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葡萄酒品牌

中国葡萄酒品牌
    1026日,是一个值得载入武威史册的日子。这一天,武威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葡萄酒城。跨越两千年的时空,武威葡萄酒伴随着转型跨越的强劲音符,迎来了一个崭新的金诞辰。
葡萄美酒话故里

  武威盛产葡萄酒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葡萄种子,开始在武威广袤的沃野田畴种植。同时,改进工艺,酿出了品质绝佳的葡萄美酒。自此,武威葡萄酒以其味美醇厚而美名远扬。三国曹魏黄初年间,凉州葡萄酒贡进宫廷,受到京都王公贵族的追捧,魏文帝为此特颁《凉州葡萄诏》:旦设葡萄解酒,宿酲掩露而食。甘而不饣肙,酸而不脆,冷而不寒,味长汁多,除烦解悁。又釀以为酒,甘于麴米,善醉而易醒。道之固以流涎咽唾,况亲食之耶。他方之果,宁有匹之者。《图书集成·食货典》卷273《酒部》是中国最早阐述酒史的典籍,其载:有献西凉州葡萄十斛于张让者,立拜凉州
刺史。它补充了《续汉书》中相关记载。这些是对武威葡萄美酒的记载,也是我国最早关于葡萄酒的记载,彰显了武威葡萄美酒的悠久历史与其名贵。
佳句丽章誉美酒
  从此,历代诗人和名人对武威葡萄美酒赞誉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唐朝著名诗人王翰在《凉州词》中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举起白玉杯,葡萄美酒韵味长;遥望长安城,红袖盈香怎堪忘;迎风畅饮,声声琵琶催将士的壮怀。
  李白、陆游、苏轼、张恒等著名诗人先后分别留下了无数清词丽句:蒲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如倾潋潋蒲萄酒,似拥重重貂鼠裘。”“引南海之玻璃,酌凉州之葡萄。”“垆头酒熟葡萄香,马足春深苜蓿长。这些诗句渗透着诗人们对武威葡萄美酒的赞誉,让世人对武威这片神奇的土地充满了无尽的遐想。
  清学者张澍在《凉州葡萄酒》中写道:凉州美酒说葡萄,过客倾囊质宝刀1941年,中国近代、现代著名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于右任在去敦煌途中路过凉州时写道:莫道葡萄最甘美,冰天雪地软儿香。从另一个侧面盛赞了武威葡萄美酒和特林果的美妙。
  中国新闻家、社会活动家范长江1935年历经近一年时间走过中国西北角后,在《中国的西北角》一书中对武威葡萄酒美轮美奂的描述,再次形象反映了武威葡萄酒的极佳品质与绵绵醇香。三月八日记者特至凉州西二十里之天主教堂一行。此间原为甘宁青三省天主教之总机关,创立将近百年。现总会虽移兰州,此间仍为各种聚会要地。堂中多德国教士,华服华语,除面目外,不易别其为非中国人。他们自己种有葡萄,自酿有极佳之葡萄酒,记者痛饮几醉。唐王翰凉州词云: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记者如不到天主堂,几错过凉州之葡萄美酒矣。
  悠久的栽培酿造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武威葡萄酒最好的名片和金字招牌,是武威葡萄酒产业做强做大独特的资源。

美酒禀赋在西凉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武威,集聚了酿造葡萄种植的最好自然禀赋。葡萄酒品质决于七分原料,三分工艺,而原料品质除品种,更多受制光照、温度、降水和土壤等因素。武威地处北纬36度至38度之间,具有生产葡萄尤其是酿造葡萄的最佳光、热、水、土资源组合
状态,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有机葡萄酒的最佳产地。武威光照条件充分。葡萄是长日照作物,对光的反应很敏感,武威年日照时数在3000小时以上,高出法国波尔多1000多小时,长出的葡萄穗大粒饱,着好,香气浓郁;武威温度适中,有效积温高达1500小时以上,昼夜温差大于15℃以上,高于波尔多6℃―9℃,高于河北、山东3℃―6℃,有利于糖分结晶和积累,糖酸比处于最佳状态。而新疆由于成熟季节温度高,成熟过快,葡萄的含糖量过高,在葡萄酒的酿造过程中往往需要人工加酸;宁夏等产区则相反,往往需要降酸;武威气候干燥,可抑制葡萄病虫害发生,葡萄生长不需喷洒农药,安全性强。干燥的气候还为采摘后24小时内进行榨汁这一工艺要求提供了保障;武威土质优良,土壤为灰钙土、荒漠土、灰棕土和棕漠土,矿质元素(包括微量元素)非常丰富,且土壤结构疏松,空隙度大,有利于葡萄根系生长。同时,武威充足的土地资源,也为做强做大葡萄酒产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葡萄酒属绿健康饮料,市场需求呈不断扩大趋势,每年以15%以上的速度递增,市场前景广阔。葡萄酒产业的发展,不仅可直接拉动葡萄种植、酿造、运输、贸易等相关产业发展,还可促进节水装置、酒瓶、外包装等配套产业成长,带动旅游、运输、保险贮藏、经纪代办等相关行业发展,产业链条长、关联度大,对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带动能力
强。葡萄种植与其他农作物相比,可节水50%左右,大幅减少化肥施肥量,减少化肥化学污染。葡萄根系发达,生长期可达80年之久,不仅可增加林木覆盖率,也有利于防风固沙。

首位产业促发展

  近两年来,市委、市政府根据《甘肃省葡萄酒产业发展规划》,做出了把以葡萄酒为主包括啤酒、白酒和食醋、矿泉水的液体经济作为区域发展的首位产业的重大决策,超前谋划,重点扶持,加快发展,有力助推了全市葡萄酒产业快速发展,葡萄酒产业已逐步成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的特优势主导产业。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一个极具优势、成就武威赶超跨越的产业正在武威这块充满希望的热土上崛起。
  为了加快主导产业的发展,制定了《武威市100万亩特林果业基地建设规划(2012—2015年)》、《武威市葡萄酒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及《关于加强葡萄酒产业服务管理的意见》,从基地建设、产业发展、政策措施促进和保障葡萄酒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在基地建设上,科学布局,对适宜发展酿造葡萄的地区进行区域布局规划,各栽培区
分别确定各自适栽品种和配置比例,统一规划、统一定植、统一供苗、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管理模式,集中连片规模发展。重点推广黑比诺、赤霞珠、梅露辄、品丽珠、霞多丽、薏斯林等酿造葡萄品种,同一区域单品种定植面积基本达到500亩以上,品种布局进一步趋于合理,基地建设步入区域化、良种化、规范化;在产业推进上,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先后引进山东威龙、甘肃紫轩等知名企业,提升了我市葡萄酒产业整体水平,增强了产业发展后劲,为加快武威葡萄酒产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力量;在政策扶持上,强化科技支撑,强化政策扶持,推进合作共建,切实加快了葡萄酒产业的快速崛起。为加快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抢占技术制高点,武威成立了甘肃威龙葡萄酒业专修学院,为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和人才保障。
  新思路成就大发展。至目前,全市优质葡萄酒原料基地发展到16.65万亩,已建成了凉州区清源、黄羊河、新地滩、民勤苏武乡橙槽、威龙葡萄庄园、石羊河扎子沟等一批优质酿造葡萄基地,约占全国酿造葡萄种植面积的10%左右,占全省酿造葡萄种植面积的65%以上。与之相适应,酿造企业快速发展壮大。形成了威龙、莫高、皇台等万吨级加工企业,葡萄酒酿造企业达到6家。去年,全市酿造葡萄总产量达10万吨。莫高葡萄酒荣获中国驰名商标,成为全国著名品牌。威龙葡萄酒被授予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中国葡萄
A级产品称号。由于武威酿造葡萄无污染,2010年,中国第一批有机葡萄酒在武威大地优先产生,被认定为中国有机产品。其葡萄酒综合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第三。莫高皇台干红被评为甘肃首批名牌产品和陇货精品,葡萄酒先后十余次荣获国内大奖。今年81日,河西走廊有机葡萄酒产区通过国家地理保护标识专家评审,实施保护。
  今后3年,武威将着力建设葡萄酒产业发展原料生产、加工、营销、科技支撑四大体系,全力做强做大武威葡萄酒产业,进一步提升武威葡萄酒品牌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到2015年,全市酿造葡萄基地发展到30万亩,葡萄酒生产加工能力达到20万吨以上,使葡萄酒产业成为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有机结合的多赢产业。
酒城品牌助跨越

  打造品牌是主导产业做强做大的前提。去年,市委、市政府从武威葡萄酒产业的发展现状、优势潜力和长远发展考虑,提出了把武威建成中国葡萄酒城的构想,全市上下全力推进。今年4月,武威市向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递交了《关于申报中国葡萄酒城的报告》。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高度重视,提出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和武威市合作共建中国葡萄酒城。双方
签定了《甘肃武威中国葡萄酒城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制定了《武威市建设中国葡萄酒城规划》。市政府聘请了15名国内知名专家为武威市中国葡萄酒城建设项目进行指导。今年918日,中国葡萄酒城评价委员会对武威申报中国葡萄酒城进行评价。专家们一致认为:武威市葡萄酒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产业链完善,产业规模较大,品牌知名度较高,已形成具有鲜明特的葡萄酒产业集。同时,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武威市已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葡萄酒产业名市,达到了中国葡萄酒城的要求。委员会一致同意推荐武威市为中国葡萄酒城
  凭借历史丰厚的积淀,踏着时代强劲的步履,今天,中国葡萄酒城玉树临风,金诞辰。武威葡萄酒产业,将挟裹着中国葡萄酒城的盛名,在武威跨越崛起的伟大实践中做强做大,真正成为带动力强、关联度大、富民强市的主导产业。
莫 高 酒 业

——志在莫高 意在为先

  甘肃莫高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以农业产业化为龙头,以发展高效特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现代农业企业,属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00543,股票简称:莫高股份)、甘肃省工业百强企业、甘肃省创名牌先进企业、甘肃省诚信纳税50企业。公司主要产品为莫高牌葡萄酒。截至20111231日,公司总资产12.16亿元,净资产10.93亿元,资产负债率10.13%。莫高葡萄酒为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著名品牌,品牌价值45.39亿元,位居中国葡萄酒品牌价值第四,甘肃省酒类品牌价值第一。
 莫高
 国内知名企业

  莫高公司1981年被国家轻工部确定为全国十家葡萄酒定点生产企业之一,在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开始建设葡萄园,1985年第一支莫高葡萄酒诞生。2004年、2008年公司分别完成了首发上市和增发融资,为莫高葡萄酒的跨越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目前,莫高公司是全国四家葡萄酒上市公司之一。在甘肃武威建成万亩酿酒葡萄种植基地的莫高葡萄庄园,在兰州建成集研发、生产、参观、旅游、文化培训为一体的高标准、多功能、艺术化、国际化的莫高国际酒庄,成为莫高葡萄酒发展的双引擎
 莫高
 中国知名品牌
  2009年,莫高牌葡萄酒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在商务部酒类流通协会主办的首届华樽杯全国酒类品牌活动中,莫高品牌荣获中国酒类十大最有价值品牌、中国五大葡萄酒品牌、甘肃省酒类惟一代表性品牌三项大奖,跻身全国酒类品牌十强,成为陇酒第一品牌201011月,莫高品牌和莫高金爵士品牌双双荣膺中国著名品牌20119月,在华樽杯第三届中国酒类品牌价值评议颁奖典礼上,莫高股份公司董事长赵国柱荣获2011年度华樽杯十大品牌建设功勋企业家,莫高股份公司荣获2011年度华樽杯中国酒类十大品牌组合、2011年度华樽杯中国酒类十大最具全球竞争力品牌、2011年度华樽杯中国葡萄酒品牌价值第四称号。20129月,在华樽杯第四届中国酒类品牌价值评议活动上,莫高公司荣获2012年度华樽杯中国葡萄酒五大领导品牌称号,莫高的品牌价值升至45.39亿元,位列中国葡萄酒品牌价值第四、甘肃酒类品牌价值第一。
 莫高
 中国高端葡萄酒的代表


  莫高在全国葡萄酒行业首创4S+5P”模式,4S4 Superior)即最佳基地、最优品种、最优工艺、最严格保证体系;5P5Percent)即100%葡萄原料产自莫高自有庄园,100%葡萄原汁酿在莫高酒庄,100%葡萄酒灌在莫高酒庄,100%无农药残留,100%绿产品,牢牢定位在葡萄酒高端市场。通过了中国绿食品认证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起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莫高葡萄原料和葡萄酒双双通过中国有机产品认证,产品品质跃上了一个新高度。公司开发出了干红、干白、加本侬、甜型酒、特种酒、冰酒、白兰地等七大系列200多个产品,生产出了中国第一支黑比诺干红和中国第一支冰酒,二者均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新产品。2005年公司采用世界著名的法国勃艮第产区黑比诺经典独特的工艺技术,出品了更高工艺的莫高金爵士黑比诺干红,被尊称为中国红酒名士,被指定为国家机关后勤采购全国惟一特供高档葡萄酒,20089月,在第二届烟台国际葡萄酒质量大赛中,莫高黑比诺荣获金奖,200811月,莫高黑比诺干红荣获2008第三届世界名酒节惟一葡萄酒干红品系的金橡木桶大奖。20118月,莫高生产的中国顶级干红——马扎罗、莫高XO、莫高冰酒分别荣获中国轻工精品展金奖莫高成为中国高端葡萄酒的代表。
  十二五期间,莫高公司坚持立足武威,面向全球,海外扩张、省外落地的战略,按照
五个大思路,即大发展、大思路、大资金、大气魄、大手笔,一心一意谋葡萄酒,心无旁骛抓葡萄酒,聚精会神做葡萄酒,聚焦资源在武威进行战略布局及投资,地企合作重点建设10万亩酿酒葡萄基地、3万吨葡萄酒生产线和莫高国际生态酒堡,形成凉州、古浪葡萄基地双核心的发展格局,促使葡萄酒产业成为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有机结合的多赢产业,向更高、更强、更大的目标迈进。
中国葡萄酒文化及其历史
  有人说,葡萄酒是外来文化,因而它长期被列入洋酒之列。但实际上,最原始的是野生浆果经过附在其表皮上的野生酵母自然发酵而成的果酒,称为猿酒,意思是这样的酒是由我们的祖先发现并出来的。而我国是葡萄的起源中心之一,因此,葡萄酒应是古而有之了。
  1.中国早期关于葡萄的文字记载
  葡萄,我国古代曾叫蒲陶蒲萄蒲桃葡桃等,葡萄酒则相应地叫做蒲陶酒等。此外,在古汉语中,葡萄也可以指葡萄酒。关于葡萄两个字的来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葡萄,《汉书》作蒲桃,可造酒,人酺饮之,则醄然而醉,故有是
是聚饮的意思,是大醉的样子。按李时珍的说法,葡萄之所以称为葡萄,是因为这种水果酿成的酒能使人饮后醄然而醉,故借两字,叫做葡萄。
  2.汉武帝时期——我国葡萄酒业的开始  我国的葡萄是在汉武帝建元年间,历史上著名的大探险家张骞出使西域时带来,先在武威种植。而当时,武威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加上这里处于北纬30-40度世界种植葡萄的黄金地带,空气干燥,光热资源丰富,西域葡萄很快在这里被种植成功,酿成了美酒。据说,当时武威葡萄不仅久负盛名,武威葡萄酒也以味美醇厚驰名遐迩,显赫于京师。
  到了东汉末年,由于战乱和国力衰微,葡萄种植业和葡萄酒业也极度困难,葡萄酒异常珍贵。《三国志·魏志·明帝纪》中,裴松子注引汉赵岐《三辅决录》:()佗又以蒲桃酒十斛遗让,即拜凉州刺史。可见当时葡萄酒身价之高。
  3.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葡萄酒业的恢复及葡萄酒文化的兴起  到了魏晋及稍后的南北朝时期,葡萄酒的消费和生产又有了恢复和发展。魏文帝曹丕喜欢喝酒,尤其喜欢喝葡萄酒。他不仅自己喜欢葡萄酒,还把自己对葡萄和葡萄酒的喜爱和见解写进诏书,告之于臣。有了魏文帝的提倡和身体力行,葡萄酒业得到恢复和发展,使得在后来的晋朝及南北朝时期,葡萄酒成为王公大臣、社会名流筵席上常饮的美酒,葡萄酒文化日渐兴起。
  4.唐代——灿烂的葡萄酒文化
  唐朝的贞观之治及一百多年的盛唐时期,由于疆土扩大,国力强盛,文化繁荣,喝酒已不再是王公贵族、文人名士的特权,老百姓也普遍饮酒。盛唐时期,社会风气开放,不仅男人喝酒,女人也普遍饮酒。女人丰满是当时公认的美,女人醉酒更是一种美。当时,女性化妆时,还喜欢在脸上涂上两块红红的胭脂,是那时非常流行的化妆法,叫做酒晕妆
  盛唐时期,人们不仅喜欢喝酒,而且喜欢喝葡萄酒。因为到唐朝为止,人们主要是喝低度的米酒,但当时普遍饮用的低度粮食酒,无论从、香、味的任何方面,都无法与葡萄酒媲美,这就给葡萄酒的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在国力强盛,国家不设酒禁的情况下,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都十分钟爱葡萄酒,唐太宗还喜欢自己动手酿制葡萄酒。由于帝王、大臣喜好葡萄酒,民间酿造和饮用葡萄酒也十分普遍。
  5.宋代——我国葡萄酒业发展的低潮期
  宋代葡萄酒发展的情况可以从苏东坡、陆游等的作品中看出来。
  苏东坡的《谢张太原送蒲桃》写出了当时的世态:冷官门户日萧条,亲旧音书半寂寥。惟有太原张县令,年年专遣送蒲桃。
  到了南宋,小朝庭偏安一隅。当时的临安虽然繁华,但葡萄酒却因为太原等葡萄产区已经
沦陷,显得稀缺且名贵。经过战乱,真正的葡萄酒酿酒法在中土差不多已失传。除了从西域运来的葡萄酒外,中土自酿的葡萄酒,大体上都是按《北山酒经》上的葡萄与米混合后加曲的蒲萄酒法酿制的,且味道也不好。
  6.元代——我国葡萄酒业和葡萄酒文化的鼎盛时期  元朝立国虽然只有九十余年,却是我国古代葡萄酒业和葡萄酒文化的鼎盛时期。
  元朝的统治者十分喜爱马奶酒和葡萄酒。据《元史·卷七十四》记载,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年间,祭宗庙时,所用的牲齐庶品中,酒采用潼乳、葡萄酒,以国礼割奠,皆列室用之潼乳即马奶酒。这无疑提高了马奶酒和葡萄酒的地位。至元二十八年五月(1291年),元世祖在宫城中建葡萄酒室(《故宫遗迹》),更加促进了葡萄酒业的发展。
  在政府重视、各级官员身体力行、农业技术指导具备、官方示范种植的情况下,元朝的葡萄栽培与葡萄酒酿造有了很大的发展。葡萄种植面积之大,地域之广,酿酒数量之巨,都是前所未有的。当时,除了河西与陇右地区大面积种植葡萄外,北方的山西、河南等地也是葡萄和葡萄酒的重要产地。
  元朝政府对葡萄酒的税收扶持以及葡萄酒不在酒禁之列的政策使得葡萄酒的普及成为可能。同时,朝廷允许民间酿葡萄酒,而且家酿葡萄酒不必纳税。当时,在政府禁止民间私
酿粮食酒的情况下,民间自种葡萄,自酿葡萄酒十分普遍。
  7.明朝——我国葡萄酒业的低速发展时期
  明朝是酿酒业大发展的新时期,酒的品种、产量都大大超过前世。明朝虽也有过酒禁,但大致上是放任私酿私卖的,政府直接向酿酒户、酒铺征税。由于酿酒的普遍,不再设专门管酒务的机构,酒税并入商税。据《明史·食货志》,酒就按凡商税,三十而取一的标准征收。这样,极大地促进了蒸馏酒和绍兴酒的发展。相比之下,葡萄酒则失去了优惠政策的扶持,不再有往日的风光。
  8.清末民初——我国葡萄酒业发展的转折期  清朝,尤其是清末民国初,是我国葡萄酒发展的转折点。首先,由于西部的稳定,葡萄种植的品种增加。清朝后期,由于海禁的开放,葡萄酒的品种明显增多。除国产葡萄酒外,还有多种进口酒。中国白酒品牌排名
  1892年,爱国华侨实业家张弼士在烟台芝罘创办了张裕葡萄酒公司,并在烟台栽培葡萄。这是我国葡萄酒业经过二千多年的漫长发展后,出现的第一个近代新型葡萄酒厂,贮酒容器也从瓮改用橡木桶。由于军阀连年混战,帝国主义的摧残,官僚资本的掠夺,我国的葡萄酒业难以生存,连赫赫有名的张裕葡萄酒公司也难以维持,于1948年宣告破产。
  纵观汉武帝时期至清末民国初的2000多年,中国的葡萄酒产业经历了从创建、发展到繁
荣的不同阶段,其中,有过繁荣和鼎盛,也有过低潮和没落,与之相随而行的是绵延不断、流传至今的灿烂的中国葡萄酒文化。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