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体顶端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 1、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从( )。 | A、主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 B、客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 C、生物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 | |
| 2、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是( )。 | | 3、人类产生之前的自然界和人类活动尚未触及到的自然界属于( )。 | | 4、实践就其本质来说,它是( )。 | A、人的实行或行动 | B、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 C、人的存在方式 | D、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 | | |
| 5、下列属于社会形式的客体的是( )。 | | |
|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 1、科学实验是( )。 | A、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尝试性、探索性的实践活动 | B、运用实践手段,把认识对象放在理想的环境中进行探索的活动 | C、暂时撇开认识对象的复杂联系,排除各种偶然因素的干扰,从而发现其本质和规律的活动 | D、为成功地改造世界提供必要的知识的活动 | E、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性活动 | |
| 2、实践是( )。 | A、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 | B、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 | C、具有物质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 | D、具有直接现实性 | E、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 | |
| 3、实践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在( )。 | A、实践是物质性的客观活动 | B、实践是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 | C、实践是自觉的能动的活动 | D、实践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活动 | E、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 | |
| 4、下列属于实践的集团主体的是( )。 | A、企业 | B、政府 | C、科学家个人 | D、科学共同体 | E、全人类 | |
| 5、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包括的基本要素有( )。 | | |
|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 1、主体是人,客体是物。 | | 2、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就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 | 3、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 | 4、世界对人既是本原性的存在,又是对象性的存在。 | | 5、自然是人类世界的前提和现实基础。 | | |
| |
窗体底端 | |
|
窗体顶端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的观点 | B、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 C、矛盾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的观点 | D、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 | |
| 2、否定之否定仿佛是向出发点的复归,这是( )。 | A、形而上学观点 | B、折衷主义观点 | C、辩证法观点 | D、诡辩论观点 | | |
| 3、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的是( )。 | A、时间、空间可以离开物质自己运动 | B、时间、空间不随物质运动的速度而变化 | C、时间、空间是主观精神的表现形式 | D、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 | | |
| 4、相对静止是( )。 | A、不做任何运动的事物 | B、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 C、绝对不变的事物 | D、绝对运动的状态 | | |
| 5、局部性部分质变是由于( )。 | A、事物内部各部分发展的不平衡性 | B、事物矛盾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不平衡性 | C、事物不同发展阶段间的不平衡性 | D、事物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间的不平衡性 | | |
| |
|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 1、偶然性在事物发展中居于从属地位,它( )。 | A、对事物的发展起影响作用 | B、对事物的发展不起作用 | C、对事物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 | D、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 E、使事物的发展过程呈现出的具体特点 | |
| 2、下列各项正确反映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有( )。 | A、内因和外因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 | 台州旅游景点大全B、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 | C、外困在事物发展中不起作用 | D、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 | E、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 |
| 3、下列各项正确反映因果联系的有( )。 | A、凡是在前的就是原因,在后的就是结果 | B、原因在先,结果在后 | C、因果关系是一种现象引起另一种现象的联系 | D、因果关系是一种现象产生另一种现象的现象 | E、“在此之后”不等于“由此之故” | |
| 4、本质是( )。 | A、事物的根本性质 | B、组成事物的各个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 C、一事物具有质的规定性的内在根据 | D、由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特殊矛盾决定的 | E、事物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综合 | |
| 5、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假象与本质的关系是( )。 | A、从正面表现事物的本质 | B、从反面表现事物的本质 | C、歪曲表现事物的本质 | D、从侧面表现事物的本质 | E、从主观表现事物的本质 | |
| |
|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 1、“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 | | 2、量变和质变的区别是相对的。 | | 3、在实际工作中,只要善于抓住中心,抓住关键,集中力量解决,就能把事情办好。 | | 4、部分质变是质变的一种形式。 | | 5、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 | |
| |
窗体底端 | |
|
窗体顶端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 1、真理与谬误的本质区别在于( )。 | A、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 | B、真理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谬误是自己头脑里存在的 | C、真理是相对的,谬误是绝对的 | D、是否正确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 | | |
| 2、在认识论上,“跟着感觉走”是( )。 | A、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 | B、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 C、不可知论思想的表现 | D、否认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 | |
| 3、认识的最终目的是( )。 | A、发现真理 | B、认识世界 | C、改造世界 | D、创立新理论 | | |
| 4、一切真知都来源于( )。 | | 5、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是( )。 | A、两种完全不同的真理 | B、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 C、两种完全相同的真理 | D、两者有着固定不变的界限 | | |
| |
|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认识过程的辩证法,它( )。 | A、认为认识过程与实践过程是联系在一起的 | B、认为不仅有从客体到主体的反映过程,而且有从主体到客体的实践过程 | C、认为认识是从客体到主体的单向过程,是一次完成的 | D、认为认识是主体与客体、认识与实践、感性与理性等一系列矛盾运动的发展过程 | E、只看到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认识关系,看不到二者之间的实践关系 | |
| 2、“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 )。 | A、众路线的核心 | B、检验一切实际工作成败的标准 | C、政治路线的理论基础 | D、一切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的原则 | E、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基石 | |
| 3、把社会上绝大多数人承认的意见视为真理,这是( )。 | A、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 B、充分相信众,使众掌握真理 | C、否认了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里 | D、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 E、唯心主义真理论 | |
| 4、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其表现有( )。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B、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 E、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 |
| 5、认识主体的本质属性是( )。 | A、自然性 | B、社会性 | C、实践性 | D、被动性 | E、意识性 | |
| |
|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 1、主体、客体与主观、客观是等同的。 | | 2、在人们认识过程中,同一对象可以用多种理论观点解释,因此,真理是多元的。 | | 3、错误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 | 4、“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 | | 5、真理是有用的,因此有用就是真理。 | | |
| |
窗体底端 | |
|
窗体顶端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 1、地理环境是( )。 | A、划分社会经济形态的依据 | B、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因素 | C、社会制度变革的决定力量 | D、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 | |
| 2、社会规律与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区别在于( )。 | A、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规律是主观的 | B、自然规律是自发地起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有意识的活动而得到实现 | C、自然规律没有阶级性,社会规律有阶级性 | D、自然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社会规律是不可捉摸的 | | |
| 3、社会存在( )。 | A、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的总和 | B、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 C、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 D、就是指社会环境 | | |
| 4、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需要通过( )。 | A、人民众的实践活动 | B、社会意识自身的作用 | C、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生作用 | D、社会意识对政治制度发生作用 | | |
| 5、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体系,包括( )。 | A、个人意识和体意识 | B、社会心理和风俗、习惯、传统 | C、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和绝大部分社会科学 | D、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 | | |
| |
|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 1、科学技术只所以是第一生产力,是因为( )。 | A、它已经成为决定生产力水平高低的首要因素 | B、它作为生产力的内在要素直接影响生产力的其他要素 | C、它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突破口或生长点 | D、它已经成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 E、它决定着生产力发展的方向、速度和规模 | |
| 2、生产力的一般特征是( )。 | A、属人性 | B、客观性 | C、社会性 | D、自在性 | E、历史性 | |
| 3、下列各项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的是( )。 | | 4、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 | A、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 B、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发展的水平之间具有不平衡性 | C、社会意识在自身的发展中具有历史继承性 | D、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 E、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 | 大方丝巾的系法视频
| 5、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的功能在于( )。 | A、维护和巩固社会制度的功能 | B、知识传承和文明传递的功能 | C、认知功能 | D、教化功能 | E、建构民族心理,造就民族性格,形成民族传统,塑造民族精神的功能 | |
| |
|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 1、“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 |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不应当提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 | | 3、在文化对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作用问题上,有一种说法:“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 | | 4、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 | | 5、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 | |
| |
窗体底端 | |
|
窗体顶端 1、社会革命( )。 | A、在生产力发达的国家才会发生并取得胜利 | B、在生产力落后的国家才会发生并取得胜利 | C、在人民众觉悟高的国家才会发生并取得胜利 | D、在具备了革命的客观形势和主观条件的国家才会发生 | | |
| 2、革命的根本问题是( )。 | A、建立革命政党 | B、国家政权问题 | C、创造革命理论 | D、发展社会生产力 | | |
| 3、暴力革命是( )。 | A、社会革命的唯一形式 | B、社会革命的基本形式 | C、社会革命的辅助形式 | D、社会革命的特殊形式 | | |
| 4、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基本类型是( )。 | A、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 B、集体所有制和个体所有制 | C、资本主义所有制和社会主义所有制 | D、私有制和公有制 | | |
| 5、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从辩证法范畴上说属于( )。 | A、必然性决定偶然性 | B、本质决定现象 | C、现实性决定可能性 | D、内容决定形式 | | |
| |
|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 1、无产阶级领袖的重大作用的表现有( )。 | A、他们为无产阶级解放提供理论武器 | B、他们推动无产阶级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 C、他们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基本面貌 | D、他们对历史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 E、他们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 |
| 2、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的区别在于( )。 | A、前者不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后者是人类社会的根本质变 | B、前者一般是自上而下展开的,后者是由被统治阶级发动的 | C、前者一般是不需要采取暴力冲突的形式,后者往往要通过暴力革命的形式 | D、前者不触及生产关象,后者触及生产关系 | E、前者只在上层建筑领域进行,后者涉及各领域 | |
| 3、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于( )。 | A、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 出票失败怎么办B、它是推动社会形态更替的质变和同一社会形态内部发生量变的动力 | C、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D、它是解决阶级社会中的社会基本矛盾的手段 | E、它是阶级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 | |
| 4、人民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 | A、人民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 B、人民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不受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 | C、人民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 D、人民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不受精神文化条件的制约 | E、人民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 |
| 5、众观点、众路线对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性就在于它( )。 | A、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观念 | B、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 | C、贯穿于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之中的根本路线 | D、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特征之一 | E、无产阶级政党在一切工作中克敌制胜的法宝 | |
| |
|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 1、人的实践活动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有其选择的特定目标,因而人在历史活动中的选择是完全自由的。 | | 2、任何个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是起作用的。 | | 3、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 | | 4、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 | 5、生产力水平越高,民主权利就越真实、广泛。 | | |
| |
窗体底端 | |
|
窗体顶端 |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 1、人的本质在于( )。 | A、人能够改造世界 | B、自私自利 | C、人有思想和理性 | D、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 |
| 2、人类解放就是( )。 | A、实现绝对自由 | B、摆脱规律的支配 | C、摆脱盲目必然性和社会关系的奴役 | D、不受任何束缚 | | |
| 3、在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 | A、本质上属于一种自然交往 | B、只是个人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地、自由地进行 | C、是真正的自由、平等的普遍交往 | D、只有性关系交往、血缘关系交往 | | |
| 4、衡量人的社会价值大小的决定性因素是( )。 | A、看他职务大小 | B、看他社会地位高低 | C、看他向社会和他人索取的多少 | D、看他对社会和人类是否作了贡献及其大小 | | |
| 5、所谓抽象的人性论是指( )。 | A、一种对人类共同人性的科学抽象的理论 | B、否认人的社会性的关于人的本质的唯心主义理论 | C、一种否认人的共性的错误理论 | D、一种资产阶级哲学独创的理论 | | |
| |
|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 1、人的价值( )。 | A、只看对社会的索取多少 | B、只看对社会的奉献多少 | C、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 D、是享受和奉献的统一 | E、是消耗和创造的统一 | |
| 2、人的本质( )。 | A、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B、是饮食男女等自然属性 | C、在于人有理性、思维、尊严 | D、在阶级社会主要表现为阶级性 | E、在于人有道德和理想 | |
| 3、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讲的自由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是指( )。 | A、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自由总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 B、在阶级社会主,自由总是指一定阶级的自由 | C、必须实际地驾驭客观必然性,通过实践而实现的自由 | D、超阶级的自由 | E、不受经济条件制约的自由 | |
| 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和法国启蒙思想家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 )。 | A、是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的 | B、在资产阶级革命进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 C、认为人的本性是天赋的,先天就有的 | D、把人的本质归结为自由、平等、追求幸福 | E、看不到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
| 5、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决定论( )。 | A、是承认社会历史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制约性的理论 | B、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决定上层建筑 | C、把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应用于人类社会历史的研究 | D、既认为社会历史具有客观规律性,又反对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的观点 | E、同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是矛盾的 | |
| |
|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 1、一个完善的人,其本质是理性、自由和意志。 | | 2、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 | | 3、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 | 4、历史决定逻辑,逻辑“修正”历史。 | | 5、“人性自私”。 | | |
| | |
窗体底端 | |
|
窗体顶端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 1、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 )。 | A、要有旺盛的革命热情 | B、正确反映客观规律 | C、充分集体主义精神 | D、把世界的万物之源归结为主观精神 | | |
| 2、人类所特有的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 )。 | A、客观实在性 | B、主观能动性 | C、规律客观性 | D、运动绝对性 | | |
| 3、把物质说成是一种或几种可直接感知的实物是( )。 | A、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 B、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 C、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 |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 | |
| 4、由猿进化到人的根本标志是( )。 | A、工具的生产和使用 | B、文字的产生 | C、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 | D、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出现 | | |
| 5、“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 )。 |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 D、唯心主义辩证法观点 | | |
| |
|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 1、劳动的重大意义( )。 | A、劳动使猿脑变为人脑 | B、劳动产生了语言 | C、劳动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 D、劳动是意识的物质器官形成和完善的基础 | E、劳动是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环节 | |
| 2、不可知论( )。 | A、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或不可完全认识的 | B、否认有认识世界的能力 | C、回避世界就其本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问题 | D、怀疑人类科学知识的客观性 | E、怀疑人类科学知识的可靠性 | |
| 3、意识是( )。 | A、人脑的机能 | B、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 C、人的头脑里固有的 | D、有客观内容的 | E、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 |
| 4、下列各项属于意识的反作用或能动性表现的有( )。 | A、意识活动是一种主动的创造过程 | B、意识活动是有目的性、计划性的 | C、意识能认识客观世界 | D、意识能改造客观世界 | E、意识能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人体的生理过程和活动 | |
| 5、下列各项属于人类所特有的活动的有( )。 | A、饿了就要吃点东西 | B、三思而后行 | C、趋利避害的本能 | D、眉头一皱计上心头 | E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肌体触火立即缩回来 | |
| |
|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 1、世界统一于存在。 | | 2、错误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 | 3、“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 | | 4、意识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 | | 5、“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包含的哲理是截然对立的,它们的分歧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的根本分歧。 | | |
| |
窗体底端 | |
|
窗体顶端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 1、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是( )。 | | 2、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观辩证法是( )。 | A、头脑中自生的 | B、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 C、“绝对观念”固有的 | D、从书本上学来的 | | |
| 3、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显著特征是( )。 | | 4、唯物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 )。 | A、运动的、发展的 | B、批判的、革命的 | C、科学的、真理的 | D、实践的、客观的 | | |
|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 A、德国古典哲学 | 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 D、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 | |
| |
|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 1、哲学( )。 | A、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 B、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 C、具有时代性 | D、具有民族性 | E、具有阶级性 | |
|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和正确对待现代西方哲学的态度是( )。 | A、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有着本质的区别 | B、现代西方哲学属于现代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对立 | C、不能无视现代西方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 | D、现代西方哲学提出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参考价值 | E、我们要认真研究、批判、吸取其中的合理因素 | |
|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因为( )。 | A、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反映了时代的潮流 | 殷叶子个人资料B、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了以往哲学发展的全部优秀成果,推进哲学的发展 | C、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是行动的指南 | D、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们提供了研究和解决当今一系列全球问题的正确方法 | E、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今时代最正确的哲学 | |
|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史上所产生的伟大变革主要表现在( )。 | A、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改变了实践观念在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 B、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结合 | C、实现了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 D、实现了科学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 E、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 |
| 5、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分别是( )。 | A、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 | B、社会革命理论 | C、剩余价值学说 | D、劳动价值理论 | E、历史唯物主义 | |
| |
|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 1、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 | 2、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仅在于为人们提供一个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 | 3、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 | |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所以它是“科学之科学”。 | | 5、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 | | |
| |
窗体底端 | |
|
|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