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两论”的哲学智慧及现实启示
“两论”的哲学智慧及现实启示
1937年,在陕北延安凤凰山脚下的一孔阴暗潮湿的窑洞里写下《实践论》和《矛盾论》。“两论”是哲学思想的精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代表典范之作,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印度教和佛教
说这两部哲学著作“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产生,在以前不可能”,而且“适应于当时的需要而不能不写”。首先,中国共产党人从建党之初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了很多思考,并将其运用到中国革命实践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通过“两次失败和两次成功”,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无论是右倾机会主义还是左倾教条主义都不能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必须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从哲学上总结、提炼、升华中国自己的革命理论。尽管1935年的遵义会议确定了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但这次会议仅仅是对当时最紧迫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进行了调整,并没有对各种错误的思想进行清算,很多问题还没有厘清,党的思想路线没有确立。红军取得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国共两党开始第二次合作,遵义会议并没有来得及解决的问题再一次开始凸显。如何对待抗日战争?如何对待国共合作?如何建设统一战线?教条主义和机会主义逐渐抬头。中国革命呼唤中国的理论。
现代服务业其次,1937年撰写“两论”时红军已经到达陕北1年的时间。对于中国革命而言这是一段相对稳定的时间,使得有时间和精力大量、系统地精读马列著作。除了自己阅读,他还和延安的哲学学者们组成哲学研究会,一起学习研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两论”的形成奠定了充分的理论基础。从1921年到1937年,已经经历了16年的革命,积累了反左倾反右倾的丰富革命经验,奠定了“两论”形成的实践基础。于是,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结合起来,从哲学的高度揭示中国革命的规律,指明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两论”应运而生。
通过回顾“两论”的形成条件和过程,可以看出“两论”是时代的产物,是实践的产物,既具备理论特性又有实践品格,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自己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
“两论”中的《实践论》着重阐述的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和知行统一观,指出人类认识总公式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矛盾论》则重点阐述了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以及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正是在这一哲学思想的指导下,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
胜利。81年过去了,在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其蕴含的哲学智慧仍然熠熠生辉,给我们带来诸多现实启示。
首汽约车对车辆要求
一是坚持“实事求是”。“两论”最大的历史贡献就是为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不止一次提到: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坚持“实事求是”首先是要搞清楚“实事”,即认识事物的真实面貌和事情的实际情况。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果我们开展工作时不做调研,或者调研只是浮于表面、失于片面,那么我们对事情只能是不了解或者一知半解。其次是要“求是”,即寻事物的客观规律,然后遵循规律去开展工作。
千古玦尘人物关系图二是坚持“实践第一”。“两论”指出人类认识的总公式“实践-认识-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领导干部只有俯下身子,躬身实践,才能实现自身成长,才可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谈到年轻干部的培养,特别强调了“实践”对于培养干部的重要性。他指出,“年强干部有培养前途的要放到基层去锻炼,下去要真下去,而不是去’镀金’”,“要强化实践磨炼,把火热的实践作为最好的课堂,让干部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
三是坚持“矛盾分析法”。“两论”揭示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因此开展工作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进入新时代,我们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会遇到越来越错综复杂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但是“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敢于啃硬骨头”。如何啃硬骨头?需要勇气和担当,更需要智慧。我们要善于运用矛盾的分析方法去分析错综复杂的事物,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拨开迷雾,抓住事物的“牛鼻子”。
四是坚持用中国话语创新中国理论。党的十九大提坚定“四个自信”,“两论”是用中国话语创新中国理论,是“四个自信”的典范。“两论”形成之初是在抗日军政大学的讲课稿,充分考虑到延安干部众的思维习惯和语言习惯,把马克思主义的西方话语体系转换为中国的话语体系,把深邃的哲学逻辑转化为简单易懂的生活逻辑,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小语种哪个好学
有关亲情的文章
“两论”产生的年代已经久远,但“两论”的哲学光芒仍照耀我们前进。所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两论”是“需要反复精读”的篇目。(弘利教育)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