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包含判断题
2015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例卷
一、单选10小题,共20分)    个人添加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D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    B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 C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    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2.观察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部分,不见整体”。这属于(  C 
A.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B.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C.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D.用唯心主义的观点看问题
3.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水果同苹果、梨、香蕉、桃子的关系属于(  B
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D.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指(  D
A.矛盾的同一性推动事物发展                    B.矛盾斗争性推动事物发展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推动事
物发展
5.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B
A.政治关系      B.生产关系            C.家庭关系        D.宗教关系
6.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  A 
A.资本积累        B.可变资本            C.剩余价值          D.剩余劳动
7.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A 
A.价值尺度        B.支付手段              C.流通手段        D.储藏手段和世界货币
8.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生产资本              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货币资本
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D.商品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9.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B 
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C.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                   D.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10.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环节的是(  A 
A.生产        B.分配        C.交换           D.消费
11.中国哲学家朱熹主张的“理在事先”是(  A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调和折衷主义观点      D.古代实证主义观点
12.经济基础是指( D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吉利跑车美人豹B.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C.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D.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总和
13.科学技术革命作为社会动力体系中一种动力,它是( D
A.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B.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社会发展的一般动力    D.历史的有力的杠杆
14.“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A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2022年几点几分立秋.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顺序性                    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
关系
15.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A 
A.生产关系汩汩          B.政治关系            C.家庭关系          D.宗教关系
16.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A   
A.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个别劳动时间大大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7.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通过(
A.个别资本家降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实现的              B.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实现的
C.各个资本家提高个别劳动时间而实现的                    D.各个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实现的
18.劳动二重性指(  B 
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C.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                    D.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19.科学社会主义问世的标志是(  A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资本论》的出版
C.唯物史观的形成                          D.私有制的形成
20.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
A.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B.建立工农联盟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到无阶
二、多选题(5小题,共15分)      (个人添加
1.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指(  CD 
A.个别劳动        B.社会劳动        C.具体劳动        D.抽象劳动
室外监控摄像头2.社会发展史的两次飞跃是(  AD 
A.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
B.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到空想平均主义的发展
C.空想平均主义的发展到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
D.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
3.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除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还有( CE 
A.国家政权       B.科学技术      C.人口因素         D.民族气质      E.地理环境
4.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竞争主要有( ABCD 
A.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B.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
C.垄断与非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       D.非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
E. 非垄断企业内部的竞争
5.下列观点中,属于辩证法的总特征的有(    AB
A.普遍联系的观点              B.永恒发展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
D.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E. 辨证否定的观点
6.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是因为( CDE 
A.生产方式是物质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
B.生产方式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C.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D.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E.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7.最概括的说,生产资料包括(  BD 
A.劳动对象    B.劳动工具      C.劳动资料      D.原料      E.自然物质
8.要正确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做到( AB 
A.通过调查,获得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
B.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和制作
C.要把关于事物的认识与主体的需要结合起来,确定行动的目的和计划 
D.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
E.要使理论为众所掌握,化为众的自觉行动
9.“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句话说明( ABC 
A.新生产关系代替旧生产关系必须以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程度为基础                   
B.只有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程度,新生产关系才会代替旧生产关系
C.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改变,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
D.新生产关系的建立和旧生产关系的灭亡是纯粹自发的过程
E.新生产关系代替旧生产关系与人的活动没有必然联系
10.下列表达中,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有(  BCD 
A.实践是人的纯精神性活动                    B.实践是人的感性物质活动
C.实践是人的社会历史性活动                  D.实践是人的自觉能动性活动
E.实践是人的消极适应环境的活动
11.在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BC
A.世界是毫无规律的堆积                B.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C.“理在事先”                              D.“心外无物”
12.一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的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痕迹。” CD
A.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是唯一存在的世界
B.现实世界是人类精神的创造物
C.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
D.自在自然日益转化为人化自然
13.下列例子中表现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是(  ABCD 
A.------                                B.光的微粒说---光的波动说---光的波粒二像说
C.团结---批评---团结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辨证唯物主义
14.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命题,其错误在于割裂了事物的(  ABD  朋友祝福语大全
A上海装潢公司排名.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B.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15.下列关于生产关系的选项中正确的是(  ACD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总是相适应的
C.必须联系生产力来研究生产关系        D.生产关系的性质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16.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  ACD 
A.维持劳动者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   
B.劳动者维持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价值   
C.养育子女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
D.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费用
17.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必然导致( BCD   
A.随着社会总资本的增长,不变资本的数量减少
B.随着社会总资本的增长,可变资本所占比重减少
C.相对过剩人口产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