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国实践美学的理论发展历程
作者:孙雨泽
来源:《学理论·上》2015年第02期
作者:孙雨泽
来源:《学理论·上》2015年第02期
摘 要:实践美学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具有中国特的理论体系及理论框架。实践美学理论体系一直不断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哲学基础,同时呈现不同的理论分支,更好地丰富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发展。本文通过探究与分析实践美学的理论发展历程,从不同理论角度了解实践美学的理论特征,有利于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实践美学;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历程
中图分类号:B83-06 ; 文献标志码:A ;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4-0102-02
实践美学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具有中国特的理论体系及理论框架。实践美学,是中国美学理论发展的特定理论形态,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围绕各种纷争与辩论,是中国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探究与分析实践美学的理论发展
历程,从不同理论角度了解实践美学的理论特征,有利于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实践美学主要代表有李泽厚的“主体性实践美学曹操遇蒋干”观点以及朱光潜的“艺术生产论实践美学标准2寸照片尺寸”,其他理论观点有“创造论实践美学”及“自由论实践美学”,还有所谓的“新实践美学”。可见,实践美学理论体系一直不断发展,同时呈现不同的理论分支,更好地丰富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发展。
一、实践美学理论发展的两个重要时期
国内一般将实践美学分为两个时期,分别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与20世纪教师节老师的祝福语报考公务员需要什么条件80年代之后,主要代表人物有李泽厚、朱光潜等学者。李泽厚代表作有《论美感、美和艺术》《美的客观性和社会性》等,在实践论哲学基础上初步创立了“梦幻西游大唐怎么加点美在客观社会性”的实践美学观;朱光潜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研究提出“艺术生产论”举报信范文,代表作有《论美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美必然是意识形态性的》《生产劳动与人对世界的艺术掌握》等。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