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导论》课程标准(1)
课程代码:
《大数据导论》
课程标准
Curriculum Standards
(2017 年修订)
XXX 编印
课程名称:大数据导论
课程代码:
适用专业:
学制学历及教育类别: 3 年制高职教育
课程学分: 4 学分
计划用教学时间:64 学时
修订人:
审定人:
修订时间:
1.课程设置概述
1.1 课程在相关专业中的性质与定位
《大数据导论》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大数据基本涵盖内容,掌握大数据分析的传统方法和最新方法,为更深入地学习和今后从事大数据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本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
本课程的教学理念是: 应用为目标、实践为主线、能力为中心。
(一)突出学生主体,强调能力培养大数据要学什么
本课程坚持以能力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来设计课堂教学,在学生就业岗位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来确立能力目标,将能力培养贯穿于课程教学之中,实现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能力培养型教学模式的转变,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模式。
(二)基于工作过程,真实案例教学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将对各种资源的管理分解为多个独立又具有一定联系的任务,让学生将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加强和经验的积累在一系列任务中获取并高度融合。
(三)整合课程资源,理论实践一体化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高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以各种
资源管理为核心,以培养能力和提高兴趣为目标,变应试为应用,重视在新形势下的新方法、新规则和新思想的传授。着重培养学生能灵活应用这些思想和方法的能力。课程教学中要遵循理论来自于实践的原则,融
“教、学、练”于一体,体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学以致用”,以增强知识点的实践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则融入相关理论知识,突出理论来自于实践和指导实践的作用,使学生的知识应用根据学习的内容提升一个新的高度。
(四) 体现能力标准,强调工学交替
学习借鉴“四环相扣”教学改革成果,在本课程教学中全过程体现工学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围绕能力标准,课程本身按模块设置,教学过程充分工学交替。
1.3 本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与特
本课程采用面向应用方向,以应用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提出从理论到实际,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零散到系统的方法,实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分析”的教学三部曲,强调动手能力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重点培养应用型人才。根据知识的深浅度进行实
际学习,创设了7 个学习项目:大数据概念的介绍—大数据的架构—大数据采集及预处理—大数据的存储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大数据的可视化—大数据的商业应用。通过实际案例对知识点进行串联发散。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有适当的提高。
2.课程教学目标
2.1 课程总目标
本课程力求加深学生在程序设计方法上的理解和把握,通过相关的事例让学生对各知识点先了解,再理解,最后逐步掌握。整个过程融“教、学、练”于一体,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正确灵活地利用操作系统各知识点来解决相关问题的目标,并为后续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2.2 具体目标
2.2.1 知识目标
●大数据基本概念和应用
●大数据的架构
●大数据的采集和预处理
●大数据的存储
●大数据分析
●大数据可视化
●大数据的商业应用
2.2.2 技能目标
●大数据的基本概念和应用范围
●理解大数据架构的相关概念
●理解大数据采集和预处理相关的概念,掌握数据采集相关技术的应用,了解大数据预处理相关
技术
●理解大数据存储相关概念,掌握大数据存储相关技术
●了解大数据分析相关概念,了解大数据分析的相关技术
●理解数据可视化的相关概念,掌握大数据可视化的相关技术
●了解大数据的商业应用情况
● 2.2.3 过程与方法目标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主体,采用相关示例教学,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自主思考、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使学生在观察、思维、推理与判断、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明显的提高,对问题的处理能够利用所学原理与方法举一反三正确、灵活运用,体现注重实际应用技能的培养目标。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