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文学意义
《三国演义》是一部中国封建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具有极其博大而深厚的思想意蕴和文化内涵,如同一个宏大的多棱镜,闪射着多方面的思想光荣,给不同时期、不周阶层的人们以历史的教益和人生的启发。
很多人以为,《三国演义》的重要精华是谋略。我认为,这种见解是不全面的。
诚然,《三国演义》给人印象最深的一个方面,就是善于战争描写。全书以黄巾起义开始,以西晋灭吴扫尾,反应了从汉末失政到三分回晋这一百年间的全体战争生涯。描写了这一时代的所有主要战斗和很多有名战役,大大小小,数以百计。接连不断的战争描述,构成了小说的重要内容,占了全书的大部分篇幅。而在战斗描写中,作者信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军事规律,崇尚“斗智优于斗力”的思想,总是把注意力放在对制胜之道的寻绎上。因此,虽写战斗,却不见满篇打斗;相反,书中随处可见智慧的碰撞、谋略的较量,而战场厮杀则往往只用粗笔勾画。可以说,干变万化的谋略确切是全书精髓的主要部分。
然而,谋略并非《三国演义》的主要精华,更非书中精髓的全体。
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系统中,“道”是最高层次的东西。“道”有多义,首先是指自然和社会的基本规律,通常指正义的事业,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也。因此,它也是处事为人的基础原则。谋略则属于“术”;是第三层次的东西,是为“道”服务的,必需受“道”的领导和制约。作为一位出的提高作家,罗贯中以为,符合正义原则,有利于国家统一、民生安宁的谋略才是值得确定和夸奖的,而不义之徒害国残民的谋略只能叫做诡计阴谋。因此,只有代表作者理想的诸葛亮才被塑造为妙计无限的谋赂巨匠、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曹操的谋略可谓高矣,但罗贯中对他却并不爱好,而是有褒有贬:对曹操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提高的谋略,罗贯中予以肯定性的描述;而对他损人利己、背信弃义的各种手法,则绝不留情地予以鞭挞。综观全书,罗贯中从未废弃道义的旗号,从未不加剖析地确定一切谋略;对于那些野心家、诡计家的各种诡计权术,他总是加以揭穿和批判;对于那些愚而自用者耍的小聪慧,他往往加以讥笑。可以说,《三国演义》写谋略,具有鲜明的道德偏向,而以民本思想为准绳。后人如何对待和鉴戒《三国演义》写到的谋略。则取决于自己的政治态度、道德原则和人生态度。假如有人读过《三国演义》却爱好搞小动作,那是他自己心术不正,与罗贯中无关;恰恰相反,那正是罗贯中反对和批评的。有人谈什么“厚黑学”,也硬往《三国演义》上扯,更是毫无道理的。
那么,《三国演义》的主要精华是什么呢?我认为,《三国演义》丰富的思想内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对国度同一的憧憬。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极其巨大的聚协力,保护国家的的统一与安宁,是我们民族一贯的政治目的,是一个牢不可破的精良传统。几千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民族曾经屡次被“分”开,饱受决裂战乱之苦。但是,每遭遇一次决裂,国民总是以惊人的毅力和宏大的就义,肃清了决裂的祸患,医治了战斗的创伤,促成重新统一的实现。在那“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汉末大骚乱时代,以及罗贯中生涯了大半辈子的元代末年,宽大人民对国度安宁统一的憧憬更是特殊强烈。罗贯中灵敏地把握了时期的脉搏,通过对汉末三国时代历史的艺术再现,鲜明地表达了宽大国民寻求国家同一的强烈欲望。这是《三国演义》的政治幻想,也是其国民性的突出表示。
2.对政治和政治家的选择。
人们经常谈到《三国演义》“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有人还把这称为“封建正统思想”。事实上,“尊刘贬曹”的思想偏向,早在宋代就已成为有关三国的各种文艺作品的基调,罗贯中只是顺应广大大众的意愿,继续了这种倾向。罗贯中之所以“尊刘”,并非简略地由于刘备姓刘(刘表、刘璋也是汉室宗亲,而且家世比刘备显赫得多,却每每遭到贬抑和讥笑;汉桓帝、汉灵帝这两个姓刘的天子,更是作者鞭笞的对象),而是由于刘备团体一开端就提出“上报国度,下安黎庶”的口号,为恢复汉家的一统天下而不屈斗争,不懈尽力,被宋元以来具有民族思想的广大众所追慕;同时,这个集团的领袖刘备的“仁”、智囊诸葛亮的“智”、大将关羽张飞等人的“义”,也都符合罗贯中的道德观。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得罗贯中把刘备集团幻想化而予以热忱歌唱。另一方面,罗贯中之所以“贬曹”,是由于曹操作为“奸雄”的典范、不仅不忠于刘氏王朝,而且常常屠杀百姓,摧残人才,作品对其恶德劣行的描写大多于史有据;并非有意“曲解”;而对曹操同一北方的宏大功劳,对他在讨董卓、擒吕布、扫袁术、灭袁绍、击乌桓等重大战斗中所表示的非凡胆略和智谋,罗贯中都作了确定性的描述,并没有随便贬低。由此可见,“尊刘贬曹”重要反应了宽大大众依照“抚我则后,虐我则仇”的尺度对封建政治和封建政治家的选择,具有历史的公道性;对此不应作片面的懂得,
更不应简略地斥之为“ 封建正统思想”。
3.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百姓首先发言打一三国演义人 《三国演义》以很大篇幅描写了汉末三国变幻莫测的政治、军事、外交奋斗,总结了各个团体成败兴衰的历史经验,突出强调了争夺人心、延揽人才、器重谋略这三大要素的极端主要性。董卓集团败坏朝纲,残害百姓,荒淫腐败,导致天下大乱,完整是一伙狐狗党,混事魔王,作品便不遗余力地予以鞭笞。袁术傲慢自大,轻薄无能,既不注意延揽人才,又无明白的战略目的,更不顾百姓逝世活,却急于过天子瘾,大失人心,作品也予以严格批评。袁绍固然颇有雄心,其集团一度声势赫赫,实力雄厚,但由于袁绍胸无伟略,见事缓慢,坐失战机;不辨贤愚,用人不当,以致要害时刻内耗不已;心胸狭隘,掩罪藏恶,甚至害贤掩过,终于只能成为曹操的手下败将,无可挽回地走向消亡。相比之下,刘备、曹操、孙权三大集团在这三方面各有所长;刘备历经磨难,却始终保持“举大事必以人为本”的信心,深得民心;求贤若渴,“三顾茅庐”堪称千秋佳话;倾心信赖诸葛亮,既有准确的战略方针;又有机动多变的谋略战术。曹操固然心术不正,却也十分注意争夺人心,延揽人才,手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在战略战术上,他也高出同时诸雄。孙权手下也是
人才济济,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任统帅均为一时之杰,而且有着明白的战略目的。因此,在众多政治军事集团中,刘、曹、孙三大集团得以脱颖而出,形成三分鼎立的局势。
4.对幻想道德的寻求
在艺术地再现汉末三国的历史,刻画形形的人物的时候,罗贯中不仅表示了对国家统一、清平政治的强烈神往,而且表现了对理想道德的不懈寻求。在这里,他打起了“忠义”的旗帜,把它作为臧否人物、评判是非的主要道德尺度。通观全书,有很多歌颂理想道德的动听故事。为了忠于“桃园之义”,关羽不为曹操的优礼相待所动,毅然挂印封金,千里跋涉,寻访兄长;为了保护兄弟情谊,刘备不顾一切地要为关羽报仇,甚至宁可摈弃万里山河;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托孤之重,诸葛亮殚精竭虑,出生入死,不屈不挠,逝世而后已……当然,对“忠义”这一概念要做具体剖析。作为封建时期具有必定提高偏向的文人,罗贯中的“忠义”观不可能越出封建思想的藩篱,但也确切融会了人民众的观念和情感。他的所谓“忠”,经常指以心不贰地为封建王朝奔忙效劳,甚至只是为某一团体的领袖卖
命就义;但也常常指对国家、民族的忠贞不二,对理想、事业的矢志如一,鞠躬尽瘁。他的所谓“义”,用在政治原则上,有时是封建纲常的代名词,有时又是保持真谛、鞭笞邪恶的同义语;用在人际关系上,往往以个人恩怨为转移,但也经常指对同等互助、患难相依的真挚追求……这种犬牙交织的状态,使得《三国演义》的“ 忠义”浮现出庞杂的面孔;但就主导方面而言,它反应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道德观中积极的一面,值得后人批评地接收。
《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如此丰富,那么,它的主题是什么呢?我以为,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憧憬国家统一,歌唱“忠义”好汉(参见沈伯俊《神往国家统一,歌唱“忠义”豪杰——论<三国演义>的主题》一文,载《宁夏社会科学》1986年第1期;收进沈伯俊著《三国演义新探》,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2年5月第1版)。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