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冷战的开始
[课标要求] 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课堂互动
一、冷战的原因
美国总统要求1. 战争的胜利结束,苏联和西方盟国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盟友关系破裂。
2.战后,美国的 与其政治野心急剧膨胀,制定了针对苏联的“ ”。
3.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 序幕。
[重点精讲]
二战结束后冷战成为美苏对抗主要形式的原因。
二战后,美苏采取冷战而非战争的对抗形式,其原因可从美苏双方的根本利益、社会舆论、军事对比三个方面分析:
[历史比较]
“遏制”理论和“铁幕”演说的异同
(1)“遏制”理论和“铁幕”演说的共同之处在于,强调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对立;把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描绘成极权统治和对外扩张的邪恶势力;主张资本主义国家联合起来遏制苏联。
(2)两者除具有上述的一脉相承的关系外,“遏制”战略只是杜鲁门政府推行“冷战”政策的理论,并未公开,而“铁幕”演说说出了美国政府想说却又不便公开说的话,使“冷战”政策公开化。
[名师指津]
意识形态的差异、社会制度的不同、国家利益的冲突是导致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的主要原因,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双方国家利益的冲突。
[深化探究]
材料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丘吉尔在密苏里州富尔敦的演说
思考
(1)简要指出材料中“铁幕”下的国家和地区,并说明其社会性质。
(2)丘吉尔在材料中演说的目的是什么?
(3)说明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与美国冷战政策形成的关系。
答案 (1)国家和地区:苏联和东欧各国。社会性质:社会主义国家。
(2)目的是号召遏制苏联,对抗世界共产主义运动。
(3)“铁幕演说”拉开了东西方冷战的序幕。
二、美苏的冷战对抗
1.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
(1)杜鲁门主义
①提出:杜鲁门总统要求国会授权美国政府向希腊、土耳其提供援助。
②影响:宣告了美国在全世界范围的扩张,也是 开始的标志。
(2)马歇尔计划:①背景:二战后初期,西欧经济困难, 高涨。
②提出:1947年6月,马歇尔发表演说,提出“ ”。
③影响:解救了西欧国家的燃眉之急,美国也借此控制了西欧。
(3)组建军事集团:①北约建立:1949年,《 》的签订,标志着北约的建立。
②影响:使美国在欧洲大陆组成了一个遏制 和东欧的弧形包围圈,使欧洲成为美国防御的 。
[重点精讲]
为什么将杜鲁门主义的提出作为冷战开始的标志?
(1)它以维护美国的安全为幌子,公然把干涉他国内政作为既定方针,是美国在全球扩张势力的宣言书。
(2)它公开把昔日的盟友苏联作为美国的主要敌人,并采取非战争的方式进行遏制,是对苏联发动全面冷战的宣言书。
[深度点拨]
马歇尔计划实质上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第一次大规模运用,它为美国在政治上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
[教材互补]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一个军事同盟性质的组织,是马歇尔计划在军事上的发展,是美国实现以西欧为中心的全球战略的关键性一步。通过北约,美国合法地将自己的军队派驻西欧各国,从军事上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建立起一道遏制苏联的屏障。(人民版)
[深化探究]
材料一 杜鲁门(1945~1953年任美国总统)上台后曾一再声称,“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吴于廑等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材料二 美国应该尽力援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就没有政治的,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任何愿意协助完成恢复工作的政府将得到美国政府的充分合作。任何图谋阻挠别国复兴的政府,都不能指望得到我们的援助。——马歇尔1947年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思考
(1)杜鲁门上台后面对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如何?他提出的对外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2)马歇尔演讲中的“合理经济的再生”指的是什么?为此美国出台了什么政策?其目的是什么?
(3)据材料分析,杜鲁门和马歇尔的思想有何内在的一致性?
答案 (1)背景:杜鲁门上台后的形势是法西斯战败,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空前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开始出现美苏抗衡的局面。实质:建立和巩固世界霸权,把资本主义制度推广到世界各国,独霸世界。
(2)指资本主义的恢复和发展。出台了马歇尔计划。目的是控制西欧,遏制苏联。
(3)都要遏制苏联社会主义,稳定资本主义秩序,以达到称霸全球的目的。
2.苏联的对抗措施
(1)政治上: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①成立:1947年9月。
②任务:组织经验交流,必要时协调各国党的活动。
③影响:在反击美国 方面起了一定作用,加强了苏联对 的控制和影响。
(2)经济上:经济互助委员会:①成立:1949年1月。
②目的:迅速恢复、发展 和 各国的经济,反击“ ”,进一步巩固东欧阵地。
③影响:对打破西方国家的 、恢复各国经济起了积极作用。
(3)军事上:华约组织:①时间:1955年5月。
②性质: 集团。
③影响:成立之初在保障世界和平和 的安全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深化探究]
材料一 缔约国应加强其自由制度……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因此,缔约国同意此种武装攻击发生……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北大西洋公约》
材料二 ……考虑到由于巴黎协定的批准而在欧洲形成的局势——该协定……把西德拖入
北大西洋组织集团,这样就加深了新战争的危险,并且对友好和平的国家的安全造成威胁……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一个缔约国应……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
——《华沙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思考
(1)材料一中的“自由制度”指什么?假设存在的“武装攻击”,它会来自何方?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北约和华约组织的性质。
(3)依据材料指出北约与华约两组织的相同点及形成这种相同点的根源。
答案 (1)资本主义制度。苏联。
(2)军事政治集团。
(3)以军事结盟相互对抗。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以及美苏不同的国家利益的对立。
3.冷战的高潮——第一次柏林危机
(1)背景: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柏林成为冷战的前沿。
(2)表现:1948年6月,美、英、法及苏联分别在各自占领区实行 ,苏联封锁柏林,切断西占区与西柏林之间的联系。
(3)影响:危机加速了德国的分裂,西占区与东占区分别成立了 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三、冷战的影响
1.冷战局面的形成,是美国推行 和强权政治的结果。
2.美苏冷战导致了双方的激烈对抗。
3.美国在冷战中更多地采取主动,使冷战的局面不断升级,导致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局面。
4.在冷战的重点地区欧洲并未兵戎相见,而在世界其他地区局部 则未避免。
5.造成了国际的紧张局势和世界的动荡不安。
[重点精讲]
如何理解冷战的性质?
(1)冷战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彩,是两种社会制度尖锐对立的表现。二战后,共产主义运动在欧洲蓬勃开展,东欧诞生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它们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西方感到这是“共产主义扩张”的反映,威胁了资本主义制度,它希望东欧仍“保持战前的社会结构”,即幻想在东欧重建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
(2)冷战并不单纯是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因为即使没有上述原因,对峙也不能避免。从国家安全角度看,苏联希望自己的西邻是同它友好合作的国家,而西方也绝对不会因为东方是一个彼得大帝的俄国而放弃同它的争夺。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1.2006年5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发表讲话批评俄罗斯的现状。讲话发表后,有关评论家认为切尼启动了第二波“冷战”。那么,第一波“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