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上期四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二班语文教学工作,现结合所任年级的实际情况和四年级新版《语文》上册教材的内容,制定出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积极、稳步、有效地实施深化新课程改革为主线,以教学为中心,务实创新,落实规范,提高效率,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为打造 “优质均衡和谐教育”而努力。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班共有学生56人,其中男生26人,女生30人。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我任教的四年级班学生大体上学习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有些学生善于交际,有些孩子善于动笔。但是,个别孩子基础知识的不牢固,学习习惯不够好,心浮气躁。因此,我的教学着眼点不应仅仅停留在提高语文素养上,也不能仅仅看孩子们的成绩,而应该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的态度抓起,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三、教材分析
新部编版教材于2019年秋期正式使用,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7篇。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第1-4课为“自然景观”篇,课文内容以感受大自然的美为主题。第5-8课为“思考置疑”篇,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在不断提出问题中获取新知识。第9-11课为“观察与发现”,意在激发观察与发现的兴趣,体会发现的乐趣;培养学生观察别人观察不到的, 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第12-15课为“神话故事”篇,意在体会神话故事的情趣盎然、奇妙,了解故事起因、经过、结果,感受神话中的人物形象,通过读文章让学生感悟到快乐要和大家分享;要懂得为人类造福,要引导学生对幸福进行理解等。第16-17课为“多彩生活”篇,意在通过童年生活小事,学习将多彩的生活小事的经过讲清楚,并能按照一定的条理写下来。第18-20课为“童年往事”篇,意在通过回忆童年生活往事, 体会童年的快乐生活,更能珍惜现在的童年生活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第21-24课为“爱国立志”篇,意在让学生学习名人爱国立志的故事,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怀。第25-27课为“历史故事篇”意在让学生了解历史故事,感悟祖先创造文明的道理。
新部编本人教版教材同原人教课标本相比较,单元进行了深度整合,课文做了较大的调整。新选入19篇课文,其中新选原课标本2篇选学课文:《麻雀》和《延安,我把你追寻》。所选课文多是其它版本的教材上的课文,有的是将下册课文直接选入上册课文。所选入课文有:《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等。口语交际安排了《我们与环境》《爱护眼睛,保护视图》《安慰》《讲历史故事》等内容。
第一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感受自然之美”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四篇课文组成。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中那么多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能使学生油然而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第二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蝙蝠和雷达》《呼风唤雨的世纪》和《蝴蝶的家》四篇课文组成。教学时,要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有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第三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处处留心,连续观察”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古诗三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三篇课文组成。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进行连续
观察,让学生进行细致、仔细地描写,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对事物的描写。
第四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神话故事”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四篇课文组成。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古代神话故事中人物形象,性格特点。
第五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幸福和希望”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风筝》《麻雀》两篇课文组成。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生活,能使学生明白爱能战胜一切思想感情。
第六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童年美好的回忆”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牛和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陀螺》三篇课文组成。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童年的快乐,以及懂的一些做人的道理。
第七课文以“革命情怀”为话题,展开学习。本组四篇课文,《古诗三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从不同角度讲述了名人成长的故事。课文选材精炼,含义深刻,让学生在阅读成长的故事中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
第八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故事两则》三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从故事中明白道理。
四、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背诵优秀诗文12篇(段)。
五、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阅读教学;识字教学;口语与习作教学;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教学难点
阅读教学、习作教学与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六、教学措施
1.认真落实各项教学常规工作。钻研《新课标》、教材,精心备课、上课,认真、及时批改,及时反馈,单元过关,勤于和各科教师和家长联系,取得他们的配合和支持等等。
2.实行分层教学,作业分层布置。好的学生侧重能力型作业,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侧重基础性作业,也适当布置少量的能力型作业。
3.采用阅读指导课、读物推荐课、阅读研讨课、阅读欣赏课、读书汇报课等多种课型进行阅读指导,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发表见解,并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将之运用到现在的学习中去。
5. 要引导学生及时查漏补缺,使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抓好培优补差工作,使优秀生能脱颖而出,后进生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七、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 时间 | 教学内容 | 备注 |
一 | 9.2—9.6 | 《观潮》(3)《走月亮》(3) 书法(1) 课外阅读(1) | |
二 | 9.9—9.12 | 《现代诗二首》(1)《繁星》(1)《口语交际》(1) 习作(2)课外阅读(1)《语文园地》(2) | |
三 | 9.16—9.20 |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3)《蝙蝠和雷达》(3) 书法(1) | 9.13中秋节放假 |
四 | 9.23—9.27 | 《呼风唤雨的世纪》(2)《蝴蝶的家》(1)《习作》(2)《语文园地》(2)课外阅读(1) | |
五 | 9.29—9.30 | 《古诗三首》(3) 《爬山虎的脚》(3)书法(1)课外阅读(1) | |
六 | 10.8—10.12 | 《蟋蟀的住宅》(3) | 10.1—10.7国庆节放假 |
七 | 10.14—10.18 | 《口语交际》(1)《习作》(2)《语文园地》(2)《盘古开天地》(3) | |
八 | 10.21—10.25 | 《精卫填海》(2)《普罗米修斯》(3)《女娲补天》(1)《习作》(2) | |
九 | 10.28—11.1 | 《语文园地》(2)《快乐读书吧》(1)课外阅读(2)《风筝》(3) | |
十 | 11.4—11.8 | 《麻雀》(3)习作(3)《牛和鹅》(2) | |
十一 | 11.11—11.15 | 复习+期中考试 | |
十二 | 11.18—11.22 |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3)《陀螺》(3)书法(1) 课外阅读(1) | |
十三 | 11.25—11.29 | 《口语交际》(1)《习作》(2)《语文园地》(2)《古诗三首》(3) | |
十四 | 12.2—12.6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3)《梅兰芳蓄须》(2) 《延安,我把你追寻》(1)书法(1)课外阅读(1) | |
十五 | 12.9—12.13 | 《习作》(2)《语文园地》(2) 《王戎不取道旁李》(3)课外阅读(1) | |
十六 | 12.16—12.20 | 《西门豹治邺》(3)《故事二则》(1)《口语交际》(1)《习作》(2)《语文园地》(2) | |
国庆节放假2020安排时间表十七 | 12.23—12.27 | 复习(8) | |
十八 | 12.30—2020.1.3- | 复习(8) | 元旦节放假 |
十九 | 1.6-1.10 | 期终考试 |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