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隐身-习惯性行为解读
QQ隐身:习惯性行为解读
  要:网络改变了传统媒体所提供的拟态信息环境,为人们塑造了两种不同的信息环境:即拟真的和虚拟的现实。对大学生来说,网络既是个体接入社会的入口,又是在实现自我的出口。从传播的仪式化角度来说,参与者需要在网络所呈现的现实秩序中获得自我确认和他人确认——“有时候上网就是为了向自己的‘朋友圈’传达一种在场的信息”。
关键词:网络接触;仪式化;qq隐身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277-02
大学生的网络接触行为在行为方式和内容上具有习惯性,通过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的“虚拟在场”及所传达的象征性互动行为满足自己的情感和其他需要,所以作者在研究中将这种具有象征意义的互动接触行为称之为“与网络约会般的‘仪式化’行为”。网络改变了传统媒体所提供的拟态信息环境,为人们塑造了两种不同的信息环境:即拟真的和虚拟的现实。相对于传统媒介来说,电脑是比较私人化的媒介,互联网更易成为受众情感表达和流露的场所。
对大学生来说,网络既是个体接入社会的入口,又是在实现自我的出口。从传播的仪式化角
度来说,参与者需要在网络所呈现的现实秩序中获得自我确认和他人确认——“有时候上网就是为了向自己的‘朋友圈’传达一种在场的信息”。大学生对信息的需要可以看作是一种社会化的间接需要,大学生的媒介互动行为形成了象征性社会互动,这种互动弥补了大学生的社会性。
一、为什么要用“仪式化”一词来描绘网络接触
传播的“仪式观”不是把传播看作“位移”,而是“仪式”,是一种以团体或共同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网络就好比日常生活中的圣典一般,以主动参与者的身份把每位用户吸引到其中。在凯瑞看来,传播是人们通过符号参与的一个游戏、一场戏剧表演或是一个仪式。同他在《作为文化的传播》的电报个案研究中提出的“电报改变了以语言为中介的社会关系模式”一样,“网络改变了以传统媒介为中介的社会及个人的信息系统模式”。对于已经形成常规化的“日常仪式”——接触网络也许不仅仅在于其内容共享,也在于互动方式所附着的形式意义。
胡翼青认为以网络为平台的媒介系统消解了以往传播研究的类型划分,传统的传播形态划分被网络整合为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在网络中,“媒介不仅仅是信息,还是人——包括传
播者和受众”,正是由于“将人、信息、媒介整合在同一物理表征(网络化介质)之中,人类第一次实现了跨时空、平等、普遍地沟通的梦想。”这种整合后的传播方式,是大众的,也是体的,更是个人的。这种整合后的传播方式更多地带有人性化传播的特点。“约会”表达的是朋友、恋人等之间一种相约会面的方式,而网络这种人性化传播平台正好比是大学生的朋友,大学生透过其以约会般的这种方式完成了诸多象征性的互动行为。这种互动行为作为一种仪式化传播,“并不具备作为仪式本身成立的严格限定,但它具备的是传统仪式在形式或功能上的某些特征”。
如果用“约会”来描述大学生透过网络这种更加人性化的传播平台来完成各种象征性互动行为的方式,那么,“仪式”则用来表达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对网络的主动参与、共享的特征,及其在网络互动中所获得的、或付出的具有象征意义的感情。
二、隐身与反隐身、技术与反技术:一种仪式化行为背后的意义
腾讯qq是一款广为普及的网络即时通讯软件,支持在线消息收发、即时传送语音、视频和文件,并且整和移动通信手段,可通过客户端发送信息给手机用户等多种互动方式。可以说,由其简单的操作技术所实现的便利性改变了用户的一些生活方式,拉近了人与人之间
的距离,并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隐身:一种仪式化行为背后的意义
“离线、隐身、上线”等是其在用户状态传达上的功能实现,各个状态所传达的信息和用意即简单又明显。随着qq的普及,尤其是在用户已经渡过刚接触阶段的新鲜时期后,有时候为了避免麻烦,好多人不得不去隐身,以实现“即可以使用,又不被人发现在使用”的功能。相对于游戏中的账号来讲,qq账号背后的主体则更为实在、鲜活一些。换种说法即更容易被他人确认。可以说,选择隐身某种程度上是为了避免被熟悉的他人所确认、发现,掌握进退自如的主动权。
不管是论坛中关于隐身的讨论,还是作者通过访谈所获得材料,“不想被打扰”都是选择隐身时位居第一的理由。刚学会使用时候,大都是热火朝天的、无边无际的随意乱侃,大学即是这样的一个阶段。
qq不能换头像
“刚拥有qq的时候,我上网时的第一件事就是先上qq,然后让那只企鹅头像呆在任务栏上,就像有一个好朋友在陪伴着自己上网一样,感到很新奇,很开心。”“聊了几年qq,越来越觉得聊天没劲了,所以干脆隐身。”这些是大部分qq用户使用后的感触心声。
因此,我们可以归纳出隐身行为的演化或过渡模式:“主动上线——被动隐身——主动隐身”。
如果说,网络接触是一种仪式参与,而仪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使参与者获得一种确认和体验的感觉,那为什么网络参与者还要利用隐身逃避确认呢?有时候对网络的接触的确是为了让他人知道“我来了、我在网”的信息,那为什么还要隐身呢?通过调查,可以将隐身的理由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
第一,防打扰心理。正在网上忙事情(如游戏等)不愿被别人打搅而隐身,或者纯粹的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在线而隐身。第二,逃避心理。逃避某些人(如,曾经的恋人,或者其他可以对其管制的人等),而通过“隐身对其看见”的方式实现与其愿意的人一起聊天。隐身是一种由被动到主动的习惯,以上即是这种仪式性行为背后的所传达出的象征意义。
(二)反隐身:技术与反技术背后的主体
有了隐身,难免发明出一种可 “透视”隐身的技术。彩虹版qq即是以此技术功能在用户中得以扩散并获得用户喜爱声誉的,最后被腾讯“以非法外挂”之名诉之于法庭,并对彩虹进行封杀,可是封杀不了的是技术和用户对这种免费技术软件的喜爱。
技术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在攻和防中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意义。也正是其消极意义促使人发展“反技术”进行控制,我们可以把这里的“反技术”理解为一种对技术消极作用方面的控制技术,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相互转换,取决于人的主体性操作及用途。彼得斯在《交流的无奈》中说:“技术的发展颠覆了一些传统概念……发明了它,却没想怎么用它。”这种观念与莱文森的技术发展三阶段“玩具、镜子、艺术”有一定相似之处。
在受众的网络接触中,人们对类似反隐身这种反技术的使用和交流已经形成常规,并融入了日常接触中,知晓和使用的精通程度往往被当作是其网络能力的一部分。这种反技术在网络互动中或被获得、或被扩散。而作为技术使用者的弱势体代表——大学生在使用中大都采取了这样的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要么是在技术的扩散中通过学习获得,并得以使用;不过扩散的快同时也会被另外一种反技术封杀的快,在掌握的技术被封杀时,即是“呵呵,我都不用彩虹了,看着那么一大片隐身的,人家隐身就是不想被打扰,那我们又何必去揭穿呢”这样的一种态度。比如,一些游戏或其他软件中的一些bug(被用以形容系统或程序中的缺陷或漏洞)的传播过程:被技术水平高的人发现——被普通受众共享——被开发者所修复,整个技术交流过程是一个在网络互动中不断反复循环过程。
技术带来了便捷,也带来了冲突。在拥有海量信息的网络中,拥有选择和使用主动权的受众总是很容易地将各种冲突调整以符合自己的感情倾向。由此,我们不难理解技术为什么能够如麦克卢汉所说的那样,媒介的技术形式特征对人类所产生的影响。“由于传播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行为之一,因此传播方式不可避免地对人类的思考与行为方式产生影响。”换句话说,由于媒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其技术特征难免潜移默化地融入人与人、人与事物之间的相互交往。
★本论文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青年基金项目资助成果。
参考文献:
[1]胡翼青.传播学:学科危机与范式革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1-72.
[2]闰伊默. 国际新闻界:“礼物”仪式传播与认同[j].《国际新闻界》杂志社出版,20094.
[3]南通大学百度吧:防止彩虹qq显示你隐身tieba.baidu/fkz=514456360.
[4]张咏华.当代传播:新形势下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再认识[j].上海三联书店,2000.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