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牵动全国公众的心,疫情在侧面带动了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行业的发展,但要说最直接相关的产品则要数“健康码”了。
在防疫政策的影响下,几乎人人都要使用健康码。但是你真的理解健康码这款产品了吗?
首先我们给健康码做一个简单明确的定义:
防疫健康码是一种二维码形式的电子通行证,颜表示防疫健康信息,二维码提供其他附属功能。
现在,健康码不仅可以用来出入各个城市,进出小区,还可以就医支付,甚至有地区想把健康码变为市民个人健康的电子凭证。
那么,健康码产品是从何而来,又怎么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样子呢?
第一个健康码产品是2月11日由阿里在杭州发布上线,但是看似简单的健康码并不是一诞生就是今天这个样子。
实际上自从1月20日钟南山院士最早确认存在人传人,1月底陆陆续续有地区要求出入小区必须持有“小区通行证”,而这就是“健康码”产品在线下的原始形态。
2月9日,阿里云面向各地推出了线上版的“居民电子通行证”,这是第一个线上形态的“健康码”,这款“居民电子通行证”只是一个具有身份认证能力的黑二维码。
2月11日,阿里正式推出三健康码,三健康码以三种颜表示防疫健康信息,以二维码提供身份识别动态防伪能力。
一直发展到4月23日,杭州健康码全面支持挂号就诊、医保结算。
更重要的是:健康码产品对上线时间要求较高,并不能允许产研团队按部就班推进工作。
那么,在紧急上线的要求下,应该如何快速设计一个健康码最小化产品?
今天就分享一下从电子通行证到具备就医支付能力的健康码产品,每一个环节主要分析核心逻辑。
电子通行证
电子通行证的核心是通行权限的发放与核查,在安防领域侧重点是核查;而在健康码场景中,因为物业、居民等主要参与成员的操作习惯、教育成本等问题,很难要求严格执行核查工作,所以,核查环
节将轻量化处理。
考虑到只有动员社会积极力量,才能更加高效地执行防疫政策,所以应当由物业参与通行权限发放与核查的主要工作。
“前期”阶段,物业人员登记小区信息,领取电子通行证申领码并张贴到出入地点;“中期”阶段,居民扫描申领码填报个人健康信息,物业人工审核后发放电子通行证;“后期”阶段,居民凭电子通行证亮码进出小区,物业人员可以选择扫码验证真伪。
此模式下,政府监管端可以获得小区防疫政策覆盖信息(有效登记小区数量)、居民基本健康情况以
及居民通行记录(仅当物业人员严格执行扫码验证时)。
目前的设计已经具备基本的可用性,满足各方的使用需求,但还是存在以下两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1. 扫码验证繁琐难以执行
因为物业、居民等主要参与成员的操作习惯、教育成本等问题,很难要求严格执行核查工作。所以除了要提供扫码验证措施外,还应当提供门槛更低的核查手段,两套互补的核查方式才能较全面地覆盖真实使用场景。
核查手段最低要求具备一定的身份识别、权限校验能力,最后的设计很简单,就是在界面增加脱敏的个人信息、实时时间(防止使用截图)以及小区名称。
同时因为无法依赖扫码核查时由扫码端上报通行记录,所以居民每次进出时都需要扫描小区张贴的申领码,展示电子通行证并记录通行行为。
2. 老人和儿童怎么办
特殊情况登记。
具体形式可以是线上的,甚至也可以是线下的(一些物业人员并不擅长数据填报操作)。
总结:电子通行证将原本的线下业务“搬运”到线上,完成了初步的信息化,为政府精准查询和分析通行数据提供支撑工作。提高了登记效率,降低人员工作量和出错状况。
健康信息登记
电子通行证本质是为了增加人员流动成本,并没有着重考虑个人健康信息,或健康信息的变化情况。
同时,因为疫情爆发的时间节点非常特殊,春节过后迎来一波返城高峰,此时并不适合一刀切阻断人员流动——于是我们迎来了健康信息登记。
健康信息登记是在基于信任公众(后来隐瞒不报则涉及违法)真实填报健康情况的基础上,在到达目的地后自行隔离的条件下,一定程度内允许人员流动;但是随着返城高峰退去,健康信息登记则迅速被吸纳进后来推出的防疫健康码。
总结:健康信息登记是过度阶段的临时解决方案,大规模复工需求尚未来临,返城高峰中交通卡点能够逐个检查体温才是防疫核心。
防疫健康码
健康码的出现,主要是为了将定期更新的健康信息纳入到通行权限的范畴内,从而取代“权限发放”环节的人工审核工作,这样就不用预留人工审核时间,“权限发放”和“权限核查”几乎可以同时进行。
整体流程没有了“前中后期”,用户只需要扫码、填报、亮码即可。具体根据不同地区的防疫政策不同,一般市内可以直接亮码,无需每次均扫码填报信息。
健康码产品的核心正是如何用“系统校验”取代“人工审核”环节,也就是如何打造一个健康码引擎。
1. 优先级
商家门口的健康码怎么申请红码规则优先级 >黄码规则优先级 >绿码规则优先级;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