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25: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一、选择题
1.1868年11月24日《上海新报》报道,“兹见上海有车几辆,乃一人坐于车上,一轮在前,一轮在后,人用两脚尖点地,引轮而走。”材料中的交通工具是(    )
A.黄包车                              B.自行车
C.汽车                                D.电车
2.1872年,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张贴了沪上第一张交通告示,内容包括“凡马车及轿子必需于路上左侧行走”,“凡小车必由左边往来,唯不许走路旁相近之路中心行走”,“凡马车于十字路口必得走慢”等。这说明(    )
A.租界当局拥有制定交通规则的权力      B.交通规则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
C.上海交通领域出现了最新科技成果      D.上海交通开始与西方近代文明接轨
3.1876年由英国人擅自修筑的淞沪铁路通车,全长十几公里,但因轧死一人,被清政府以巨资收购后摘除并投入大海。这从根本上说明(    )
A.陈旧观念阻碍社会进步              B.铁路容易导致交通事故
C.列强攫取了中国的利权              D.西方工业文明传入中国
4.1876年,英国人在上海建造了长14.5公里的吴淞铁路,这是中国境内的第一条铁路。通车后,这个“破坏风水的怪物”引起了清朝保守势力的极大恐慌。1877年清政府用白银将这条铁路购回,然后拆毁投入海中,这件事说明(    )
A.英国人修筑的铁路的确破坏了中国的风水          B.英国人不了解中国的国情
C.中国的保守势力异常顽固,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D.中国社会不需要铁路
5.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据《上海研究资料》),该表反映了上海(    )
年份
人力车
马车
轿子
自行车
摩托车
汽车
公共
汽车
有轨
电车
1889
6 984
544
9
11
0
0
0
0
0
1926
14 600
0
0
0
3 459
194
3 764
172
922
注:1889年数字是3天平均所得,1926年数字则是2天平均所得
①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                ②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③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              ④汽车制造业有所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1908年3月5日,上海开出了英国人投资的第一列有轨电车。但据当时报纸记载:乃因欧化初来,风气未开,一般市民疑神疑鬼,怕上车触电多不敢坐。这主要说明(    )
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传人中国      B.近代中国极力抵制西方工业文明
C.上海受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最深      D.落后思想不利于先进文明的传播
7.20世纪初,实业家张謇要了解全国各地商业信息,可采用的最快捷的方式是(    )
A.乘坐飞机赴各地了解                B.乘坐火车赴各地了解
C.通过电话了解                      D.通过无线电报传送信息
8.近代中国,“赶火车”“赶轮船”“赶汽车”成为新的社会俗语。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
①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                ②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 
③新式交通工具运行时间相对固定      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中国近代交通工具不断进步。下列不属于交通领域变化趋势的是(    )
A.从国外传入走向自主制造            B.从封闭保守走向方便平民
C.向海陆空立体发展                    D.向机械牵引力演进
10.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可以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其中不包括的是(    )
A.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                    B.加强了人们之间的沟通
C.加强地区和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D.促使人们纷纷涌向大城市居住
11.近代北京民风保守,19世纪末人力车引人之除,人们不愿接受。据记载:“当时人都不肯雇用,妇女尤以坐人力车为羞耻。” 但不久人们发现人力车轻便、快捷、 价廉、远过于通行骡车,“风气大变,坐车人日见加增,人力车厂也随着各处林立,营业甚为发达。”这说明(    )
A.中国应用工业革命成果速度快            B.近代北京的交通日益发达便利
C.新式交通工具冲击传统观念              D.民众生活受政治局势影响巨大
12.作为新型交通工具的火车在19世纪末传入中国,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有(    )
①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②带来了一些城镇兴衰 
③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经济          ④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近代交通的发展与变化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有(    )
①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②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维观念 
网约车需要什么条件③使中国与世界的联增强              ④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交通运输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关于中国航空事业开始的标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9世纪冯如制成的中国第一架飞机        B.20世纪初冯如制成的中国第一架飞机
C.中国首条航线北京—天津航线的开通      D.中国首条航线北京—上海航线的开通
15.下列组合中正确的是(    )
A.丹麦公司——中国第一个电报机房        B.广州——中国第一个电报机房
C.上海——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            D.无线电报——20世纪初民间普遍使用
16.清代某一谕旨中有以下内容:“又谕,电寄张之洞等。日本约内改造土货一节关系最重,江浙等省如丝锦花布可否于出产处先抽厘金方准运出,并招商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上述谕旨中的“电”应是指(    )
A.电车                                  B.有线电报
C.电话                                  D.无线电报
17.廷寄是清代皇帝授命内廷寄发的一种谕旨。其有关告诫臣下、指示方略、考核政事、责问刑罚失当等机要文书,为防止泄露,不交内阁而由军机大臣密封,加盖军机处印信后,交兵部捷报处寄送各省有关官员,封面上书“军机大臣字寄某官开拆”或“传谕某官开拆”。19世纪末“廷寄”开始逐渐被废除,其主要原因是(    )
A.电话在中国普遍使用                    B.清朝统治被推翻
C.军机处办事效率低下                    D.电报的广泛使用
18.1903年,梁启超曾经记载:(此电)由大西洋发,循前此欧洲与东方通行之旧线至马尼
剌,复由马尼剌用新海电至旧金山,经美洲大陆复还纽约。发电时十一点五十五分,接电时间十二点四分三十秒,相距仅九分零三十秒。他所描述的是下列哪一项新发明(    )
A.电报                                  B.电车
C.发报机                              D.电磁感应
二、非选择题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大唐六典》记载,最盛时全国有1 639个驿站,专门从事驿务的人员共两万多人,其中驿兵一万七千人。邮驿分为陆驿、水驿、水陆兼并三种,各驿站设有驿舍,配有驿马、驿驴、驿船和驿田。唐代对邮驿的行程也有明文规定,陆驿快马一天走6驿即180里,再快要日行300里,最快要求日驰500里;步行人员日行50里;逆水行船时,河行40里,江行50里,其他60里;顺水时一律规定100到150里。
诗人岑参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一诗中写到“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
材料二 由清政府投资,于1907年2月建立的上海电话局,是上海第一个由中国政府主办的电话局。上海电话局是以始于1902年的商办电话为基础组建的,它的开设,打破了自1882年2月上海出现外商电话公司以后,上海电话通讯事业基本由外商垄断的局面。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