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北京师范大学808中国语言文学基础真题
一、名词解释(30分,每题6分)
1、语境
2、宾语前置(木樨模拟题2-论述选做第1题原题)
3、中唐古文运动(木樨真题班【古代文学】)
4、新感觉派小说(木樨VIP、SVIP班思考题练习)
5、心灵辩证法
二、简答题(60分,每题15分)
1、简析汪曾祺小说的语言特。(木樨808真题集、基础笔记原题)
2、简述“知人论世”说。(木樨真题班【古代文论】)
3、结合实例简述语言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联系与区别。(木樨模拟题3名词解释第2题)
4、请出下面一段话中的语病,修改这些病句,并简要说明原因。(语用类)
周末的时候,我打算见面中国朋友。等他的时候,我把周围的书店逛,看到一本对于敦煌旅游的书。我去年去过敦煌,今年再想去。我决定买那本书,可是发现钱不够,最后我没买了那本书。
三、综合题(5选2,共60分,每题30分)
1、解释下面句子中“关”的意义,并归纳引申义。同时结合材料,说明探求本义的方法和步骤。①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②古之为关也,将以御暴
③无门籍人有急奏者,皆令监门司与仗家引奏,不得关碍
④肠断非关陇头水,泪下不为雍门琴
⑤门虽设而常关
⑥其上闻及移关诸部,犹未敢然
⑦事大小皆关其手中国成立多少周年了2022
(木樨课程中讲解强调过)
2、指出“喜欢杭州的姑娘”存在什么歧义?请分析歧义的原因。仿写两个类似的歧义句。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词义与语法的关系。(木樨模拟题3-论述选做1)
3、根据宋人记载,宋神宗曾与大臣讨论李白和苏轼的异同,认为“白有轼之才,无轼之学”,如果用这一说法评价李白和苏轼的诗歌,你认为是否成立?请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论述。(李白、苏轼均为木樨课程讲授重点)
4、以戴望舒的创作为例,论述现代诗派在中国新诗史上的地位。(木樨模拟卷五)
5、请举例说明你对当代社会民间文学资源化的理解。(开放性题目)
木樨语文·北师大808 真题解析
(By羊羊师,可可师兄)
2022年考研初试落下了帷幕。当808考试结束的钟声敲响的时候,你将笔收进笔盖,是否有剑士把剑收回剑鞘的从容?又或许有一些遗憾,一些不舍。无论结果如何,这一段漫长的旅途终于告一段落,师想对每一个坚持到这里的考生说一声,辛苦了!即将在23年考
研的同学,属于你的旅程也即将开始,你准备好了吗?考场真题是非常珍贵的,它将是未来备考过程中最重要的参考资料。感谢22木樨学员为大家回忆题目,各位一定会有好运相伴!
一、整体分析
1、题型结构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题型为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今年是808改革的第三年,题目形式发生了一次较大的变化!题型上,今年直接取消了沿用两年的填空题,保留五选二的论述题,增加简答题。在分值上,每种题型的分值都有所调整。首先,名词解释变成了五个,而分值提升至6分,这意味着大家的答题量需要增加,采分点/角度要比过去多一点。简答题是北师大文学院过去常见的题型,在未改革前沿用近20年,“沉寂”了两年之后再次重出江湖!
2、考察方向
根据808考试大纲,考察内容主要包括13个条目,但每年考察的侧重点都不尽相同,落在
每个科目上的比值也不同。近三年真题呈现出波动较大且越来越灵活的特点。今年考试内容覆盖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纲要、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文论,考试大纲中的古典文献、比较文学、西方文论都没有出现,考察范围缩小,重点明确。其中语言学考察比例提升,文学比例降低。
3、难易度评析
整体上看,今年的试卷难度中等偏上,跟过去两年相比持平。语言学部分比重加大,难度上升,而文学部分比例下降且难度也下降了。由于今年取消了填空题,过去两年出现的超纲题今年不再出现,所有的知识点都在预测范围内。木樨辅导里考前跟大家反复强调的,没必要花时间磕的古典文献学,今年果然没有再考,知识点都比较基础。
总结一下今年试题最大的特点,第一个是回归基础。简答题再次出现,说明了教材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之前班里总有小伙伴问,为什么课上还是划出简答题的重点、反复强调大家要把木樨808基础备考笔记上的简答题背下来?北师大不是没有简答题吗?师强调,简答是论述的基础,背不好简答题也答不了论述!今年简答题再次回归,知识点都比较基础,全卷没有超纲题。第二个特点是反押题。在未改革前,文学院的真题就年年都发生变化,
如今808也开始呈现出反押题、灵活出题的特点。今年大热的鲁迅被完美的避开了,汪曾祺的出现让大家始料未及。那808的出题真的无迹可寻吗?大家看了木樨808真题解析就会发现,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
二、文学部分解析
今年名词解释题量减少至五个,分值提升为6分,这在北师考研史上也是很少见的,属于今年老师们的一次大胆尝试。虽然题型有变,但知识点很基础。“中唐古文运动”属于古代文学和古代文论的交叉高频考点,在历年真题中反复出现了6次以上,也是木樨语文考前真题班中直接押中的考点。“新感觉派小说”是作为重点流派在思考题解析中带大家练过的题目,课上给大家讲解了如何用“形成原因+流派特点+代表人物+得失评价”的逻辑来组织答案,作为六分的名词解释应该也不在话下。最后一个“心灵辩证法”大家可能比较陌生,考察的其实是外国文学重点作家托尔斯泰的写作特点。它不是教材上的常规考点,却是2010年文学院学硕的原题,再次说明看真题和木樨808真题解析的重要性啊。
简答题15分,这次文学和语言学各占一半。第一道“汪曾祺小说的语言特”让很多同学措手不及,没想到现当代避开了今年大热的鲁迅,选择了这个“现代文学六大家”以外的人,很
多同学表示没看过他的作品,不知道如何答题。同学们!还记得木樨课上、课下练了很多次的“京派文学”那道题吗?只要能将两者联系起来,把背过的京派文学特点搬上去,其实就是小说的诗化、散文化倾向,即使不联系作品也能拿下大半的分数。这道题就看大家有没有学会知识的迁移了。第二个“知人论世”是我们真题班上强调的第一个考点,必须背得滚瓜烂熟的,就不必多说啦。
今年的论述题依然五选二,落在了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上面。古代文学和木樨预测得一样,不再结合古典文献了,这一把就大大降低了难度,让之前没有放弃复习古代文学的同学有了机会。这是一道观点题,首先要表明立场,然后分别论述。虽然选取的是两位重点作家,但这题考察的点有一定的难度,题目问的是李白和苏轼的诗歌在“才学”上的异同,背后反映的是两者的风格差异,因此需要结合时代背景,两人的生平经历还有个性所形成的不同创作风格来作答。这题想拿高分比较困难,大家需要有一定的背诵功底,能举出例子来。第二道现代文学的题目就要简单很多了,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诗派的文学成就和地位,是考前模拟冲刺卷(五)的原题。在如大海一般广阔的808考试范围中,木樨的思考题和冲刺模拟练习还是押中了不少题目,并不是师兄师们有多厉害,而是808变了,但没完全变。万变不离其宗,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依然是抓基础,多练习!
三、语言学部分解析
总体上看,语言类题目难度未减,反而增加了实际操作与知识应用部分,颇有2020年改革前的专业考试之风,多少有些难为大家。话说回来,要难一起难。从这个角度讲,对大家来说反而都是公平的——正是这些出其不意的题目,才能够与自己所学的知识擦出火花,进而真正反映出大家平常的学习成果,很刺激,但也无比真实。所以无论自己答的结果怎么样,只要尽力把自己知道的写上去就好,无怨无悔即可,剩下的就交给阅卷老师吧。下面简单说下今年的题目。
名词解释出了两个题目,分别是“语境”和“宾语前置”。“语境”的知识在【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均出现过,其中【语言学概论】讲解相对详细,需要答出“语境的概念”“语境的分类”“语境的作用”,有能力的同学最好点一下“语义对语境”的反映,论述过程中如果有相应的例子更好,没有也不会怎么扣分,毕竟基本知识比较多,分值没办法太分散。这部分知识在北师大版本的语言学教材中有专门论述,我们在木樨课上的“语用部分”第一个介绍的便是这个知识点。至于【宾语前置】这个名词解释,我想不应该担心,这个内容在暑假开始的木樨【论述题】练习中就让大家总结过,木樨模拟题(模拟题2-论述选做第1题)也再
次出现过,是不应该丢分的。只要把概念简单说出,相应的类型答全,各举出一个合适的例子,肯定拿全分。考虑到名词解释的分值增加,今年的名词解释答题原则应该遵循“能写即写”,千万不要留白,所以从做题量来说,其实不亚于一个小的简答题。
简答题有两个题目,第一个“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的区别于联系,这个在我们的模拟题的名词解释中出现过(模拟题3名词解释第2题),大家只要在名词解释的基础上,把组合关系的横向特征和聚合关系的纵向特征体现出来,并且能够用几个例子说明“纵横”运行彼此紧密的关系,这个题目是可以完全拿下的,就看同学们发挥得如何了。至于第二题修改病句,相信大家作为母语者都能够出“病症”:“见面中国朋友”“把周围书店逛”“对于敦煌”“再想去”“+所以”“没买了那本书”。重点是如何解释这些病症,大家一定要紧扣语法部分的知识用专业术语答,如“见面”的构词结构为“动宾式”,后面无法再带宾语,再如“把字句动词的非光杆特征”等等,每个点简单展开说明,在回归题目,这样才完整。这个题目别看简单,却有很强的综合性,运用性,想要答好难度其实不小。
论述题,今年破天荒出了两个题目,不知道有没有同学选。第一个词义引申题目,本来是送分题。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材料和考点就在北师大版《古代汉语》(王宁2012)“第三章—
—第四节——二、词义引申与引申义”里,原题原材料搬上来,就看你熟不熟悉。这个题目首先每个“关”你都得解释对,然后正确联系彼此的引申关系,总结引申模式,教材上讲的很清楚,不再细说。这个题目要注意的是,还考察了“探求词本义”这个知识点,这里最好用的是“因形求义”,一定要将“关”还原为繁体字“關”来讨论,题目难度不小。第二个歧义分析题,并讨论语义与语法的关系,这个题目大家可以参考木樨“模拟题3-论述选做1”,结合具体题干展开回答就好,如果做过这个题目应该不会太慌。
虽然填空没有了,但明年是不是还来,都是未知的。所以我一直强调不要死记硬背,而是把知识学活学透,这样无论怎么变都不怕。填空题考点可以变名词解释,名词解释可以变简答,简答基础上可以发展成论述,其实是一脉相承的。考研反压题已成事实,光靠资料简单记忆是不够的,所以一定要跟上木樨视频课,勤思考,做练习,才会有收获。
如果你还想领取更多真题,了解自己是否适合报考北师大,可以添加()领取哦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