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柳城中学、蓝园高级中学、南安六中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
高一年期中考联考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第I卷 (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2020年5月,河南巩义“河洛古国”重大考古成果发布。在这处距今53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中,出土器物包含许多其他文化因子:如折腹鼎、背壶具备山东大汶口文化特征,陶器组合中出现的大量双腹器属于长江流域屈家岭文化因素等。这体现了( )
A.最早的国家正式形成 B.贫富分化开始出现
C.中原已进入青铜时代 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2.生产工具是人类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列生产工具中,代表西周时期社会发展最高水平的是( )
3.西周至春秋时期“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但到了战国时“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这一变化反映当时( )
A.律法的严苛 B.社会的转型 C.士阶层崛起 D.世袭制瓦解
4.井田制下,村社内的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私田是分给村社成员的份地,按制度定期交换,村社成员要随份地变动而迁居,即“三年一换土易居”。这意味着私田( )
A.可以进行交易买卖 B.收获全部上缴国家
C.属于小农经济范畴 D.所有权归国家所有
5.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括和当时很多人一样,经常瞅准时机购买田宅。这种贵族官僚也参与土地自由买卖的现象反映了 ( )
A.春秋战国的纷争 B.土地私有制形成
C.宗法制正式确立 D.武将地位的下降
6.据《华阳国志 蜀志》记载,某水利工程建成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的景象。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芍陂
7.春节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
A.中央集权 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独断性和随意性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8.《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为改变现状,汉初统治者采取了( )。
A、休养生息,轻徭薄赋 B、打击匈奴,稳固边疆
C、盐铁官营,统一铸币 D.均输平准,平抑物价
9.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一幅图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 )
10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的忠孝思想逐步发生了变化,从忠孝并重发展到孝先于忠。这主要是因为 ( )
A.士族门阀维护政治统治的需要 B.孝道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意识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加强的需要 D.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主流思想
11.从下表曹操历史形象描述的变化可以得出,古代历史学家( )
作品 | 曹操形象 | 作者和身份 | 创作环境 |
《三国志》 | 治世之能臣 | 陈寿西晋太子中庶子 | 1.以魏为正统 2.陈寿基本尊重历史事实 |
《裴松之注三国志》 | 叛汉逆臣 | 裴松之南朝宋中书侍郎 | 1.受伪魏论的影响 2.受儒家君臣观念影响 3.裴松之根据个人调查进行考证 |
A.不可能客观描述历史事实 B.身份立场影响历史叙述
C.调查考证难以揭示历史真相 D.始终受正统观念的左右
12.东晋南朝时期,北方先后出现一批割据政权。而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这说明( )
A.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 B.北人南迁带去了先进技术
C.北方经济发展落后南方 D.南北方民族交融逐步加深
13.唐代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这样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隋朝因开凿此河而灭亡 B.汴河导致隋炀帝的腐败
C.客观评价大运河的开凿 D.借诗歌赞颂隋炀帝功绩
14.右图为 《步辇图》(局部),该图描绘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禄东赞为使臣,向唐太宗请求通婚的情景。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唐对吐蕃赞普册封制度的确立
B.通过和亲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
C.唐蕃互派使者维持两个政权的友好关系
D.先进文明对周边民族的向心力
15.唐高宗时期,武后建立了一个由非官员的文人谋士组成的“北门学士”,负责起草诏令,制定政策。该机构的设置,实际被架空权力的部门是( )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六部
16.“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征税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为主的赋税制度是( )
A.租调制 B.租庸调制 C.两税法 D.方田均税法
17.与“雁塔题名”“春风得意”等信息相关的制度是( )
A.察举制 B.科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军功爵制
18.三国至隋唐时期的科学技术在诸多领域取得新成果。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贾思勰一《齐民要术》一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
B.孙思邈一《千金方》一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C.唐高宗一《唐本草》一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D.僧一行一《金刚经》一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19.《新唐书·兵志》记载: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这反映了( )
A.安史之乱的过程 B.藩镇割据的局面
C.农民起义的情况 D.宦官专权的形势
20.唐朝规定每丁每年要服徭役20天,如不能服役,则按日计算,每天交绢3尺或布3.75尺,代替徭役,这叫输庸代役。输庸代役( )
A.使农民负担暴增 B.有利于保证农业生产时间
C.简化了税收名目 D.解决了政府的财政问题
21.李白以仙人自诩,诗作往往,人称诗仙;杜甫的政治抱负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人称诗圣;王维的诗清冷幽邃,远离尘世,人称诗佛。这一文化现象表明当时( )
A.出现三教合一趋势 B.社会经济的繁荣
C.政治制度日益完善 D.佛学诗词的兴盛
22.唐代画家吴道子,其名作《送子天王图》取自佛教故事,描绘的是释迦牟尼降生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向诸神礼拜的故事。下列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唐代佛教十分兴盛 B.唐代市民文化繁荣
C.唐代中外文化交融加强 D.唐代国家统一社会
23.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是继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又一个北方少数民族活跃的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下面是某校学生用列表法梳理知识时制作的表格,由上到下应依次填写的是( )
少数民族 | 主要活动 |
916—1227建国,实行南北面官制度 | |
杭州中考时间2022年具体时间政权都兴庆,创制文字,模仿北宋制度 | |
与南宋长期对峙,后现“大定之治” | |
完成统一,创制文字,进行了制度创新 | |
A.契丹、党项、女真、蒙古 B.鲜卑、女真、蒙古、满洲
C.契丹、吐蕃、女真、满洲 D.鲜卑、女真、党项、蒙古
24.宋代路振的《九国志》记载,唐哀帝时(10世纪),郑王番率军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这可以说明( )
A.唐代战争时使用突火 B.唐末军事上已使用火药
C.火药促进了地理大发现 D.唐代火药已经传入欧洲
25.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 亲任官情况 | 宰相人数 | |
北宋(71) | 南宋(62) | |
高级官员 | 20 | 8 |
中级官员 | 15 | 10 |
低级官员 | 12 | 8 |
无官职记录 | 24 | 36 |
上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26.《朱子语类》记述道:“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作者认为北宋制度设计( )
A.达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 B.提高了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
C.根本上杜绝割据存在的隐患 D.导致地方贫弱无力对抗边患
27.1127年,北宋被东北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攻灭,两位皇帝徽宗、钦宗被俘虏北去,史
称“靖康之变”。其中,“靖康”指的是皇帝的( )
A.谥号 B.庙号 C.尊号 D.年号
28.宋代某一机构“掌一路财赋之入,按岁额钱物斛斗之多寡,而察其稽违。”这一机构最有可能是(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