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唐朝的⼀个农民,⼀年要交多少税?唐朝赋税制度解析
众多周知,张⼩渔是个唐粉。
作为⼀个现代⼈,喜欢哪个朝代,除了看⽂治武功、内政外交等,其实最关⼼的是,这个国家的普通⽼百姓过得好不好。
除了战乱年代,⼈民的⽣活,更多取决于什么呢?⽆疑是这个朝代的财税制度。
所以我们本⽂就来看看,如果你是唐朝的⼀个农民,⼀年要交多少税?
租庸调制:富⼈可以很富,但穷⼈不能太穷
中学历史课上,我们学过,唐朝的⽥赋制度,叫“租庸调”。
何为租?
假设你性别男,出⽣在初唐,那么,当你18岁成年时,国家会分给你100亩⽥地。
这100亩⽥地中,有20亩叫永业⽥,可以传给⼦孙,相当于你家的私产了;另外80亩,叫⼝分⽥,六⼗岁后,要还给国家,相当于租给你种,但你要交税。
交多少税呢?每丁每年向国家交纳粟⼆⽯,换算成现在的计量单位,⼤约是200⽄⾕⼦。
这个税负,可以说是⾮常轻了。收⼊缴纳⽐例,是四⼗税⼀,也就是说,收成40⽄,交1⽄税。汉代是三⼗税⼀,相⽐已经减轻不少。
这种国家配给农民的⽥地,就叫“租”。
各位可以在⼼⾥默算下,如果你有100亩地是什么概念?嗯,妥妥的⼩地主。
虽然80亩要还给国家,但20亩永业⽥,三代下来,你家也有60亩私产了。
但注意,你家的永业⽥,是不能随意买卖的。除⾮是遇到特殊情况:民户有⾝死,家贫⽆以供葬者,可听卖永业⽥。
这看似不⾃由,其实是个好事。不能私卖⼟地,⼀来可以防⽌⼟地兼并,⼆来,可以防⽌那些“崽卖爷⽥不⼼疼”的败家⼦败光家产。
为何在初唐时期,有这么多⽥地分给⼈民呢?
这其实是延续了北魏的“均⽥制”。北魏时期,北⽅战乱连连,⼈民流离失所,导致⽥地⼤量荒芜,国家税赋也随之减少,⼊不敷出。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北魏政府控制的⽥地,分给农民,农民向国家缴纳租税,并承担⼀定的兵役和徭役。
唐朝开国时,情况类似。
经过隋末战乱,到李唐统⼀全国时,民⽣凋敝,⼈⼝不⾜300万户,⽐隋朝巅峰时期的900万户,减少了三分之⼆。
⼈⼝急剧减少,⽥地⼤量荒芜,所以唐朝延续了“均⽥制”,将⼟地分给⼈民,轻徭薄赋,使得⽣产快速恢复,国⼒迅速得到了提升。
何为庸?
庸,就是徭役,是⼈民对国家的义务劳役。
⼀个国家,总会有很多公共⼯程,⼤到修长城这种国防设施,⼩到修路修渠,当然,还有皇家宫殿、官衙等。
那时候没有专职的⼯⼈,就得靠⼈民服役。这在历朝历代都⼀样。
那么,如果你是唐朝的⼀个农民,你⼀年要服役多少天呢?不多,⼆⼗天,如果碰到闰⽉的年份,则加两天。相⽐汉朝的三⼗天,⼤⼤减轻了你的负担。
如果国家这⼀年⼯程⽐较少,不需要你服役呢?那你需要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五分,交⾜⼆⼗天即可。这在历史上有个名词,叫“输庸代役”。
相反,如果今年政府⼯程很多,⼆⼗天义务劳役外,还需要你多服役呢?放⼼,不会让你吃亏,加役⼆⼗五天,那你们家的“调”(布匹)就不⽤交了;加役三⼗天,那你家的地租和布匹都免了。
政府规定,每年的额外劳役,不得超过三⼗天。
何为调?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描述⼀个幸福的家庭,我们常⽤⼀句话形容:男耕⼥织,桑⿇满圃。
家⾥的男⼈下地耕种,⼥⼈则在家养蚕织布。
男⼈种⽥交地租,那么,咱们⼥同胞是不是也要为国家做点贡献呢?
要的,那就是把布绢贡献点给国家。
每个家庭,要交纳绢⼆丈、绵三两或布⼆丈五尺、⿇三⽄,这就叫“调”。
汉唐赋税制度⽐较
介绍了租庸调,我们简单将汉代和唐代的赋税制度⽐较⼀下。
在汉代⽂景之治时,也是轻徭薄赋的典型,汉⽂帝甚⾄创造了个历史:前167年,他曾颁布“除⽥之租税”的诏令,免除全国地租。
但汉朝⽥地是可以⾃由买卖的,如此⼀来,到后期时,⼟地兼并越来越严重。勋贵豪绅庄园万亩,贫民却为⽴锥之地,只能租地主的地耕种。地主收佃农的租,⾼达⼗分之五,但却只⽤向国家缴纳三⼗分之⼀。
如此⼀来,富了地主,苦了贫农。
除了⽥地外,盐铁等⽣意,由民间商⼈⾃营。
但到了汉武帝,国家频繁对外征战,军费激增,国库⼊不敷出。怎么办?汉武帝想到了⼀个办法:让商⼈捐钱。
到了⾃⼰包⾥的钱,再拿出来⽐较难,商⼈捐钱不积极。
这下汉武帝不⼲了,普天之下,莫⾮王⼟,⼭林河海都是朕的,我允许你们煮海为盐,开⼭炼铁,现在国家有需要,你却不想做贡献?
那好吧,以后⾃然资源都收归国有,私有企业都关了,将盐铁改为国营,收⼊归国库。
这种“盐铁政策”,为民有经济戴上了⼀个紧箍咒,不让民间太富。
但另⼀⾯,因为⼟地⼤量兼并,底层⼈民却很穷。
相⽐之下,唐朝的租庸调制,使⼈民“耕者有其⽥”。有丁就有⽥,有丁有⽥就有家,⽼婆孩⼦热炕头,挺好。
⽽商业上,唐初并不限制,商⼈⽐较⾃由,⽽且不⽤交税。当然了,代价就是地位很低,⼠农⼯商,排在最后。
这样⼀来,唐朝富⼈可以很富,但穷⼈不会让你太穷。
不过我要强调⼀句:这种⼈民的理想⽣活,只局限于初唐。
为啥?往下看。
租庸调的⽡解
任何好的制度,随着社会发展,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租庸调也不例外。
⾸先,⼟地不够分了
唐初⼟地分配政策,有⼀个巨⼤的Bug。
在初期时,因为⼈⼝少,⼟地多,政府有⾜够的⼟地分配给农民。
可是,随着国家⼀统,休养⽣息,⼈⼝会越来越多,⽽且成为私有的永业⽥也代代累积,如此⼀来,可分配的地少了。
中了500万要交多少钱税贞观年间,唐朝⼈⼝还只有300万户左右,到了武则天神龙元年,涨了⼀倍,达到了615万户。发展到⽞宗天宝年间,⼈⼝达到巅峰,达到了900多万户。
⼈⼝涨了三倍,⼟地却只能那么多,如此⼀来,新增⼈⼝就不能保证分到100亩地。
但不合理的是,租庸调是按定额收取的。
也就是说,虽然你家的地变少了,但摊派到你头上的税,并没有变少。
这谁受得了。
发展到⽭盾最激烈的时候,⼀些底层贫民只能逃亡,以避免税负。
其次,不⽤交税的特权⼈开始兼并⼟地
其次,不⽤交税的特权⼈开始兼并⼟地
每个朝代,都存在着⼀些“不⽤交税”的特权⼈。
唐朝⼈分为两种,“课户”和“免课户”。
课户就是普通⽼百姓,很抱歉,你种国家地,就得当差纳粮。
免课户呢,嗯,拥有⼤⽚⼟地。⽐如,你是有爵位的贵族,或者五品以上官员,可以分到五顷到⼀百顷的永业⽥;你是有军功的军⼈,根据级别,可以分到六⼗亩⾄三⼗顷的永业⽥。关键是,你不⽤交税。
除了贵族、官员不⽤交税,还有个⼤家容易忽视的——寺院僧尼也不⽤交税。
如此⼀来,产⽣两个问题:
⼀些课户想⽅设法取得功名,有了⼀官半职,或者⼲脆出家,就成了免课户;
另外,虽然⼟地不能随意买卖,但⼀些底层⽼百姓实在混不下去了,迫于⽆奈,于是私⾃将⽥产转让给免课户,政府也很难管得过来。
于是,⼟地兼并,这⼀历史性太难题,还是在唐朝出现了。
最后,租庸调的⼤难题:账籍统计
租庸调之所以能顺利实施,靠的是严密的账籍。
该收你家多少租,多少调,依据是户籍;户籍之外,还有⼀本“账”,统计的是壮丁男⼦,按这个账本记录,来派“庸”,也就是徭役。
唐代的规定是,⼀年造⼀次账,三年造⼀次籍。
账籍分三份,⼀份存县⾥,⼀份送州,⼀份呈交户部。
这个活,不轻松。
国家这么⼤,经常要调查、登记、改动、校对,⾮常⿇烦。
就算是现代社会,有公路,有车,有电脑,有通讯设备,很多年进⾏⼀次⼈⼝普查,也是很难的⼀件事,就这条件,还存在很多⿊户。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