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内容和思想
一、《三国演义》的基本内容
从纵向看,《三国演义》描写了从汉灵帝中平元年(184)至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共97年的历史。全书120回,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33回)主要写汉末动乱和雄并峙,曹操集团的崛起和壮大。
第二部分(3485回)主要写刘备集团的崛起和壮大,三国鼎立,互相争雄的局面。
第三部分(86120回)写三国的衰落,最终为司马氏所统一,建立西晋王朝。
从横向看,《三国演义》描写了魏、蜀、吴三国间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展示了近百年的战争史;描写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外交手段,形象地反映了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斗争经验,堪称是中华民族古代智慧的结晶,是一部谋略百科全书,具有相当的认识意义和借鉴价值。同时,小说以浓墨重彩,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的形象,展示了历史演义小说的最高成就。
二、《三国演义》的思想主旨
《三国演义》的思想内涵极为丰富。关于它的主题,文化大革命前就提出了正统说、忠义说、拥刘反曹反映人民愿望说、反映三国兴亡说等观点。之后,又提出了许多新观点,主要有:歌颂理想英雄说、赞美智慧说、天下归一说、讴歌封建贤才说、悲剧说、总结争夺政权经验说、追慕圣君贤相鱼水相谐说、宣扬用兵之道说、人才学教科书说、向往国家统一歌颂忠义英雄说、总结历史经验说,等等。这些观点,各有根据,各有道理,但又似乎很难从根本上否定其他说法。对一部书的看法分歧如此之大,只能说明这部书的思想内容的丰富和复杂,研究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并且都各有充足论据。因此,有人不赞成去研究主题,还有人干脆认为它根本就不存在固定的主题。
我们觉得,一部作品,还是应该有主题;研究一部作品的主题,还是有助于对作品的总体把握。但是,并不宜企图用几个字或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好,否则,就难免挂一漏万,把本来很丰富、复杂的思想内容单一化和简单化了。《三国演义》的主题,可以这样概括:小说以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着千百年来广大民众的心理愿望,鲜明地表现出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其中既有对明君贤相、清平世界的赞美与渴慕,对昏君贼臣、
天下大乱的痛恨与厌恶,又有由于最终理想幻灭、道德失落、价值颠倒的惨痛现实所带来的悲怆与迷惘。
(一)明君贤臣理想
1、推崇仁政
在传统的儒家文化中,仁是道德观念的核心;仁政是理想社会的蓝图。孟子认为,一国之中,民为邦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而为大夫。要想作为一国之君,必须首先懂得如何顺民意、得人心,力行仁政王道。得人心者得天下,能否得人心,关键在于能否行仁政。小说中的刘备,就是作者极力赞扬的一个力行仁政、堪称仁君的形象。
刘备是织席贩履出身,没大读过书,也没刻意练过武,文墨既不高,武艺也不强。可他却能由当初的一方小吏,终于成为后来的一国之君,不靠文,不靠武,主要靠的是仁民爱物。为了寄托作者的仁政理想,小说在描述桃园三结义时,特别突出了他们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铮铮誓言;之后,便渐次展示了刘备一生仁德及人的系列情节:当安喜县尉,与
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因而远得人心,近得民望;理政新野,安抚百姓,待民如子,因而流传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的歌谣;刘军火烧新野,遭到曹军疯狂反扑,不得已弃樊城、走襄阳,刘备带着十万百姓慷慨赴难。在前头大军日行仅仅十几里,后面却有曹兵紧急追赶的危急情势下,诸葛亮劝他: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可刘备却说: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因而感动得两岸百姓,莫不失声痛哭。到了西川,刘备军队仍是秋毫无犯,因而那里百姓焚香礼拜、虔诚地欢迎他们进城,从而取得了稳固的根据地,由当初既没地盘,又没势力,四面投靠、八方流离的区区小吏,一跃成为与曹魏、孙吴鼎足而立的蜀汉英主。
百姓首先发言打一三国演义人 另外,仁义不仅是刘备争取民心的手段,而且是他安身立命、为人处世、对外交往的准则。他处友以诚,待人以宽。宁失一左右手,不强徐庶之所难;置幼子安危于不顾,而唯恐赵云有失。他胸怀大志,躬行仁义,不乘危以邀利,不凭诈力以求功。三让徐州而不受,出入荆州而不夺,兵临西川亦不忍取。所有这些,正是儒家内圣外王品格的生动体现。
刘备本人之外,他手下的大臣也都有救国救民之心,赵云就明确表示过:方今天下滔滔,
民有倒悬之危。云愿从仁义之主,以安天下。(卷2)诸葛亮在临终前,还手书遗表教后主清心寡欲,薄己爱民;遵孝道于先君,布仁义于寰海(卷21)。这都寄托着作者仁政爱民的理想。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