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的名人素材
在井冈山时,听到了一个有关山大王朱聋子的故事。朱聋子叫朱孔阳,他在井冈山当了几十年山大王,官府一直捉不住他。因为井冈山峰叠岭,地势险峻,路径狭窄,有的地方连羊肠小道也没有,要靠攀登才能上去,而且山里树密林深、气候多变,经常是云雾弥漫,三尺之外不见人。朱聋子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官府的兵一进山,他就跟官军满山转圈子。因此他总宣传说:在井冈山不要会打仗,只要会打圈。
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大受启发,并加以发挥,提出既要会打仗,又要会打圈,并总结出了著名的游击战十六字方针:“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在这种方针的指导下,以井冈山为根据地的红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并十分成功地粉碎了敌军的三次大规模的“围剿”。
对第一次反“围剿”的大胜,在诗词中兴奋地写道:“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这里的张辉瓒,是国民党军队十万大军第一次“围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前敌总指挥,第十八师师长。这次“围剿”从1930年10月开始,12月30日,怎么也不到红军主力的张辉瓒率师部和两个旅约万余兵马来到山峦重叠的江西兴国龙冈头墟,被早埋伏在此的红军
全歼。张辉瓒被俘虏。国民党的第一次“围剿”被粉碎。
国民党把这次失败归咎于张辉瓒的孤军深入,1931年2月又调集20万大军在军政部长何应钦率领下前来“围剩”,并采取了“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术。但正如在诗词中所写的那样,面对根据地的崇山峻岭,20万大军的摇旗呐喊,步步为营,不过是“枯木朽株齐努力”,根本就是不堪一击。在一阵运动之后,红军主力集结在吉安东固一个上下只有15里的小山——白云山上,敌军就在山下扎营,但“白云山上云欲立”,红军在山上隐藏了20多天,对山下敌军的动静观察得清清楚楚,而敌军则根本不知道红军主力就在山上。5月16日,山下敌军出动,开往另外一个地方,当敌军在委蛇的山路上成一个长长的队伍时,红军有如“飞将军自重霄人”,向敌军展开攻击,很快就歼敌一个旅的大部。随后敌军阵营大乱,红军15天追敌700里,连续打了5个大胜仗,共歼敌3万。对此,兴奋而调侃地写道:“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走上井冈山不见冈打一字第三次,蒋介石亲自率30万大军前来“围剿”,同样没有逃脱失败的命运。但却在这次反“围剿”即将结束时被中央批评为“纯粹防御路线”而撤销了红一方面军总政委的职务,并被调离前线。随之而来的第四次反“围剿”在周恩来、朱德的指挥下,基本上取得了胜利。但
从1933年9月开始的第五次反“围剿”,在一个洋顾问的指挥下,红军打起了“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正规战,结果是惨不堪言。
人自身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天时、地利、人和,三大要素,一大也不能忽视。一个人水平的高低,能力的大小,主要也就是体现在对这些基本要素的利用上。崇山峻岭,就要会打圈;平原千里,就要会跑马;大江大海,就要会行船;长空万里,就要会飞翔;太空苍穹,就要会邀游;就是大街小巷,也要有飞檐走壁的本领。即使是体育比赛,虽然是在指定的场地按统一的规则进行,同样也有“地利”可以利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位置,球的威力就大不一样。其他活动,情况不同,要求不一,但道理是一样的。
如果进一步思考,我们还可以看到,洋顾问“御敌于国门之外”也可以利用根据地崇山峻岭的地利,而且这也是军事家们历来所重视的。古代各国的重要军事设施,大多设在易守难攻的雄关上,也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如果有足够的实力,这种军事思想当然是正确的,但当时的红军,军事装备那样差,又怎么在敌军的飞机大炮下守得住关卡呢?因此,借用地利,因地制宜,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同自己及其面临的各种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一切从实际出发,“打赢算数”。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