洞有两道保温门。该仪器自2007年9月16日正式运行以来,两测向连续率均在98%
DOI:10.16660/jki.1674-098X.2015.33.169
腾冲台水平摆在腾冲地震前异常资料分析
马志刚  曾庆堂  王恩康  刘克骧(云南省地震监测中心  云南腾冲  679100)
5.2级地震什么概念摘 要:2011年6月20日及8月9日,腾冲县相继发生两次5.2级地震,腾冲台SSQ-2型石英水平摆倾斜仪在震前数天出现非特异性异常变化。经对腾冲台水平摆在两次地震前的异常观测资料整理分析认为:在两次地震前,水平摆在震前一个月内的观测资料出现往返型台阶式上升或下降,可作为以后短临预报的重要依据。关键词:腾冲  水平摆  临震异常 资料分析中图分类号: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1(c)-0169-02
图1 “6.20”
地震前异常波形
图2 “8.09”地震前异常波形
环境科学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170
以上,日常曲线变化平稳,固体潮汐曲线清晰,观测数据可信度高,具有一定的震前异常变化。
3 腾冲台石英水平摆观测资料分析
腾冲台S S Q -2I型数字石英水平摆倾斜仪位于腾冲地震台靠后山一侧的山洞内。该山洞深30 m,内设
3个观测洞室,水平摆观测洞室位于山洞尽头,台基岩性为白云质灰岩,属不完整基岩,山洞覆盖为30 m。该仪器自2007年9月16日正式运行以来,两测向连续率均在98%以上,日常波形曲线变化平稳,固体潮汐曲线清晰,观测数据可信度高,具有一定的震前异常变化。
3.1 6月20日芒棒地震前异常分析
水平摆北南分量分钟值从2011年6月2日开始持续下降,到20日18:16分发生芒棒5.2级地震的19天内,经历了→转变为上升(6月8日)→再次下降(6月10日)→缓慢回升(6月13日)→快速下降(6月17日)→缓慢上升(6月19日)的过程。东西分量分钟值从2011年6月8日15时开始由缓升转变为缓降,但下降持续时间较短,之后,测值曲线转变为上升(6月10日)→上升趋势再次变缓(6月14日到6月16日)→大幅上升(6月16日)→上升再次趋势变缓(6月17日),随后,发生芒棒5.2级地震的过程(图1)。
3.2 8月9日芒棒地震前异常分析
6月20日芒棒地震后,水平摆北南测向的波形形态无明显异常。到7月6日13点左右,北南测向波形开始变化,其波形变化过程为:缓降(7月6日)→上升(7月24日)→快速下降(7月27日)→缓慢下降(8月1日),之后于8月9日再次发生芒棒5.2级地震。东西测向在6.20地震后,测值曲线均在缓慢上升,到7月15日开始出现异常变化,其变化过程为:下降(7月15日)→上升(7月19日)→急速下降
(7月26日)→急速上升(7月28日)→快速下降(7月28日),该下降直到8月9日结束,之后芒棒再次发生5.2级地震(图2)。  4 其它观测资料
腾冲台共有2套形变仪器,除了水平摆以外,距离山洞10 m远的地方,还有一套YRY-4型钻孔应变仪。两套仪器应震能力均很强,灵敏度很高,但在水平摆出现异常期间,钻孔应变却没有明显异常变化,证明周边观测环境没有大的改变及干扰。除了形变仪器外,还有水位及水温仪器,同期测值也无明显异常。
5 结语
(1)以上使用的观测数据未经任何波形处理,便于台站人员直观判断。
(2)腾冲台石英水平摆在正常的日变化中,北南和东西分量测值均往正方向漂移,且变化速率小于0.5ms/时。在两次地震前,北南向测值总体均为下降趋势,而东西分量在震前会出现一个较大地跳跃式变化,且两个分量震前观测曲线均出现阶梯式上升或阶梯式下降。
(3)腾冲台水平摆观测对研究当地地震具有很好地震前短临异常反应。
(4)震级相同、震中相同,但两次水平摆在震前的表现均不同,说明每一次地震均有不同的前兆表现,不能一概而论。
参考文献
[1] 黄晓华,陈智勇,林立峰.数字化形变观测典型曲线畸变分
类与说明[J].华南地震,2008,28(4):142-148.
[2] 赵小贺,卢双苓,冯志军,等.洞体形变数字化观测干扰分
析[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9,30(4):55-62.[3] 卢双苓,于庆民,钟普浴等.泰安地震台SSQ-2数字水平摆曲
线畸变分析[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0,30(S1):53-61.
原有的碳酸盐平衡,水体pH值下降;而光合作用的降低导致释放出的O 2减少,水体中溶解氧含量随之降低
[2,3]
3 结语
影响地面水pH的因素很多,人为的直接污染、水量的增减、酸雨等因素都对pH值和溶解氧的变化有直接影响。而这些影响因素排除后,在夏季藻类生长旺盛时且稳定的水体中,pH值和溶解氧的变化主要是由水中游离二氧化碳和碳酸盐的平衡系统决定的。浮游藻类的光合作用直接影响水中碳酸盐的平衡系统,导致松花湖pH值和溶解氧浓度的变化,并且pH值的变化与溶解氧之间都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
综上所述,在有大量繁殖的藻类情况下,pH值异常并呈现规律变化。当藻类数量上升到一定数量级时,其光合作用的程度必然对水体的pH值和溶解氧变化起主导作用。当监测采样取水时,若出现因藻类光合作用导致的pH值超标,应尽量避免在下午和傍晚时采取水样。
参考文献
[1] 刘春光,孙凌.pH值对淡水藻类生长和种类变化的影响
[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24(2):294-298.
[2] 胡春双,杨春生.穆棱河水质监测与分析[J].黑龙江水专
学报,2003,30(3):33-34.
[3] 胡艳娟.水库藻类光合作用对pH和溶解氧的影响[J].黑
龙江水利科技,2011,39(2):17-18.
(上接168页)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