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开国大典资料(2)
1949年开国大典资料(2)
阅兵几年举行一次
钦定礼炮28响
升旗结束后,礼炮惊天动地鸣响。54礼炮同时发出28响,象征着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到1949年建国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斗的二十八年历程。
关于“54尊大炮”、“28响礼炮”,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鸣放礼炮起源于英国海军。在海上两船相遇时,鸣放空炮,意味着解除武装,表示没有敌意和对对方的尊敬。当时的军舰最多只有7门炮,故鸣放7响;而港口炮台上的火炮较多,通常以3倍于对方的炮声表示答谢。久而久之,鸣炮就成为互相致敬的国际惯例,成为在各种盛大庆典和隆重的迎宾仪式中应用的一种礼节和礼遇。
按照国际惯例,国家元首来访鸣放礼炮21响,级鸣放19响。因此,21响礼炮是世界上的最高礼仪。当时,不知是否知道这一国际惯例。他说,这一次礼炮要放28响。
政协一届会议还专门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会上有些代表对28响提出质疑,因为它与国际惯例不符。
会后,正当在庭院散步时,恰好碰上了在大会筹委会工作人员唐永健。他是个有名的才子,文章写得很棒,不仅字迹娟秀,而且措辞准确。
笑着问道:“你起草个报告怎么样啊?”
“主席,您讲。”唐永健显得很兴奋。
“你起草一个关于礼炮28响的说明。”
唐永健一下子就领悟了的意思,二话没说,就答应下来了。他心里很明白,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今天,刚好28年。28响礼炮,就是代表着中国共产党28年的奋斗历程。这不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吗?
很快,唐永健就简明扼要地起草了28响礼炮的报告,并递给了。
看后,十分高兴,挥笔签上了他的名字。这份材料转发后,人们都知道,28响礼炮就代表着中国共产党28年的奋斗史。
那54响礼炮又有什么说法呢?最流行的说法是,54响礼炮代表54个民主党派。翻开政协一
届会议的材料,大会代表分配在54个单位中。这应该是最具说服力的。
还有一个说法是54响礼炮代表了54个民族。
但是国务院1954年才开始调查民族情况,当时自报民族名称的有好几百个。国务院1956年公布中国共有51个,后来有补充了4个,加上汉族,中国共有56个民族。
至于说54响礼炮代表“五四运动”,更有点儿牵强了。
开国大典礼炮队由108门山炮组成,分为两组。一组装填时,一组发射,轮流作业,这样可以减少发射间隙。所以,这才是54响礼炮的原因。
其实,首届政协会上的54响礼炮没有特殊含义,与后来我国54个民族相吻合,只是一个巧合。
原第5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韩怀志曾担任开国大典礼炮队总指挥,他回忆了鸣放28响礼炮的一些情况和开国大典鸣放礼炮的盛况:
“1949年秋,我在华北军区特种兵所属的战车团任参谋长,为参加开国大典的阅兵式,我团
抽调部分日式坦克和装甲车在丰台参加训练。9月中旬的一天,特种兵司令员高存信和参谋长李健把我叫去交代任务:‘十月一日开国大典,要鸣礼炮,由特种兵组成一个礼炮团,抽一名老的炮兵干部担任礼炮团的总指挥,决定由你负责担负此项任务。’当日下午我赶到庆王府华北军区司令部,正遇上唐延杰参谋长。他详细向我介绍了这次任务的情况:开国大典,定在十月一日午后举行,庆典开始后第一项是鸣礼炮,奏国歌,升旗,三项同时进行。由亲自升旗,关于礼炮团是亲自定的,由54门礼炮,齐鸣28响。”
按照这个旨意,9月下旬,抽调的火炮和参加人员已全部到齐,开始训练。礼炮训练关键是如何把炮放齐。限于当时条件,没有电钮操纵,只能统一喊口号“预备——放!”然后,各炮拉火。
9月28日晚,礼炮团在天安门东南角公安部大门以西进行试放,54门炮一字排开。按要求奏国歌和鸣礼炮同时开始,国歌奏完,28发礼炮放完。大约每隔34秒一发,放了5、6发后,轰隆的炮声加上烟雾弥漫,炮手已经听不清“预备——放”的口令,因而礼炮无法保证继续放齐。经大家研究,最后决定在指挥台中间用几张大方桌摞起,让喊口号的人站在桌子上,手持大红旗高高举起,喊“放”时,红旗落下,炮手看到红旗落下,马上拉火。这个效果比较好,礼炮手拉火的动作基本上能做到一致。
开国大典那天早上6点之前,礼炮团就全部到位。大约早上8点左右,司令员由杨成武同志陪同来到炮阵地,检查礼炮准备情况。
当天上午,礼炮团为了防止火药散落,卸掉弹头的炮弹口已用油纸包得严严实实。礼炮手们把炮弹擦了一遍又一遍,整齐地摆放在山炮后侧。礼炮手们在等待着庄严时刻的到来。
下午3点,开国大典仪式正式开始。
不一会儿,电话传来了命令:“鸣礼炮!”礼炮队员们立即发射礼炮。
108门山炮分成两组,一组发射,一组装填。
54位装填手靠手工整齐划一地在1秒多钟里完成装填。54位拉火手则以统一的动作拉火。
当主席亲手摁动电钮,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时,第一声礼炮响了。这炮声震天撼地,向全世界宣告:新中国诞生了!
伴着礼炮的隆隆声响,天安门广场上的人在尽情欢呼。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显示着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显示了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的能力与信心。
阅兵仪式
54响礼炮后,接着是检阅军队。
早在1949年7月,中共中央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主任,彭真、、林伯渠、李维汉等人为副主任的开国大典筹备委员会。阅兵式怎么搞和在哪里搞的问题,成为筹备开国大典的中心问题。开国大典筹委会成立不久,就设立了阅兵指挥机构。这个指挥机构的领导力量很强。开国元勋朱德总司令亲自挂帅,担任阅兵总司令。阅兵总指挥由担任;副总指挥由杨成武、唐延杰、唐永健、刘仁、肖明、肖松等人担任。
杨成武与唐延杰走上特殊领导岗位后,在中央军委的领导下,首先主持起草“阅兵典礼方案”。这个方案拟制出来后,、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在中南海怀仁堂接见筹划阅兵仪式的负责人,专门听取了有关汇报。
阅兵总指挥汇报了阅兵的基本设想。阅兵副总指挥汇报了阅兵方案的主要内容:受阅部队的选调、编组、阅兵程序、阅兵礼乐及受阅前的训练等事宜;方案设想,阅兵式分为检阅式和分列式。
阅兵方案顺利通过,但开国阅兵地点放在哪里,却没有当即定下来。
对搞好阅兵很重视。他说:“我们历来主张慎重初战,这次阅兵也是初战,开国第一次嘛。一定要搞好!”
重点围绕确定阅兵地点问题,阅兵指挥所的成员们进行了反复研究。1949年8月的一天,华北军区的几位将领来到周恩来办公室,将他们经过反复论证的两套阅兵方案,交给周恩来。第一套方案:地点选在市中心天安门广场;第二套方案:阅兵地点在市郊西苑机场。这两套方案分别标画了一张部队位置及行进路线图。对于看惯了作战地图的周恩来来说,这图显得既简单又复杂。周恩来仔细看过地图后没有马上拍板。这两套方案都有优点,但也都有缺点。
两套方案,论证者明显倾向于第一套方案,但没有拿出结论性意见。
举行开国大典的日期一天天迫近。准备参加阅兵的部队已经开始进行分列式训练。
距离开国大典的时间只有一个月了!周恩来的思维重心落在天安门上。
天安门,这座封建时代北京城的最高建筑,即将消失它作为封建皇权的所有痕迹,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举行将赋予它全新的意义,使它从此拥有崭新的时空。
经过反复权衡,周恩来终于挥毫醮墨,写下了意见:
总司令少奇同志阅:
日期在政府成立之日闭幕后。阅兵地点以天安门前为好。时间到时再定。检阅指挥员由担任,阅兵司令请朱德同志担任。
这个意见传到刘少奇手上,他在自己的名字上画了一个松子般不大不小的圈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在检阅总指挥的陪同下检阅海、陆、空三军部队。
和朱德没有在这份意见上画圈,他们听取了周恩来的口头介绍和分析,同意在天安门前举行开国大典。
自1949年10月1日起,天安门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
在天安门前的金水桥畔,阅兵总指挥向朱德总司令致军礼。朱总司令还礼后,总指挥向总司令报告说:各军种已准备好,待命接受总司令的检阅。朱德总司令乘阅兵车在总指挥的陪同下检阅了各军种的队伍,然后驱车回到天安门上,朱德总司令站在天安门上的大殿楼前宣布:
“阅兵式开始!”
一声令下,在军乐声中,陆、海、空各军种的指战员,迈着脚尖整齐的步伐由东向西走来,接受主席等国家领导人的检阅。受阅部队以海军2个排为前导,接着是1个步兵师、1个炮兵师、1个战车师、1个骑兵师。
当队伍进入东三门后,正步前进,到天安门主席台的东侧时,在口令的指挥下:
“敬礼!”
行进的指战员立即像闪电一样将面部向主席台侧过来行进注目礼,同时将支上举,行持礼,向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解放军首长们致敬。主席台上的们以军礼回敬,主席及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举手回礼。当几十架银战斗机编队飞过天安门上空时,
天安门上下的人们情不自禁地鼓起了热烈的掌声。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