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产量、产能数据
1.全国、市、县白酒现状
全国白酒企业有1.8万余家,有近10万个白酒品牌。2012年产量112亿升。按13.5亿人口计,人均约8.3升白酒。如果只按15岁至60岁人口9.3亿计算,人均白酒量12升。按4亿成年人计算,人均白酒量28升。
重庆白酒厂家最高峰时期约3千多家,有完全手续资质的约占30%,现在约有1千余家酒厂,获得生产许可证的有约400家。其余都是家庭作坊式小酒厂,手续不齐全。2012年重庆白酒产量1.82218亿升。按重庆人口3千万计算,人均白酒量约6升,低于全国平均数。按15-60岁人口约1600万计算,人均白酒量约11.5L,也只相当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按成年人口900万计算,人均约20L。重庆的白酒产能常年处在全国省市排名的13-15位。但重庆的专家均声称产能应排在全国的三甲,估计应是每年的统计中没有无证小灶白酒的相关数据,如果加进个部分进行修正,就可能是前三了。
彭水县白酒生产厂家大多是无证生产,家庭模式,生产散装白酒。每个乡镇约2-3家白酒厂,按彭水39个乡镇街道计算,约有100家酒厂。象普子龙塘沟酒厂、尧舜酒业等大的生产厂家,年生产能力在500吨左右。其它酒厂估计的生产能力在5-10吨左右。彭水县白酒年生产能力约在5000吨(500万升)左右。按彭水人口66万计算,人均不到8升。按15—60岁人口35.5万计算,人均白酒量约14升。
我国白酒统计商品计算均折合为65度。
我国饮用白酒均采用粮食发酵蒸馏而来。多少斤粮食能酿造65度商品白酒一斤呢,我看到的有两年数据,一说2斤,一说3斤,今从2斤说。
有专家称:从整体来看,2013年白酒行业和市场已经进入了深度调整期。所谓深度调整,不仅仅是产品结构、营销方式的调整,更重要的是产业结构、发展模式、战略步伐的调整。
2.全国各省市饮酒爱好与能力趣闻。
据2012年春节的最新民调显示:喜爱喝酒这个问题上重庆排名进不了前十。最喜欢喝酒的省市前十位分别是:北京、山东、河北、辽宁、江苏、河南、山西、安徽、上海与天津。但是在最能喝酒这个关键问题上,重庆是第一。人均酒量排名第二到第五位的分别是浙江229ml,内蒙古215ml,湖南203ml,北京195.5ml。第六到第十分别是新疆186.23 ml,安徽186.2 ml 0,上海182.3 ml,陕西182 ml,甘肃172. ml 2北京也是唯一一个在喝酒人口和人均酒量都进入前五名的市。一些喝酒人口大省在人均酒量上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例如东北三省无一进入前15名,重庆的人均酒量(244.6ml)相当于黑龙江(121ml)的两倍,而作为喝酒人口第二多的山东省,人均酒量仅仅排在全国第20名。
3.白酒业产能过剩不容质疑。
据有关专家分析,目前全国白酒生产产能过剩达到了30%的地步,但是资金涌入白酒业的趋势没有减
弱的迹象。“目前,我国城乡居民酒类年消费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未来将长期稳定在人均消费10~12升之间。
4.白酒业金三角为何崛起
白酒业金三角贵州的仁怀、四川的泸州、宜宾强势崛起,产能占据了中国白酒业的半壁江山。
四川与贵州白酒业发展不仅得益于历史、得益于品牌,还得益于政府的高度重视。从省、市到县都有一整套专门发展白酒业的各项政策、优惠措施,也制定了发展白酒业的专门的十二五规划(重庆还没有这样的规划)。
5.从中国酿酒业十二五规划看白酒业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1:【消费增长】
消费需求决定了市场容量,市场容量决定了产品销量,酒类产品的产销量之所以能够保持持续的增长,即使在金融危机集中爆发的2008年也没有例外,究其根本原因乃是我国拥有了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和拉动内需市场的经济发展国策,它们保证了消费需求的旺盛。
“十二五”规划中预计2010年我国饮料酒产销量将突破6000万kL,到2015年将达到7785万kL,比2010年增长27.83%,年均增长5.57%。
白酒:从酒度看,低度、优质的白酒产品将是白酒未来消费的发展方向;从产品结构看,高端白酒区域化趋势逐渐明显,中端白酒消费量大幅度提升,低端白酒产品品牌化;从消费体看,未来的白酒消费体将逐步年轻化;从消费需求看,白酒消费需求将更加个性化,对白酒产品的心理需求加大,对白酒产品的功能会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2:【技术创新】
创新一词贯穿于整个“十二五”规划之中。在产业创新方面,建议酿酒产业发挥主体作用,改变经验型管理和工艺的现状,致力于推动酿酒工业食品安全技术创新与成果利用。通过科技创新、理念创新、
经营创新、文化创新,实现创新型酿酒工业的总体目标。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3:【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诚信经营和社会责任都是构成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的五年规划内,食品安全是一项长期开展的工作,将永久成为食品企业的入门资格,要注重消费者的消费安全,不但要避免食品安全隐患,也要避免食品消费心理安全隐患。
关键词4【低碳经济】
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对于酿酒产业来讲,低碳经济更是贯穿于整个产业的各个环节之中。低碳发展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酿酒行业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步骤和手段,也是酿酒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5:【人才建设】
酿酒产业的发展,人才起主导作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酿酒产业人才建设目标:要加快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满足酿酒产业发展需要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通过实施人才战略,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充分发挥人才在产业发展中的巨大推动作用,为了实现我国创新型酿酒产业提供人才保证。
关键词6:【国际化】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为我国酿酒产业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开拓市场创造了条件。“十二五”期间,随着全文章来源于中国红酒网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酿酒产业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增大,这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和管理经验,合理利用资源保障原料供给,进一步拓展酿酒工业国际市场。
中国白酒品牌排名关键词7:【结构调整】
结构调整是否合理事关酿酒行业的长远发展。
“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酿酒行业结构调整的总体目标:
优化酿酒产业布局,严格市场准入,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产业集。压缩和疏导过剩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引导酿酒产业健康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竞争能力,加强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的技术改造,提升优化产业结构。深化改革,研究建立促进调整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
分酒种来看,“十二五”规划提出要鼓励、支持和引导白酒企业的改组改制,形成国有、民营、中外合资、股份制、私营等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格局,促进强强联合;通过收购的方式进行啤酒企业的联合,加强集约化发展,鼓励大企业到生产啤酒,引导中小企业发展特产品;继续提高葡萄酒行业技术水平,调整结构,改变干红一统天下的局面,探讨葡萄酒的合理分级;露酒主要从抓好质量和调整产品结构上入手;黄酒行业则要提高集中度,鼓励发展大型企业;根据酒精行业特点和发展要求推进产业转移,向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提高优级食用酒精产品比例。
“十二五”规划的主要任务中指出,积极推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扶持具有区域优势的地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同时,要加快增长方式转变,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各酒种坚持走“以市场为导向,以节粮,满足消费为目标,走优质、低度、多品种、低消耗、少污染、高效益”的道路,实现稳
定发展。
关键词8:【品牌建设】
“十二五”期间,中国酿酒产业的品牌战略:一是培育酿酒产业各个板块各个系列的龙头企业,培养一批酿酒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二是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民族品牌,走向国际市场,使民族的变成世界的;三是通过完善产业标准,强化食品安全保证体系,加大科技创新提升品牌价值度。
在全面加强民族品牌建设的同时,要积极构建产业制造基地集。我国各地酿酒特区域和产业集蓬勃发展,促进了产业调整和提升,同时还形成了较强的集创新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的酿酒生产体系,这成为了我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力量。“十二五”期间,大力推动酿酒产业制造基地集建设,鼓励和规范酿酒产业特区域的科学发展,推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