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上历史期末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自我疗伤”“温药”“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四个阶段,下列叙述与“猛药重治”有关的是
A.创办了一系列的近代工业企业
B.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C.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动摇了封建统治基础
2.如下图这份报纸是1872年创刊于上海的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下列“新闻”可能被刊登的是( )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洪秀全金田起义 D.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3.解放战争时期,为了搞好解放区的,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总路线,其内容包括( )
①依靠贫雇农
②团结中农
③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
④发展农业生产国考准考证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4.《马关条约》第六款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
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据此条款,日本获得的权益是
A.开设工厂
B.割占土地
C.增辟通商口岸
D.获得赔款
5.北伐时,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奋勇冲锋,连克汀泅桥、贺胜桥,为攻克武昌城立下汗马功劳的北伐将领是
A.朱德
B.叶挺
C.贺龙
D.陈毅
6.曾经说过:“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下列关于两人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都是洋务派的地方代表 B.都大力主张“实业救国”
C.都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D.都提出了“自强”和“求富”的口号
7.“为雪心头恨,而今作楚囚。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材料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动
C.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8.哪一个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建立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国民党一大
D.国民党二大
9.1840年爆发的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侵略者纷至沓来,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以下对条约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南京条约》使列强的侵略由沿海深入到内陆
②《马关条约》打击了中国民族工业
③《辛丑条约》使清王朝的内政外交受洋人控制
④三个条约的签订都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②③④
10.下图有助于我们学习哪一战役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渡江战役
D.淮海战役
11.“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在嘹亮的军歌声中打响了( )
A.武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抗日战争
12.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首首抗日救亡的歌曲,带给人们巨大的精神力量。创作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激发中国人民抗日斗志的歌曲有
①《义勇军进行曲》
②《长征组歌》
③《黄河大合唱》
④《北伐军军歌》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③④
13.19世纪60年代初,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䜣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他们为兴办洋务,都曾写过奏折上奏皇帝,彼此也有书信往来,商议讨论。那么,他们的奏折和书信中,频频出现的词汇应该是
A.师夷长技、自强
B.民主、科学、新青年
C.民族、民权、民生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4.有人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的根本原因是洋务运动( )
A.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 B.把西方先进生产力引入中国
C.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 D.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15.“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恨,全变则强,小变则亡”这是哪一派别的观点( )
A.地主阶级顽固派 B.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16.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战争把沉重的震撼带给了中国社会的中枢。下列史实能说明以上观点的是( )
①战争爆发于1856年
②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③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④英法联军占领门,控制北京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孙中山在《讨袁檄文》中称“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文中讨伐的“民贼”是( )
A.张作霖 B.张勋 C.吴佩孚 D.袁世凯
18.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
A.英国 B.日本 C.美国 D.法国
19.学习历史要求我们思考原因与结果的关系,以获得合理的历史解释。下列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20.上海见证了中国近代新闻出版业的发展,下列报刊创办于上海的有
①《新青年》
②《申报》
③《东方杂志》
④《解放日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综合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彻底告别了任人欺凌的时代……中国人民第一次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开始有了“中国声音”,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重返联合国,改革开放后又取得举世瞩目的外交成就……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世界各国的尊重。
——摘编自《教师教学用书》
(1)根据材料一图A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什么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丧失主权的独立与完整?使清王朝成为“洋人的朝廷”是什么条约中的哪项条款?巴黎和会上作出怎样的决定导致了图B中德国人如此沮丧、日本人如此得意?这一决定最终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的哪一重大事件?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哪一事件的发生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20世纪70年代“中国重返联合国”有何历史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外交的变化给我们的启示。
22.学习历史,应该形成面向世界的视野和意识。透过世界,能更好的解读中国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1858年马克思《贸易史》
(1)从经济角度看,马克思主要是抨击了清朝的什么政策?材料一中的“时势”是指什么?
材料二:到19世纪中叶,……首先是中国,然后是日本,被迫敞开国门,接受西方的商人、传教士、领事和炮舰。……日本采纳和利用西方强国的手段,并将它们用于自卫及后来的势力扩张。相形之下,中国却不能重新组织自己以迎接西方的挑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据材料二,中国“被迫敞开国门”开始于哪一事件?“日本采纳和利用西方强国的手段”是指哪一事件?这两个事件分别使中日两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三: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进行的经济改革,不仅提高了公民总体的物质生活水平,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自由和更大的流动性。中国发展了一种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挑战美国经济主导地位,并且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西方民主的国家发展模式。
﹣﹣[美]弗兰克•萨克雷[美]约翰•芬德林《世界大历史》
(3)材料三中,“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进行的经济改革”的总设计师是谁?中国的“发展模式”指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中国“能够挑战美国经济主导地位”国际因素有哪些?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国开始迈向近代化的门槛,日本通过挑衅的战争打断了中国近代化的尝试。
材料二 :1894年,慈禧太后60大寿,清政府忙于庆祝活动,1894——1895年,外敌入侵,清军在战争中惨败。针对此事,有人在北京城门上题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