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金钥匙科技竞赛赛题精选2022年6月
2022金钥匙科技竞赛赛题精选
——科学大众知识点
P37《科学大众》2022-06内容回顾  温故知新
1.鸳鸯是一种水鸟,雌雄常在一起,民间传说和文学上用来比喻夫妻。关于鸳鸯,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在中国古代,鸳鸯最早是比喻志同道合的兄弟
B.鸳鸯中,雄鸟的外表明显比雌鸟的外表漂亮
C.鸳鸯是“一夫一妻”制,雌雄亲鸟共同抚育后代
2.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节气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殷商时代,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到西汉时期,二十四节气便已经完备了。下列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A.立春、春分反映季节变化
B.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
C.小满、芒种与农作物成熟和收成相关
3.用火柴点燃蜡烛,并用火焰熏黑铁勺。往熏黑的铁勺中滴入几滴水,会发现这些水滴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大水珠。轻轻晃动勺子,水珠会在勺子里滚动。这种现象和下列哪种情况更相似?
A.冷水滴入热的铁锅里,会形成水珠滚来滚去
B.雨水滴落在荷叶上,形成美丽的水珠
C.水滴入油中,互不相溶
4.泥蜂最与众不同之处就是它的筑巢本领。干爆的沙地,较为坚固的泥土、屋檐下,甚至石头堆里,都是泥蜂喜欢的宝地。除此之外,泥蜂还有不少特点。关于泥蜂,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泥蜂不会采集花蜜,而喜欢捕捉其他小动物,如蜘蛛
B雄性泥蜂的巢穴建造得越漂亮,越能吸引雌性泥蜂
C泥蜂是独居性昆虫
P37《科学大众》2022-06内容回顾  温故知新答案
1C。鸳鸯在求偶期“伉俪情深”,一旦雌鸳鸯产卵后,雄觅鸯就“离家出走”,神秘失踪,留下雌鸳鸯独自孵化后代,抚养幼鸟。
2A。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反映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季节变化。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惊蛰:开始打雷,冬眠动物复苏。清明:气候温暖,天气清和明朗。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
3B。熏黑的勺子打不湿的现象被称为“荷叶现象”。荷叶表面不会被雨水打湿,是因为荷叶表面有一层茸毛和一些微小蜡质颗粒。 这些小颗粒都是纳米级的,非常微小。荷叶的这种“纳米技术”阻止了水滴向其他方向曼延。当蜡烛火焰接触到勺子时,火焰的温度降低,导
致蜡设有充分燃烧,会产生炭黑。炭黑附着在勺子上面,形成了一层疏水的纳米材料,达到了和荷叶表面蜡质颗粒一样的效果。
4B。挖掘洞穴主要是雌性泥蜂的工作。雄性泥蜂的身材十分矮小,通常仅有雌性泥蜂的一半大。雄性泥蜂的唯一使命是与雄性泥蜂交配。它们既不会帮助雌性泥蜂捕获猎物,也不会建造洞穴。
(文章详见2022年第5期《科学大众·小诺贝》)
P38《科学大众》2022-06巧夺“金钥匙”赛题集锦——金匙科技竞赛赛题百科
1.太阳上的小黑点——黑子
如果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太阳,会发现太阳上有小黑点这些小黑点叫太阳黑子。太阳黑子实际上是太阳表面一种炽热气体的巨大旋涡,其温度大约为4500℃,比太阳的光球层表面温度5500℃左右)要 低,所以看上去像一些深暗的斑点。太阳黑子的平均活动周期为11年。
65.如果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太阳,会发现太阳上有小黑点,这些小黑点叫太阳黑子。关于太阳黑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一项?
A.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通常为20年
B.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比较低的地方
C.太阳黑子是太阳被其他星体撞伤留下的痕迹
正确选项:B
2.地球一年中1月离太阳最近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大致是一个椭圆形,太阳在这个椭圆形的一个焦点上。但其焦点并不在椭圆的中心,因此地球离太阳的距离有时会近一点,有时会远一点。1月初,地球离太阳距离最近,为1.471亿干米,这一点叫近日点;7月初,地球离太阳最远,为1.52亿千米,这一点叫远日点。不过,两者差距的500万千米对于日地间的距离来说,其实很微小。对于我们所在的北半球而言,1月时,太阳是斜射地球,且白天时间短,所以天气冷;而7月时,太阳直射地球且白天时间长,所以7月天气热。
70.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大致是一个椭圆形,太阳在这个椭圆形的一个焦点上。但其焦点并不在椭圆的中心,因此地球离太阳的距离有时会近一点,有时会远一点。那么地球在一年中的什么时候离太阳最近?
A.1月     B.7月     C.11月
正确选项:A
3.太空中无法直接对话
在太空中,航天员之间不能像在地面上那样直接对话,这是因为太空中的高真空环境。声音传播需要介质,而介质必须是一种实体物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成为声音传播的介质,而真空不能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 
66.在太空中,宇航员之间不能像在地面上那样直接对话,这主要是由于太空中的哪种因素造成的?
A.太空中的高真空环境
B.太空中的极低温环境
C.太空中的强辐射环境
正确选项:A
4.面包和蛋糕中的小孔
2022年立秋几时几分面包和蛋糕的小孔是面粉中的酵母菌释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造成的。酵母在面团发酵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由于面筋蛋白网络组织的形成,而被留在网状组织内,使烘烤食品组织疏松多孔,体积增大。
27.面包和蛋糕的小孔是面粉中的酵母菌释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造成的。
答案:正确
5.杀菌时,酒精的浓度并非越高越好
用于消毒杀菌的酒精一般浓度为75%,这是因为过高浓度的酒精会在细菌表面形成—层保
护膜,阻止其进入细菌体内,难以将细菌彻底杀死;若酒精浓度过低,虽可进入细菌,但不能将其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同样也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
31.浓度越高的酒精,杀菌效果越好。
答案:错误
6.世界上,南北极最不容易发生地震
据统计,全球有85%的地震发生在板块边界上,地震带也基本分布在板块交界处。在地震带内,地震密集;在地震带外,地震分布零散。相比其他地区,南北极处在地震带上的面积最小所以是最不容易发生地震的地方。
69.从人类历史记载和地震仪器记录来看,世界上最不容易发生地震的地方是哪里?
A.赤道     B.南北回归线附近     C.南北极
正确选项:C
7.防范生物入侵
生物入侵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的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另一个新的环境,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禁止未经检疫的动植物活体和制品入境,是防范生物入侵的重要手段。
48.禁止未经检疫的动植物活体和制品入境,是防范生物入侵的重要手段。
答案:正确
8.夜半是指什么时间
古代劳动人民把一昼夜划分成12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十二时辰分别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yì、哺时、日入、黄昏、人定。23点至次日1点为夜半,1点至3点为鸡鸣,3点至5点为平旦,5点至7点为日出,依次递推。比如,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夜半”,指的就是23点至次日1点。
79.古代劳动人民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 十二时辰分别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yì、晡pú时、日入、黄昏、人定。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夜半” 表示的是现在的什么时间?
A.21点至23点    
B.23点至次日凌晨1点
C.1点至3点
正确选项:B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