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二十九
成语典故二十九
既见君子 云胡不喜是什么意思成语典故二十九
断 章 取 义
春秋时,卿大夫在外交场合,例如会议或宴席上,有时为了言志寄意,暗示自已的态度,往往念上几句《诗经》中的诗。他们念的,都不是完整的一首,而只挑选某一首诗的一个章节,因此叫做“断章”;其所以要挑选某诗的那一个章节,用意只在于借用一两句诗的字义,来透露自已此时此地的心情,这就叫做“断章取义”。
《左传*襄公十四年》载,晋、鲁等十几个国家联合攻秦联军进至泾水时,曾考虑要不要渡河的问题。晋大夫叔向此去征求鲁卿叔孙豹的意见。当时叔孙豹即赋《匏有苦叶》,叔向知道他主张坚决渡河,于是回去准备船只。原来《匏有苦叶》是《诗经*邶风》中的一首情歌,它是描写一个女子在渡口等待她的爱侣,共四章,每章四句,第一章的四句是:“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沥,浅则揭”。意思是说,不管水深水浅,一定要渡过河去(水深则甘愿湿一身衣服,水浅则撩起衣服走过去)。叔孙豹就是断了这一章、取了“深则沥,浅则揭”两句的义,来表示自已坚决主张渡河的态度,至于这首诗的全部原意,他可以根本不管。
《左传*昭公十六年》载,晋国韩宣子(即汉起)应邀访问郑国。郑国的六卿(子产、子齹、子大叔、子游、子旗、子柳)设筵款待。席间,韩宣子请六卿赋诗以言志。子齹赋《野有蔓草》(《诗经*郑风》第二十二篇,原诗描写一对情人不期而遇的欢乐。其中有“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邂逅相遇,与子偕臧”。是说“恰巧碰见了,正称我心愿;恰巧碰见了,和你同美满。”子齹取这四句来表示同韩宣子相见的欢乐)。子产赋《羔袭》(《诗经*郑风》第六篇,原诗赞扬朝廷中正直的臣子。其中有“彼其之子,邦之司直。”“彼其之子,邦之彦兮。”大意是“他那个人呀,生死不变节;他那个人呀,为国持正义;他那个人呀,国家的英杰!”子产取这几句来称颂韩宣子)。子大叔赋《褰裳》(《诗经*郑风》第十三篇,原诗本是一个女子对情人戏谑地唱的一支歌。其中有“子不我思,岂无他人?”“子不我思,岂无他士?”子大叔借这几句向韩宣子表示:“你们不想同我们友好,难道我们就没有别的友好国家了吗?”这是半玩笑的。韩宣子当即表示愿意永远友好,子大叔于是拜谢。)子游赋《风雨》(《诗经*郑风》第十六篇,也是描写情人欢乐相见的一首诗。其中有“既见君子,云胡不夷!”“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就是说“见了我的好人儿,还说什么不知意!见了我的好人儿,还说什么不欢喜!”子游也就是取这几句之意来对韩宣子表示欢迎)。子旗赋《有女同车》(《诗经*郑风》第九篇,原诗描写男女同车出游的欢乐。其中
有“彼美孟姜,洵美且都。”“彼美孟姜,德音不忘。”原意是“那美丽的姜家姑娘,漂亮又大方;那美丽的姜家姑娘,她的好意不能忘。”子旗借来赞美韩宣子。)子柳赋《萚兮》(诗经*郑风)第十一篇,原诗描写男女唱和之乐。其中有“叔兮伯兮,唱,予和汝。”“叔兮伯兮,唱,予要汝。”这四句的意思是说“小哥儿大歌儿呀,你唱我来和;小哥儿大哥儿呀,你唱我来拍。”子柳取这几句之义,来表示愿意追随韩宣子,团结友好)。这样“断章取义”的赋诗,在《左传》中可以出很多例子。《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所载齐臣卢蒲葵的一句话:“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正说明了古人“断章取义”一语的原意。为了自已的目的和需要,随意割裂别人的文章,只取其中的一言片语,孤立地来使用,而毫不顾及原文全篇的完整的意思,这就叫做“断章取义”。这句成语,现在只作贬词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