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唯物主义对实践的理解
人类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唯物主义对实践的理解
[摘要]做为马克思哲学思想大厦的基石的实践范畴应该被正确理解,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发展的各阶段中,马克思对实践范畴的理解,明确指出在马克思那里,实践是和意识相对立的一个范畴,是用来说明观念的东西的现实物质基础,实践是物质的、客观的活动,实践是能动的活动,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
[关键词]实践 物质 能动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解的前提
什么是实践?这似乎已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没有什么可以再讨论的了。然而,大家都从实践的观点去理解、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的体系却五花八门,它们互相差异着。它们各有各的逻辑,各有各的根据。原是马克思哲学思想大厦的基石的实践范畴,现在竟成了公共汽车,大家都可以乘座,甚至是成了出租汽车,坐上它,可以驶向自己要去的地方,原是正确理解马克思全部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点的实践范畴,现在却有可能消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似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多元的;或者既然搞不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不要花心思去讨论
它了,还是搞点实际的研究吧,还是多去研究点新哲学吧。造成这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现状的重要原因,笔者认为是对作为马克思哲学理论基点的实践观,特别是实践是什么的问题没有全面理解。熟知原非真知,常识原非哲学。哲学以及一切科学的发展,往往是从对熟知的常识的再反思开始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也要从对实践的常识理解再开始。就是说,必须从我们的共同的理论基点实践观上返回到马克思的理解,基点摆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就能得到合理的理解,也才能真正做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因此,讨论实践是什么,就不能先从定义开始,不能由实践本身开始,而必须从考察马克思的特殊的哲学路线开始,从考察实践范畴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地位、功能开始。
二、实践——人类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
马克思的实践观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一是黑格尔唯心主义时期的实践观,二是在费尔巴哈派时期新实践观的萌芽,三是1845报考会计证>母亲节收到女儿的礼物怎么发朋友圈年以后科学实践观的真正确立。
在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中,是包含着实践观的合理思想的。黑格尔非常强调主体的能动性,主体的劳作为自己创造一个外部对象世界。马克思在转向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以后,
是接受了黑格尔的主体能动性、创造性思想的。马克思在《莱茵报》上说: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时期:那时,哲学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的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那时……它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哲学已成为世界的哲学,而世界也成为哲学的世界。在这里,马克思强调哲学对现实的改造作用。世界成为哲学的世界,是说要用哲学来改造世界,世界是哲学的实现。这里既体现了他的唯心主义,同时体现了主体能动性的思想。
马克思在转向费尔巴哈以后,从一开始就有区别于费尔巴哈的地方。在马克思接受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同时,他就指出了费尔巴哈的某种缺点,说他过多地强调自然而过少地强调政治。马克思是非常强调政治即强调社会历史问题的。马克思用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原则解释社会问题,并在这样做时,显露了科学实践观的思想萌芽。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主张从家庭、市民社会出发去说明国家:家庭和市民社会本身把自己变成国家。它们才是原动力。可是在黑格尔看来却刚好相反,它们是由现实地理念产生的。家庭和市民社会是人们的物质生活领域。马克思在这里已显露出从社会的物质生活出发来解释社会历史现象的思想。后来,在马克思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后,马克思就用实践12月你好来指称人们的物质生活领域。
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从世俗生活出发来说明宗教:在我们看来,宗教已经不是世俗狭隘性的原因,而只是它的表现,因此,我们用自由公民的世俗桎梏来说明他们的宗教桎梏。我们并不认为:公民要消灭他们的世俗桎梏,必须首先克服他们的宗教狭隘性。我们认为:他只有消灭了世俗桎梏,必须首先克服他们的宗教狭隘性。我们认为:他们只有消灭了世俗桎梏,才能克服宗教狭隘性。我们不把世俗问题化为神学问题。我们要把神学问题化为世俗问题。相当长时期以来,人们一直用迷信来说明历史,而我们现在是用历史来说明迷信。这里所说的世俗,实际就是人们的现实生活。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已经把实践理解为改造世界的活动。他说:男士包包品牌“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自然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马克思还提出了人化自然的概念,人化自然就是人的实践及其产物。马克思说: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人类历史实际上就是实践的历史,是自然界人化的历史:在社会主义的人看来,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
由此可见,马克思在18431844年间已有了唯物主义实践观的萌芽,他把实践看作是人类改造自然界、创造对象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是意识的基础,同时又是历史的本质,只是在此期间,这种实践观还不是十分明确和自觉,实践观也没有能成为马克思整个世界观的核心和灵魂。
自觉地确立科学的实践观,并以此作为划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标志,是在马克思1845年所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实现的。在《提纲》中,马克思把实践理解为人类的感性物质活动,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
马克思把实践理解为意识的现实对象。马克思批评了以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对意识对象的直观理解,但决不批评以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对意识对象的客观性的理解。只要我们承认马克思是唯物主义者,那么,马克思就不可能否定对对象的客观性理解。在肯定意识对象的客观物质性这一点上,马克思和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不可能有什么差别。人们在理解马克思的《提纲》时,只注意到了马克思和旧唯物主义者在对象理解上的差别性,而忽视了二者的共性,这同样没有理解马克思的观点,说什么旧唯物主义对对象的理解太客观了,是纯粹的客观,唯心主义对对象的理解太主观了,是纯粹的主观,而马克思是把对象理解为主
观与客观的统一,是不纯粹的客观和不纯粹的主观,这种理解完全歪曲了马克思的观点与旧唯物主义观点、唯心主义的观点的关系。马克思的观点和旧唯物主义观点的差别,不在于对象是纯粹客观的还是不纯粹客观的,而在于对客观存在形态理解上的差别。旧唯物主义把意识对象理解为单纯自然存在(也就是对对象做直观的理解),而马克思则把对象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自然存在和实践二者都是客观的,但存在方式不同,自然存在不是人的存在,而实践是人们的存在,它才是意识的现实基础,首先是意识的现实对象。
所以,马克思批评的仅仅是旧唯物主义对意识对象的直观理解,而不是对意识对象的客观性理解。在《提纲》中,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强调感性对象这一点是肯定的。马克思说:怎样制作拉面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活动。对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不同的感性客体,马克思是赞同的,他自己也认为客体是客观的。与费尔巴哈不同的是,马克思认为感性客体不是自然存在物,而是人的感性活动,是实践。同样,马克思反对对象问题上的唯心主义,不是因为唯心主义对对象的理解太主观了,而是根本反对对对象的抽象的、主观的理解。唯心主义发展了能动的方面(实践方面),但唯心主义不理解实践的感性特质。马克思说: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
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马克思不满意唯心主义的,不是主观性的多少,而是根本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即实践。马克思不是要在唯心主义的主观性理解上增加客观性成分,而是要根本改变主观性的理解,恢复客观性的理解。
在《提纲》中被马克思所肯定的能动的方面究竟是什么呢?是不是主观能动性呢?人们谈到能动性时,往往指的是主观能动性、思想能动性,好像只有思想才有能动性。马克思所肯定的能动方面,不是一般所说的思想的能动性,而是指的主体的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即实践。唯心主义发展了能动的方面,是指的唯心主义发展了主体的创造性的活动这一方面,但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这种能动的方面,把它变为思想的能动性。马克思则要把感性特质赋予能动的方面。在马克思看来,主体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就是真正的能动方面。列宁在《唯批》中谈到的资产阶级学者莱维教授评论马克思的《提纲》时说:马克思和一切以往的唯物主义以及费尔巴哈一起承认,同我们关于物的表象相应存在的是我们之外的实在的单独的客体”“另一方面,马克思认为遗憾的是:唯物主义曾经让唯心主义去评价能动力即人的实践的作用马克思认为:应该把这些能动力从唯心主义手中夺过来,也把它导入唯物主义的体系中,但是,当然必须把唯心主义所不能承认的那种实在的和感性的
特质给予这些能动力。列宁对此评论说:当莱维说马克思认为……人类的实践不仅具有现象的意义而且还具有客观实在的意义的时候,他的话在本质上是正确的。本人以为,莱维教授的理解中有四点是正确的:第一,马克思和以往的唯物主义在肯定意识对象的客观性这点上是一致的;第二,能动的方面指的是实践;第三,马克思要把唯心主义所不能承认的那种实在的感性的特质给予这些能动力,也就是说,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是感性的、客观的活动;第四马克思把实践导入唯物主义体系中。总之,莱维对马克思的能动力的理解是正确的,马克思所说的能动方面,就是能动力,而这种能动力就是实践,而实践是人类的客观活动。
由于《提纲》中的实践概念是马克思首先制定的新历史理论的基本哲学范畴,因而既不能把它看作普通名词那样做实证性的理解,也不能和形形的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概念不加以区别地作含混、抽象的解释。《提纲》开头就批评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指出它们的主要缺点是不把事物、现实、感性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他一面肯定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同时又批评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类感性的活动。市盈率是什么意思马克思认为费尔巴
哈用感性的物质客体代替黑格尔的思想客体是对的。但是由于他未能批判地吸收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容,所以就未能进一步用人类感性的物质活动来代替黑格尔的思辩活动。而黑格尔正是借助于这种抽象思维的能动活动来达到他在唯心主义形式下对世界历史的总体把握的。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仅限于用主宾颠倒的方法克服它的唯心主义性质,以便重新把感性的物体客体确立为主词,而把思维客体变成宾词。结果他得到的只能是抽象的自然界,是抽象的人,对于自然界和人,除了极端崇拜和过度夸张之外,他的哲学实际没有提供更多的东西。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只是把自然界和人看作感性的对象,而不同时是感性的活动。费尔巴哈虽然强调人和自然界的统一,但仅仅依靠感性的直观就不可能了解人对自然界的能动关系,达到人和自然界的真正统一。真正实现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是人的感性的客观活动,即物质生产劳动。这是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从未提出并认真研究过的大课题。相反,劳动作为哲学范畴却最早出现在黑格尔的体系中,但是黑格尔作为一个唯心主义者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的。因此,作为哲学范畴的马克思的实践概念的首要的和基本的内容,便是表现人对自然界的能动关系的物质生产活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实践概念的提出才使马克思决定性地超出了费尔巴哈,他不仅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而且根据唯物主义的原则改造了他的辩证法,从而积极地扬弃和克服了黑格尔哲学。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