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22: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一、单选题
1.经济危机期间,大量工人失业,美国政府实行社会救济。对此,一位技师说:“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到救济机关去,我简直不得不糟蹋我的自尊心。”这表明
A.实行以工代娠的必要性    B.美国民众抵制政府的干预政策
C.经济危机引发民众恐慌    D.罗斯福新政无法摆脱经济危机
2.1933年3月8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凡2月1日以前在银行提取过黄金的,到下个星期一以前还不退回储存的,银行将公布他们的姓名。美国政府这一规定
A.表明民众财产的安全缺乏保障    B.剥夺了民众金融消费的权利
C.打击了盗的不法分子    D.体现了联邦政府对经济干预加强
3.1933年10月22日晚,美国总统罗斯福向全国做了第四次“炉边谈话”,他回顾了3月份以来
“足以自豪的事实和行动”以及所致力于实现的目标。下列法案不属于此次谈话中涉及的“事实和行动”的是
A.《社会保险法》  B.《全国工业复兴法》  C.《紧急银行法》    D.《农业调整法》
4.下图反映了1929—1937年美国失业工人人数的变化情况,导致这个时期失业人数逐步回落的直接有效的措施是
A.整顿金融    B.颁布《工业复兴法》  C.“以工代赈”    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5.《全国工业复兴法》第202节规定:“局长应根据总统的指示,制定公用事业的全面计划,其中应包括下列内容:全国公路和公园道路、公共建筑物以及任何公有工具和设备的兴建、维修和改建……”此规定
A.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B.目的是防止农产品过剩
C.调整了企业和劳资关系    D.提高了工人的政治地位
6.1933年6月,一边是国家给遵守全国复兴署所制定法规的企业或公司颁发蓝鹰徽章;一边是美国总统罗斯福用“炉边谈话”的形式向美国人民解释新政,争取人民的支持。于是出现了这样一个场景:人们购买物品都寻有蓝鹰标志的产品,或者是该产品出自建筑物上挂有蓝鹰徽章的企业。这突出地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A.鼓动美国人民购买本国产品    B.限制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
C.国家干预经济,以政权杠杆进行宏观调控    D.市场经济主导,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7.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解决经济大危机:过剩与秩序,过剩与价格,信用与保障,温饱、就业与保障。这四个方面所解决的问题对应最恰当的是
A.农业危机工业危机金融危机民生危机
B.工业危机农业危机金融危机民生危机
美国总统要求C.民生危机农业危机金融危机工业危机
D.农业危机金融危机民生危机工业危机
8.1933年,美国政府制定农产品储备计划,由农产品信贷公司负责实施联邦农产品储备计划,农场主储备由政府提供低息贷款建造仓储设施。该计划的主要目的是
A.调节市场供给稳定农产品价格    B.加强资源保护推动资源合理配置
C.提高国内需求以恢复社会经济    D.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强化政府职能
9.罗斯福新政打破了政府不应干预经济生活的迷思,其在社会保障、劳资关系、基础建设等各方面的举措迄今仍在塑造着美国政治经济的面貌。罗斯福新政所塑造的“经济政治面貌”最大的问题是
A.彻底破坏自由主义原则    B.引起垄断资本家不满
C.扩大社会贫富差距    D.造成巨额政府债务
10.20世纪30年代,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是一个杰作,尤其是它在所有制形式上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新型的国家所有制,使“国家具有经济基础属性和组织经济生活的职能”。这表明此类措施的深远意义在于
A.使国家开始具备经济管理职能    B.促进了所有制结构的剧变
C.推动经济发展模式及观念的转型    D.实现了就业与消费的增长
二、材料分析题
11.经济运行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企图仿效纳粹党,扶植法西斯团体。社会最低层的人们在“绝望中,似乎是准备跟着任何一个提出一套计划的疯人走的”。为此,忠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罗斯福总统,推进了系统的社会福利救济政策。这些政策可分为三个方面:其一,由联邦政府举办救济事业;其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其三,保护劳工权益。与此相配套的法律被后继者所沿袭,成为美国福利和救济系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顾家稼等《美国史纲要》等
材料二  联邦德国经济部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1950~I960年,以不变价格计算的联邦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5%,创西欧国家最高纪录。“二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原因,既有国际大环境下的外部条件,也有国内政策制度的重要作用。
——马远之《世界六百年与中国六十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罗斯福政府颁布的“社会福利救济政策”的相关法律文件。分析上述法律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19501960年”联邦德国经济腾飞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答案】A
【解析】
2.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29﹣1933年经济危机使得大批银行倒闭,黄金大量流失,罗斯福政府规定民众必须把从银行提取的黄金退回银行,这体现了联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故D项正确;美国政府这一规定是为了稳定银行的信用,恢复国民经济,因此不能说明民众财产的安全缺乏保障,故A项错误。B项说法有夸大的嫌疑,故B排除。材料没有体现打击盗的不法分子,C项是对材料的误解,故C排除。
3.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1933年10月22日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保险法》是1935年颁布的,故A项符合题意;《全国工业复兴法》是1933年6月颁布,故B项不符合题意;《紧急银行法》是1933年3月颁布,故C项不符合题意;《农业调整法》是1933年5月颁布,故D项不符合题意。学%科网
4. 【答案】C
【解析】
5. 【答案】A
【解析】根据“制定公用事业的全面计划”“全国公路和公园道路、公共建筑物以及任何公有工具和设备的兴建、维修和改建”,结合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实行以工代赈,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扩大了就业,刺激了消费,有利于缓解经济危机,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另一方面改善了基础设施,为美国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故A项正确;材料与农业无关,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企业和劳资关系,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工人政治地位的提高,排除D。
6. 【答案】C
【解析】
7.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结合所学可知,面对工业生产的严重过剩,1933年6月,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建立了公平竞争和关于产量、价格、销售等方面的规则,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以减少盲目生产,解决的是工业上生产过剩和竞争秩序的问题,因此过剩与秩序应对的是工业危机;面对农业生产的严重过剩,1933年5月,国会通过《农业调整法》,以行政手段调节农业生产,减少农产品过剩,提高农产品价格,保证农民利益,因此过剩与价格应对的是农业危机;面对金融领域的信用危机,1933年3月,国会颁布《紧急银行法》,使银行与金融秩序恢复了正常,恢复了人们对银行的信心,因此信用与保障应对的是金融危机;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还有政府拨款进行
大规模社会救济,大力举办公共工程以解决就业问题,保护劳动权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因此温饱、就业与保障对应的是民生危机。依据上述分析可知,这四个方面所解决的问题对应最恰当的是工业危机、农业危机、金融危机、民生危机,因此B选项正确。A、C、D选项不符合上述分析,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