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卷(一)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8小题,共76分)
1. 《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 )
A.分封制 | B.宗法制 | C.世袭制 | D.禅让制 |
2. 姜太公是中国历史上齐国开国国君、齐文化奠基者。姜太公后裔代表每年到齐国故都山东临淄参加纪念姜太公诞辰祭礼。姜太公后裔的祭祖活动与中国古代的什么制度相关( )
A.禅让制 | B.世袭制 | C.宗法制 | D.分封制 |
3. 《左传·僖公》记载:“冬,(鲁禧公和晋文公等)会于温,讨不服也。卫侯与元咺(卫国大夫)讼……卫侯不胜……元咺归于卫,立公子瑕。”材料表明( )
A.分封制的仪式发生重大变化
B.诸侯争霸战争受到有效遏制
C.礼乐制与等级秩序得到强化
D.宗法分封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集思广益打一国家4.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博士齐人淳于越进曰:‘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指篡政的乱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淳于越这一言论的意图是( )
A.普遍推行郡县制 | B.实行三公九卿制 |
C.恢复宗法分封制 | D.用权术驾驭大臣 |
5.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
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6. 假如有一名秦朝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整理大臣奏章外,还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这位高官应是( )
A.太尉 | B.廷尉 | C.丞相 | D.御史大夫 |
7. 据《汉书》记载,在郡县制度下“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体制最尊。啬夫职听讼及赋税,其权尤重,人民竟知有啬夫而不知有郡县。这体现了( )
A.汉代未真正实现统一
B.郡县制未广泛推广
C.一定的地方自治彩
D.啬夫由中央任命
8. 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两个“制”分别是指( )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礼乐制和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中央集权制
9. 龚书铎著《中国社会通史》:“汉建国时,认为秦二世而亡与宗室无寸土之封,无法以枝叶护本有关。”为此,汉初采取的行政制度是( )
A.郡县制 | B.行省制 |
C.郡国并行制 | D.分封制 |
10.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能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11. 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
A.唐朝的门下省 | B.宋朝的枢密院 |
C.明朝的内阁 | D.清朝的军机处 |
12. 中国古代某时期制定的选官标准,史称“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悌廉公之行。”该选官制是( )
A.世禄制 | B.征召制 | C.察举制 | D.科举制 |
13.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个大型水利工程,这个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
A.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14. “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
A.西汉中外朝制度
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
C.元朝行省制度
D.明朝内阁制度
15. 明朝,内阁可以封驳皇帝的诏旨。嘉靖时,阁臣杨廷和为大礼议一事,“先后封还御批者四,执奏几三十疏,帝常忽忽有所恨”。可见,当时内阁的作为( )
A.对皇权有一定的约束
B.使内阁失去皇帝的信任
C.完善了中央决策体制
D.改变了内阁的行政职能
16. “廷寄”上谕是清代军机处官员日常工作之一,其内容大都是告诫臣工、指授兵略、查核政事、责问刑法之失当等。这体现了军机处的职能是( )
A.传达皇帝旨意 | B.参与行政决策 |
C.总领全国政务 | D.负责监察百官 |
17. 明朝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臣……百凡(全部)皆奉圣断,分毫不敢欺负。”由此可以推知,当时的阁臣( )
A.实际上充当了宰相的职能
B.完全剥夺了六部的权力
C.听命和从属于皇帝的权力
D.完全没有处理朝政的权力
18. 有学者这样评价古代中国某一机构,以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充……无定员……每日晋见皇帝,秉承皇帝意旨处理军国大事,对朝延各部门与各地方发布命令。下列对该机构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监察百官、制约皇权
B.分工明确、决策科学
C.职权明确、统帅六部
D.有官无吏、效率较高
19. 希腊半岛的地理特征对于其居住者的生存提出了很高的挑战:山多、石多,土地贫瘠,巴尔干山脉更是阻碍了人们的出行和交流。所以,城邦时代希腊社会的发展主要依靠( )
A.农业生产 | B.海外殖民 | C.奴隶贸易 | D.海外贸易 |
20.
雅典和罗马是西方古典文明的杰出代表,对后来西方的历史和文化影响深远。二者都有( )
A.皇帝制度 | B.司法陪审制 |
C.完备法典 | D.陶片放逐法 |
21. 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 )
A.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B.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
C.平民没有政治权利
D.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
22. 有学者认为:希腊诸邦,虽则有他们共同的文化,却从没有他们共同的政治组织。“没有他们共同的政治组织”反映了希腊( )
A.独立自主的城邦特征
B.小国寡民的城邦特征
C.人民主权的政治特点
D.轮番而治的政治特点
23. “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
征服也许是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这段材料意在说明( )
A.罗马人完全依靠法律征服了世界
B.罗马法最终带来了罗马帝国疆域的扩大
C.完善的法律是国家稳定繁荣的基础
D.罗马法对后世各国法律制定都产生深远影响
24. 《罗马法》规定:“武力和畏惧完全与自愿的同意背道而驰,而后者乃诚实契约之根基;容许任何此类行为都是悖逆道德的。”又规定:“世代相传的习俗应受到尊重和服从,不得轻视,但其有效性不应凌驾于理性或法律之上。”由此可见罗马法( )
A.重视道德 | B.重视契约 | C.重视自由 | D.重视习俗 |
25. 《十二铜表法》规定:相邻田地之间,应留空地五尺,以便通行和犁地,该空地不适用时效的规定。这项条款说明古罗马( )
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B.注重维护公共利益
C.公共权力至高无上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6. 罗马征服歧视和虐待被征服的凯尔特人,于是强烈的不满弥漫于被征服者全境,统治阶级中有些人已经开始担优罗马与被征服者之间的关系,建议扩大被征服者的权利,这说明罗马法完善是由于(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