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学是华南师范大学1933年建校之初最早设立的学科之一。在其早期历程中,杜国庠、罗香林、罗倬汉、唐陶华等老一辈学者为本学科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关履权、关文发、曾醒时、陈周棠、谢放、李凭等前辈学者为本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作出重要贡献。2005年,在历史系的基础上,成立历史文化学院。
学院现有有博士生导师12人;教授23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学位者40人。另有学校特聘教授3人,兼职教育硕士导师35人。学院拥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暨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广东省“特支计划”青年文化英才1人。学院教师在多个全国性的组织中担任学术职务,其中,陈文海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历史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国史研究会副会长,陈长琦任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左双文任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常务理事。
学院拥有历史学本科专业,中国史、世界史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学位授权点,历史学教育二级学科博士点和历史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中国史和世界史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历史学人才培养体系。历史学本科专业为广东省特专业。中国史和世界史为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学院下设历史学系,并设有多个科研创新平台和教学实践基地,其中包括与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合作成立的“中华二十四史研究中心”,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共建的“华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分数线南地方史志研究中心”,与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共建的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岭南文化研究中心”,华南师范
大学校级研究机构“华南宗教研究中心”,与陕西历史博物馆共建的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此外,学院还设有出土文献和上古史研究所、社会时间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所、宗教文化研究所、欧洲研究所、中国周边国家研究所、西方史学史研究所、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以及美国研究中心等院级研究机构。
在国际化办学方面,学院近年来已取得较大进展,与多所知名大学保持密切的学术联系,如巴黎第一大学、巴黎第四大学、里昂第三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伯明翰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等。学院教师大都具有海外留学或访学经历,并与国外学者展开实质性的学术合作。在学校和学院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前往美国、英国、法国、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澳门等地访学或攻读学位。同时,学院积极拓展留学生教育。目前,有来自埃及、土耳其、蒙古、越南、柬埔寨、不丹、斯里兰卡等国数十名留学生在我院中国史和世界史各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学院根据学科特点及优势,积极从事社会服务工作,连续多年承担“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置换培训等项目,对省内外中学历史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与广东省方志办以及海南省方志办合作,系统展开地方志干部培训,在地方史志人才培养、地方史志研究以及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及专业技能的培养。近5年来,学院有近500名本科生在省级或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学院本科生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级金奖及银奖。
在两届全国高师历史教育专业本科生教学技能大赛中,本院获四个一等奖,四个二等奖,是成绩最好的单位之一。自2002年国家开始对大学生就业数据进行统计以来,学院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十一年达百分之百。
历史学(师范)专业
历史学(师范)本科专业以教师教育为办学特,以深厚的学科素养、高尚的人文情怀、不懈的求索精神为旨趣,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历史学专门人才。本专业主要培养中等学校历史师资以及文秘、博物馆管理、档案管理、行政管理和文史工作者。在宽口径的通识教育基础上,本专业开设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中世纪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史学概论、考古学概论、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历史学专业英语、文博学概论、档案学概论以及学科教学论等专业必修课程;开设史学思维的养成、先秦史、魏晋南北朝史、宋元史、明清史、改革开放史、中外关系史、宗教文化史、古典史、中世纪社会文化史、法国史、英国史、美国史等专业选修课程。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