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
教学目标
学问与力量
二战后世界形势的特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新中国同苏联等国建交;新中国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进展友好关系;中国代表团参与日内瓦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亚非会议上的乐观贡献。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引导同学分析新中国外交的背景和目的,回顾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中国国内建设任务,分析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和方针,培育同学把历史内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价的力量,并提高同学学问迁移力量和综合分析问题的力量。
②通过引导同学对比新中国外交与旧中国外交的不同,培育同学运用历史比较方法,鉴别历史学问的力量和比较问题的力量。
③引导同学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方针的内容和意义,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使同学把握利用表格概括、归纳历史问题的方法。
中国成立多少周年了202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外交成就的教学,使同学生疏到新中国在简单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乐观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从根本上转变了旧中国外交的屈辱局面,显示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爱好和平的愿望。
②通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教学使同学生疏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赞扬,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处理与国相互关系的准则,新中国为建立新型、公平、和谐的国际新秩序作出了重大贡献。
③通过中国代表团参与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内容的教学,使同学生疏到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增加同学的民族骄傲感。
重点与难点
重点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其运用。
难点
中国建立初期实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缘由。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翻开中国近代史,呈现在我们面前是总是一幅幅难过惨目的画卷:国土沦丧,山河裂开,经济凋敝,生灵涂炭,“四万万人齐下泪,天际何处是神州”。一条条不公平条约,像是一个个噩梦,萦回不去。“一唱雄鸡天下白”,新中国以崭新的姿势,活跃在国际舞台,长袖善舞,尽展大国雄姿,“海内存知己,天际若比邻”,我们的伴侣遍天下。今日,我们就学习、感受共和国的外交。
新课学习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二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和激烈斗争。
2.新中国成立初,中国与外国政府建交的原则有哪些?
答案:公平、互利及相互敬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
3.新中国成立后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方针?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案: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主要内容有:另起炉灶;打扫洁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4.“另起炉灶”、“打扫洁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含义各是什么?各有什么意义?留意:一边倒是倒向哪一边?
答案:
另起炉灶:就是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
础上经过谈判同各国另行建立的新的公平的外交关系。意义:使中国转变了过去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建立独立自主的对外关系。
打扫打扫洁净屋子再请客:就是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意义: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公平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了基础。
一边倒:就是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决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意义: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成功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美国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哪些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答案: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逼
2.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国家是哪个?列举建国一周年中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多少个?
答案:苏联;17国;英国、荷兰等8国承认;成就最大的是中苏建交和毛周访问苏联并签订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最初是解决哪一关系?简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过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有什么意义?
答案: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
过程:①1953年12月,周接见印度代表团,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互敬重领土主权、互不侵害、互不干涉内政、公平互惠、和平共处。
②1954年,周应邀访问印度和缅甸,同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全都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意义:①标志中国外交的成熟;②在国际上产生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合作探究】为什么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中国外交的成熟?
“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假如接受上述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依据这些原则办事,任何一国又都不干涉另一国,这些差别就不应成为和平的障碍或造成冲突。”
——《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界限,具有包涵性和开放性,完全以国家利益作为外交政策的动身点。
三、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1.1954年,日内瓦会议召开的背景是什么?召开的目的是什么?哪五国参与了这次会议?会议争辩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对中国有何影响?会议上中苏越坚持什么方针?会议最终的结果如何?
答案:1953年朝鲜停战后以后,美国舰队连续盘踞在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并企图从印度支那地区对中国进行军事威逼;目的:是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苏中美英法;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与重要的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的乐观作用,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最终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2.1955年,亚非万隆会议召开的背景是什么?有多少个国家参与?会议争辩的主要问题
是什么?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意义(两点)?
答案:背景: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29个国家;主要问题: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进展民族经济;意义: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与的亚非国际会议,代表着国际舞台上一种新兴力气的崛起;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3.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什么方针?提出这一方针的背景是什么?
答案:方针:求同存异;背景:帝国主义对会议干扰破坏;与会国之间的冲突分歧等错综简单;一些国家对新中国怀有误会和疑惧;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