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为什么插茱萸重阳节插茱萸的寓意
重阳节为什么插茱萸重阳节插茱萸的寓意来源:爱秀美2017-09-13 18:47:52编辑:扣⼦
【导读】:茱萸⼤家应该很少听说过,重阳节插茱萸习俗也是⾃古流传,那么重阳节为什么插
茱萸?重阳节插茱萸的寓意。下⾯就⼀起来看看吧!
重阳节为什么插茱萸
茱萸是⼀种⾹科植物,在农村是很常见的植物,重阳节(重阳节是什么节⽇)插茱萸,你们是
不是也绝得很好奇,重阳节为什么要插茱萸,茱萸和重阳节有什么关系,下⾯我们就⼀起来看
看吧!
重阳节插茱萸风俗据说由来已久。晋代周处《风⼟记》中有“九⽉九⽇折茱萸以插头,避除恶⽓,以御初寒”的记载。到了唐代,这个习俗更是盛⾏,除了《九⽉九⽇忆⼭东兄弟》外,杜甫也在《九⽇寓蓝⽥崔⽒庄》⾥写道:“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古⼈认为重阳节这⼀天插茱萸可以消灾避难,还能避免瘟疫,所以会直接把茱萸插在发髻上,
也会⽤紫⾊的布囊包上茱萸的茎、叶或果实,系在⼿臂上。
重阳节插茱萸的寓意
插茱萸是旧时汉族民间节⽇风俗,流⾏于黄河中下游、淮河、长江流域等地。每年农历九⽉初
九重阳节时,民间采茱萸插戴头上,亦有⽤茱萸制成囊佩带的。那么重阳节插茱萸的意义是什
么呢?
茱萸属芸⾹科植物,分布于长江流域和华南⼀带。茱萸苦⾟性温,功在温中、⾏⽓、⽌痛。茱
萸对呕吐吞酸、腹痛泻痢均有奇效。茱萸外⽤对⾼⾎压、慢性消化不良、⼝腔溃疡等病也有⼀
定的疗效。
茱萸是⼀味中药,分吴茱萸和⼭茱萸。《中国药学⼤辞典》解释,本品南北皆可,⼊药以“吴地”为佳,所以⼜称吴茱萸。以前有⼈认为“遍插茱萸少⼀⼈”中的茱萸是⼭茱萸,实为张冠李
遍插茱萸少一人的遍是什么解释戴。⼭茱萸虽为传统中药,有滋补益精的功效。
重阳节与茱萸的关系,最早见于《续齐楷记》中的⼀则故事:汝南⼈桓景随费长房学道。⼀
⽇,费长房对桓景说,九⽉九那天,你家将有⼤灾,其破解办法是叫家⼈各做⼀个彩⾊的袋
⼦,⾥⾯装上茱萸,缠在臂上,登⾼⼭,饮菊酒。九⽉初九这天,桓景⼀家⼈照此⽽⾏,傍晚
回家⼀看,果然家中的鸡⽝⽜⽺都已死亡,⽽全家⼈因外出⽽安然⽆恙。
当然以上故事可能只是⼀个传说,但茱萸“辟邪祈福、消祸求平安”的寓意却流传了下来,后世⼈们在重阳节的时候,采集结了果⼦的茱萸,或置于布囊中佩挂在⼿臂上,或插戴在头上,以祈
福消祸求平安,并给了茱萸“辟邪翁”的雅号。
重阳节插茱萸的传说
重阳节插茱萸与⼀个传说有关,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县有个瘟魔,只要它⼀出现,就家家有
⼈病倒,天天有⼈丧命,那⼀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害怕却⼜毫⽆办法。⼀场瘟疫
夺⾛了青年恒景的⽗母,他⾃⼰也因病差点⼉丧了命。
病愈之后,恒景决⼼除魔,于是辞别⼼爱的妻⼦和⽗⽼乡亲,出去访仙学艺,以除瘟魔。他四
处访师寻道,访遍天下名⼭⾼⼠,终于打听到东⽅有⼀座最古⽼的⼭上,住着⼀位法⼒⽆边的
仙长,叫费长房。
经过遥远的路途和艰⾟跋涉,恒景终于到了那座⾼⼭,并见到了有着神奇法⼒的仙长。听恒
景说明来由后,仙长费长房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收他为徒,并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
把降妖除魔的青龙剑。
之后,恒景废寝忘⾷,不分⽩天⿊夜地加以练习,终于练就了⼀⾝的⾮凡武艺。⼀天,仙长把
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初九,瘟魔⼜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
害了”。仙长送给他⼀包茱萸叶,⼀盅菊花酒,并密授避邪⽤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回到家乡后,恒景按仙长的叮嘱,在九⽉初九的早晨把乡亲们领到附近⼀座⼭上,发给每⼈⼀⽚茱萸叶,⼀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
中午时分,随着⼏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意欲祸害⼈间。瘟魔刚扑到⼭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和菊花酒⽓,便戛然⽌步,脸⾊突变,这时恒景⼿持青龙剑追下⼭来,⼏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了。从此以后,九⽉初九登⾼插茱萸避疫的风俗便年复⼀年地流传下来。
有⼈分析认为,从节俗的原始意义看,茱萸与登⾼的结合应该是最早的。但是在宋元之后,佩茱萸的习俗逐渐稀见了。其变化的因由⼤概要从重阳节俗的重⼼的迁移中去理解。
重阳在早期民众的实践⽣活中强调的是避邪消灾,随着⼈们⽣活状态的改善,⼈们不仅关注⽬前的现实⽣活,⽽且对未来⽣活给予了更多的期盼,祈求长⽣与延寿。所以“延寿客”(菊花)的地位最终盖过了“避邪翁”(茱萸)。
重阳节的茱萸怎么佩戴
从避祸避灾到祈福祈寿的⽂化⼼理变迁,从重阳节的两个民俗事象——茱萸、菊花——也可以得到反映。茱萸是⼀种药⽤植物,常绿⼩乔⽊,秋天会结成熟后呈红紫⾊的、⽓味⾟⾹的⼩果实。⼈们采集这结了果⼦的茱萸,或置于布囊中佩挂在⼿臂上,或插戴在头上,并给了茱萸“辟邪翁”的雅号。
除此之外,“簪菊”的习俗也很普遍,如杜牧诗歌《九⽇齐⼭登⾼》中所⾔“菊花须插满头归”。菊花⼜名“延寿客”、“不⽼草”。插茱萸与登⾼的结合,⽐簪菊要早。但宋元之后,佩茱萸之风渐少,簪菊之风⽇盛。
“辟邪翁”与“延寿客”,同样是对于⽣命的追求,但两者的意义指向有所不同。插茱萸,是出于对疾病灾祸的恐惧寻求躲避消解,指向当下;簪菊花,是随着⽣活状况的改善、对现实世界把握度的上升,更多指向对于未来的祈盼,希望长寿延年,将来的⽣活幸福美满。“延寿客”的地位最终盖过“辟邪翁”,正是基于这样⼀种逻辑的演变,⽽从“登⾼节”发展到“敬⽼节”,同样基于此。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