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春季学期古诗阅读课后专项练习
2022年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春季学期古诗阅读课后专项练习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补全诗句,完成练习。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________________。
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
[1]补全诗句。
[2]朱熹的这首诗表面描绘了________(季节)的美丽景,实则是一首
________(咏物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3]从“________”一词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晴朗的好天气,从“________”一词可以知道作者是去踏青。作者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了“________”(诗句),由此发出赞叹:________,________。
2. 课文理解。
题西林壁
[宋]苏轼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填写完整。
[2]这首诗中有三组反义词,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
_____、_____不同位置看______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4]俗话说:“当局者迷。”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请你填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课内语段赏析。
出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默写古诗。
[2]这首诗作者___代诗人_____;这首诗主要描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从写景入手。从诗中可以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后两句表达诗人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阅读品味。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角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写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天光水,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
B.第三、四两句从莺、燕的动态中,把春天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第五、六两句写骑马游春的人们,包括诗人自己,以人们的感受写西湖春景。
D.结尾两句详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荫里更是美不胜收。
5. 古诗赏析。
钱塘湖①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②云脚低③。
几处早莺④争暖树⑤,谁家新燕⑥啄春泥。
乱花⑦渐欲迷人眼⑧,浅草⑨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⑩,绿杨阴里白沙堤⑾。
[注释]①钱塘湖:即杭州西湖。②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岸齐平,即春水初涨。③云
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④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⑤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⑥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⑦乱花:纷繁的花。⑧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⑨浅草:浅浅的青草。⑩行不足:百游不厌。足,满足。⑾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
(1)点明诗人游览的地点的诗句是。
(2)诗中最能突出诗人感情的一个词语是。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两个动词是、。(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多选)A.比喻    B.拟人    C.对偶    D.夸张    E.反问
(5)从诗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写的是初春景象?(写两个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书愤(其一)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书愤:__________________ (2)早岁:__________________ (3)衰鬓:__________________ (4)名世:__________________ [2]“塞上长城”引用了南朝宋时名将______(人名)的典故。皇帝要杀他,他说:“乃坏汝万里长城。”“《出师》一表”引用了三国时______(人名)的典故。
[3]“书愤”之“愤”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抒发了作者内心慷慨激愤、报国之志难酬的____________,并在诗中通过______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4]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
B.颔联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和平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
C.尾联叙事抒情,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D.本诗围绕“愤”字展开,抒发了诗人无私报国,但抑郁不得志的强烈愤慨。[5]简要概括诗歌颔联描写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课内阅读。
寒食
[唐]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本诗描绘了传统节日______节的景象,前两句写的是_____(时间),后两句写的是_____(时间),诗人借汉喻唐,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之情。
[2]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①用自己的话试着说说诗中描绘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一句诗中的“飞”字能不能换成“开”字,下面分析准确的一项是
(_____)。
A.可以。“开”字写出了春天百花争艳、竞相开放的景象,比“飞”字更传神。
B.不可以。“飞”字写出了落花随风飞舞时的情态,明写花而暗写风。而“开”字略显呆板,不能表现出风的作用。
C.不可以。“飞”字写出了花儿千娇百媚、神采飞扬的形态,而“开”字只写出了花开放得多,不能表现花的神韵。
D.可以。“开”字写出了春天里花朵的动态美,而“飞”字不能表达这层意思。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后两句使人联想到“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句俗语,从而使我们更
好地领会诗歌的主题。
B.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长安城景的赞美之情。
C.“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这两句诗描写了春天长安城花开柳拂的景。
D.后两句是写天黑时分,宫苑里蜡烛燃烧通明,升腾起淡淡的烟雾,袅袅娜娜地萦绕在官宦家,到处弥漫着威福恩加的气势!
8. 课外阅读我能行。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这首元曲的曲牌名是______,题目是__。
[2]下列诗句与本曲描写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白雪却嫌春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3]本曲前后两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4]对这首元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以“孤村”领起,渲染秋日黄昏的冷寂,表现秋的荒凉、萧瑟,表达了诗人落寞、忧愁的心情。
2022年停暖时间B.青、绿、白、红、黄五,多层次地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
C.“一点飞鸿影下”,描写“雁影”是为了以静衬动,赋予秋日生机之感,造成曲子情感由悲到喜的转变。
D.“青山绿水”是广大的图景,“白草红叶黄花”是细微的图景,这样交错写使原本寂寞、萧瑟的秋景变得多姿多彩。
9.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商山①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②,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③叶落山路,枳花明④驿墙⑤。因思杜陵⑥梦,凫雁⑦满回塘⑧。
(注释)①商山:山名,在今陕西商洛市东南。②征铎(duó):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③槲(hú):一种落叶乔木。④明:使……明亮。⑤驿墙:驿站的墙壁。
⑥杜陵:这里指长安。⑦凫(fú)雁:凫,野鸭;雁,一种候鸟。⑧回塘:岸边弯曲的湖塘。
[1]下面哪句诗最能表现出古诗描写的是深秋季节?  ( )
A.鸡声茅店月
B.人迹板桥霜
C.槲叶落山路
D.凫雁满回塘
[2]全诗紧扣“__”二字,选取了鸡声、___、__、人迹、___、槲叶、枳花等典型景物,将山村黎明特有的景,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来。
[3]诗中直接抒发诗人情感的诗句是“________”。
[4]“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
10. 阅读与理解。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选择相应的字义,填上序号。
鉴:①镜子②照③仔细看;审察④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1)水清可鉴(  )  铜鉴(  )
引以为鉴(  )  鉴别(  )
活:①生存,有生命②在活的状态下③活动,灵活
④生动活泼;不死板⑤工作⑥产品
(2)活捉(  )  活水(  )  活跃(  )
重活(  )  活人(  )  出活儿(  )
[2]这首诗借景喻理,以作比,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方塘如此清澈,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流进,人要想变得更加睿智,就
要。
[3]请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读书、做学问,有许多精辟的名言佳句给我们以启发。请试着写出三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你的读书体验,谈谈你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____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
[1]在横线上补全诗句。
[2]本诗的作者是___代的___,这是他写在____家___(哪里)的一首诗。[3]诗的前两句是写庭院的,其中“____”和“____”两个字写出了庭院的洁净,可以看出主人爱洁净。第二句中,“____”几个字写出了庭院的秀美,“____”几个字写出了主人的勤劳。
[4]诗的后两句写的是庭院周围的自然环境,运用了对偶和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自然山水如此有情,也表现了主人______的情趣。
12. 快乐阅读。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