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单元作业设计
一、单元信息
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科学 六 上 教育科学出版社 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 单元组织方式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
课时 信息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我们的地球模型 P21——P23
2 昼夜交替现象 P24——P25
3 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P26——P28
4 谁先迎来黎明 P29——P30
5 影长的四季变化 P31——P32
6 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 P33——P35
7 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P36——P38
二、单元分析
本单元以“地球的运动”为主题,包括“我们的地球模型”、“昼夜交替现象”、“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谁先迎来黎明”、“影长的四季变化”、“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7个课时。观察地球仪等地球模型,感受地球的内部构造,能描述地球的大概地形地貌。利用三球仪的相关实验加深对昼夜交替现象原理的理解,通过人类认识地球运动历史的学习,培养科学素养。掌握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特点。知道一天或四季影长的变化规律,知道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对人类生活以及对地球生物的影响。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本单元作业设计要求学生知道地球的结构,知道地球的表面由什么构成,能通过制作模型表达并提出科学问题;知道昼夜交替是由地球自转形成的,能做昼夜成因模拟实验;知道地心说和日心说的观点及其内容;能修正自己对昼夜现象的认识;知道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因为地球的自转发生的现象,知道不同地区的时差是由经度不同决定的;领会相对运动,能用相对运动的观点解释天体的运动;知道不
同季节影子长度不同,知道这种现象是由地球公转造成的;知道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能根据地球公转的特征做模拟试验;能观察动植物昼夜、四季行为的变化,体会昼夜、四季对动植物行为的影响。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1.研读课程标准,理清教学内容,分析教学背景。
2.制订单元学习目标和作业目标。
3.作业设计基本流程:明确作业目标、选取情境素材、设定问题任务、设计评价标准和方式。
4.分层设计作业。每课时均设计“基础性作业”(面向全体,体现课标,题量2-4大题,要求学生必做)和“发展性作业”(体现个性化,探究性、实践性,题量为2-6大题,要求学生有选择的完成)。
5.具体设计体系如下:
五、课时作业
我们的地球模型
基础性作业
填空:
不同的模型适合(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想要表达的地球知识,选择制作不同的( )。
科学家在寻问题答案的过程中,会根据观测的( )或
( ),制作出初步的模型,并根据新的数据,不断地加以
( )。
地球的年龄约( )年。
地核平均半径约( )千米。
地球上的海洋比陆地的面积( )。
地球的形状是( )形。
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制作了地球的模型( )。
地幔的厚度约( )千米。
发展性作业
问答题:
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描述地球的运动特点。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
描述地球模型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昼夜交替现象
基础性作业
填空:
( )围着太阳转,同时( )自转。
太阳东升,( )开始;太阳西落,( )降临……( )和( )不停地出现。
地球的( )转决定了地球上昼夜的交替。
地球( )时针自转,同时围绕太阳( )时针( )转。
发展性作业
问答题:
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设有哪些?它们有何不同?
地球自西向东转动,在地球上的同一地点,会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吗? 我们根据什么来判断地球模型上出现的昼夜交替现象?
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基础性作业
判断:
日心说和地心说都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
哥白尼是古希腊天文学家。( )
日心说也是错误的。( )
哥白尼发现了地球围绕太阳转。( )
地球是天圆地方的。( )
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 )
选择:
日心说理论认为( )。
A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B太阳不动,地球绕着太阳做圆周运动。
C地球除了自转外,还绕着太阳做圆周运动。
发展性作业
问答题:
在地球的形状和运动方式方面有过哪些观点和学说?
托勒密和哥白尼的观点有何异同?他们都是怎么证明自己的观点的?
你认为昼夜交替现象是怎么形成的?
谁先迎来黎明
基础性作业
填空:
地球的( )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地球自转是( )时针方向( )运动的,越是( )的地方,就越先迎来黎明。
判断: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