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六十年
辉煌六十年
2009年是建国六十年大庆,回顾六十年历程,成果辉煌,曲折同在。
一、发展线索
1949年━━1952年,建国初期、巩固政权:抗美援朝、、恢复经济。
1953年━━1956年,一五计划、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三大改造。
1956年━━1966年,十年探索:“”人民公社化运动、建设成就(教材P30面)。
1966年━━1976年,十年:损失巨大、成就依然(教材P40面)
1978年━━2009年改革开放三十年:1979年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0年国家先后开放四个经济特区、
                                1984年国家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5年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辟
                                      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5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988年建立海南省,将海南岛建成经济特区
二、三次重要会议
1987年党的十三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精选试题:
一、选择题
1、我们中国人的名字很有特,尤其是能够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小明的爷爷与共和国同龄,他的名字可能是下列哪一个:A
A建国      B援朝      C跃进      D
2、“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这副春联描述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两项建设成就。这两项成就是:A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②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
③包头钢铁公司建成投产        ④第二汽车制造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初三某历史兴趣小组的成员自制了一把历史年代尺。它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88年的奋斗历程。其中①②③处填写正确的是  C
A.①开天辟地  ②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③澳门回归
B.①伟大转折  ②遵义会议  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①开天辟地  阅兵几年举行一次②遵义会议  ③香港回归
D.①开天辟地  ②长征开始  ③“十五大”召开
42009328,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五十周年纪念日,50年来,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一样,西藏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原则的贯彻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西方国家的援助   
A             B   C         D
5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B
A它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它体现了广大人民众的意志
C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6、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的标志是:C
A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1952年全国的完成
C 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7、我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我国实现原油产品自给是在:B
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积极探索。探索的主要成果有    D
①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①②        D.①②③
9、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主要是因为他提出:D
①实行改革开放            ②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
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④和平共和五项基本原则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0、今年是中苏建交60周年,中美建交30周年,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场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改革、大开放,使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下列能够反映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外交特点的是    D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反对霸权”“和谐世界”“外交为民”
11、孙中山先生说:“统一是中国全体人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这句话现在对哪一地区来讲仍然是真知灼言:C
A香港    B澳门      C 台湾    D西藏
12、当今,计算机网络已经日益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但网络使用不当,也会产生负面影响。作为青少年学生,我们绝不能:B
①浏览新闻、查询学习资料  ②沉湎于网络游戏、无谓聊天  ③用发送学习情况④看黄电影、发骚扰信息  ⑤网上购物、学习、看病      ⑥网上行骗、传谣
A①④⑥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③⑤
二、材料解析题
132009年,中国最受瞩目的一件大事,无疑是建国六十周年大庆,届时中国将举行盛大的阅兵式。据悉,中央高层批示将“厉行节约”,即要隆重热烈,鼓舞人心,也要注意节俭,务求实效。在2009年,中国政府将把更多财政投入用于灾后重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这其实也是献给国庆的最厚礼物。请回答:
1)建国60周年,有这样一句民谚:让中国人民站了起来,让中国人民富了起来。这很朴素地道出了当代中国的哪两个重大事件?(2)
260年的奋斗历程,留下了许多闪亮的轨迹,根据下列叙述写出相关历史事件并回答问题:(2)
a.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
b.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②继香港回归之后,10年前回归中国的是什么地方?两地回归之后更加繁荣,充分说明了什么原则的正确性?(2)
   
③改善民生是国家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总理答记者问中有这样一句话:无论大学生还是农民工,就业不仅关系他们的生计,还关系他们的尊严。对这个问题,政府将百倍重视,不可掉以轻心。总理对民生的关注溢于言表。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定义的伟人是谁?请举出你作为中学生所享受到的政府改善民生后的1个举措?(2)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2)①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b理论②澳门;一国两制原则③孙中山;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基本医疗保险等(答出一点即可,开放性试题,学生回答超出答案范围,言之有据即可)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走过了几千年啊/科学发展时代的中国/一条新路又展开/锦绣河山一天天更精彩/我们行进在让历史羡慕的年代,……创业了几辈人啊/奋斗了多少载/建设和谐的家园/一幅幅蓝图又打开/民族复兴一步步正走来/我们行进在让未来骄傲的年代……”
                                          ————《和谐中国》
以上歌词是建国以来四代领导人丰功伟绩的写照,请同学们仔细思考后回答:
1)歌词中提到的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走进新时代”的分别是哪三位领导人?材料一中的“旗帜”指什么?
2)你知道当前的新一代领导核心是谁?结合材料二,说出新一代党的领导集体提出了哪些新的思想理论?(至少两点)
3)面对“未来骄傲的时代”,作为新时期的青少年,你应该如何做?
14、(1)、、。理论(或建设中国特的社会主义理论)。
(2)。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3)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探究与创新题
15、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成果”展览。请你协助小明同学完成以下相关工作。
1)展览一:追根溯源
改革开放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这次会议有什么意义?
2)展览二:领袖风采
要展示“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光辉形象,他是谁?
3)展览三:农村巨变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收入对比表
时间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分配收入
交售粮食
1976年
35000斤
230斤
32元
——
1979年
132300斤
800斤
200多元
30000斤
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是推行了什么制度?
(4)展览四:开放窗口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1980年,1980年,我国决定设置经济特区。请写出我国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
(5)统一大潮
哪两个地区历经百年沧桑终于回到祖国怀抱?我国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了怎样的基本方针?
15、(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扰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5)香港和澳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