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深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努力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制。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在理论指导下,经历了调研准备、推行实施和完善发展三个阶段。
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推行情况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实施,是以1993年8月国务院颁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为标志的。范围为全国中央、省、市、县、乡五级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一)建立和推行的背景
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政府机关人事管理制度,建立了一支行政管理队伍,适应了当时计划经济的需要。形成和发展出若干行之有效的准则,比如,党管干部的原则,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等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
始了改革开放进程,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的推进,使原有的干部人事制度面临着改革的迫切需要。首先,经济体制改革迫切要求在干部选拔上增加透明度、开放度和众的参与程度,要求在更大范围内创造一个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局面。其次"国家干部"的概念过于笼统,缺乏科学的分类,管理权限过于集中,管理方式陈旧单一,管理制度不健全,用人缺乏法治等传统体制的弊端必须突破。第三,对体现干部人事制度优良传统的具体制度、内容和做法,也需要根据形势发展需要,进行必要的修改、补充、调整、改进、完善,动态地适应着时代的要求。
因此,在进入改革开放之际,小平同志就要求要勇于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制度、人事制度。此后,干部人事制度进行了坚决而系统的改革,尤其是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都将其作为一个重要方面加以强调。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选择特定时期某一局部,作为全局的突破口,往往会对全局起主要和决定作用,同时也符合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干部进行科学分类,在机关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就是全局中的一个主要环节,是使干部人事制度走向科学分类管理体制的突破口。从而推动企业、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决定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全局问题。
就全局性质而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但具体到机关、事业、企业的干部人事制度,其改革的深刻程度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一切运动形式的每一个实在的非臆造的发展过程内,都是不同质的。机关具有国家事务管理的一致性,必须统一指挥,保证政令畅通,机关干部人事管理也要集中统一,不能有多样性。由此看出,机关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同政治体制联系紧密,其改革是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健全,重要的是增强活力、赋予生机,是在继承和连续基础上的具体管理办法的调整和改进。因而,其改革不具根本性变化的性质。企事业干部人事的管理制度不仅有干部人事制度的共性,而且反映企业制度、事业单位管理制度所确定的外部关系。这种外部关系只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而逐步清晰和明确。并且,由于经济体制从计划向市场的根本转变,企事业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具有了根本性变革性质。用人主体由国家转为法人,用人行为由行政转为市场。所以,企事业干部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是对自身的根本改造,具有根本性的变化性质。这种运动形式的质的区别,既是企事业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艰巨性所在,也是它不可能先于机关形成制度的原因所在。
党的十三大提出的"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是一个符合客观实际的必然选择。
(二)推行的过程和方式
自党的十三大和七届全国人大提出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党的十四大和八届全国人大提出尽快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到党的十五大和九届全国人大提出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连续提出明确的任务和要求,既表达了党和国家的意志,也反映了实际工作蓬勃发展的进程。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推行,始终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采取了符合实际的推行方式方法,使制度建设稳中求进。按照党中央关于正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的要求,推行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下,采取整体推进,突出重点,分步到位的方法,根据各项改革的难易程度和基础条件,针对机关工作人员的接受程度和人民众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一年一个突破口,逐步达到目标,使推行工作有计划有节奏平稳地进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得到了人民众的拥护。到1997年底,在全国基本建立了公务员制度。
(三)取得的成效
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后,在国家行政机关新的人事管理机制开始运行,其中比较显著的有八个方面:
--考录工作全面铺开。全国31个省、区、市均实行了公开招考,多数地方还打破身份、地域限制,不拘一格选人才。截止1999年初,全国计划考录公务员15万人,报考人数150万人。公务员考录制度,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支持和欢迎。
--激励机制开始运行。实行考核制度,对公务员的"德、能、勤、绩"进行评价,并将考核结果同奖惩、工资、职务升降、辞退等环节挂钩,使"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开始改变。自1994年起,全国各级行政机关98%的公务员参加了年度考核。考核被评为优秀者受到奖励,考核不称职者受到处理,考核的奖优罚劣功能得到发挥。
--能上能下有了突破。实行竞争上岗,能上能下,使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截止今年4月,仅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就有5万个机关单位实行了竞争上岗,职位近35万个,报名参与竞争上岗的各级机关公务员达80多万人。
--轮岗、回避初见成效。对领导和"热点"职位有计划地轮岗,对有亲属关系的公务员在任
职和执行公务时回避,打破了亲情关系网,改善了公务员工作环境,促进了廉政建设。截止1999,全国共有40余万人进行了轮岗。同时,全国还有29832人进行了任职回避。
--"出口"初步畅通。退休制度得以进一步贯彻,特别是辞职辞退的实行,使机关告别了"铁饭?quot;,"能进不能出"的弊端开始打破。据统计,4年来,全国共有11000多名公务员被辞退,有11624人辞职。
--培训开始步入轨道。培训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的有效途径。据不完全统计,自条例颁布以来,共培训公务员1000余万人次。99年,55个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有5180人次参加了在职培训和学历教育,占总数的%。通过培训,公务员素质得到提高,工作能力得到加强,保证了政府机关的高效运转。
--公务员权利有了保障。据不完全统计,申诉控告制度实施以来,各级人事部门共受理公务员申诉287件,其中撤销或者建议撤销原处理决定的占到20%。不公正的人事处理得到了纠正,维护了公务员合法权益。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得到弘扬。从1996年开始,连续四年在全国开展"做人民满
意的公务员"活动,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典型。这一活动,展示了新时期公务员改革开放、勤政廉政的新形象,叫响了公务员称号,宣传了公务员制度,推动了公务员队伍建设。
总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推行,取得了明显成效。机关的生机活力明显增强,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水平有较大提高,机关的勤政廉政建设得到加强。实践证明,我国公务员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适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是一项比较成功的改革。
(四)存在的问题
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推行,还只是迈出了初步的步伐,制度的健全还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当前的主要问题:一是立法层次不够;二是全国的发展不平衡;三是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二、我国公务员制度展望
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在继续发展,以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突飞猛进,经济、科技、国防和民族凝聚力等在内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对各国政府的管理效能和效率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
当今中国,改革、发展和稳定成为我们工作的主题。今后五至十年,是我国发展的一个大机遇,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重点的各项改革全面深化,整个经济处于战略性结构调整之中。在解决深层次矛盾、克服各种困难和风险中,需要我们维护社会稳定。就是说,政府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行政运作的复杂程度大为提高,迫切需要提高政府判断形势、驾驭复杂局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人民众对政府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在履行和完成"执法"和"管理"的职能和任务中,必须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在政治思想、工作作风、制度建设和机构改革中不断取得成绩,从而建设廉政、勤政、务实、高效政府。
今后,完善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指导思想是,以理论和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论述为指导,按照深入改革人事制度的要求,从增强制度活力、提高队伍素质、改进公共服务、完善法制等方面着手,以深化制度改革为动力,以提高队伍素质为根本,以提供优质服务为目标,结合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统筹规划,力争再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立起充满生机活力、法制体系完备的公务员制度,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为广大人民众和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有。
干部人事制度 今后一段时期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点有四个方面:
一是增强制度活力。主要是完善分类、聘用、考核、竞争机制等。推行部分职务实行聘任制的试点,探索主办人员与辅办人员不同的管理办法。改进考核制度,实行多层面考核,净化民主测评的环境,公示考核结果。完善公务员竞争上岗、公开选拔制度,保证人才选拔工作的公正性、科学性。
二是提高队伍素质。创新、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严把"进口",要经过多次考试,层层筛选,选拔优秀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根据公务员职业发展加强培训。研究公务员的成长规律,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明确阶梯和目标,并针对个人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学什么。按照从严治政,依法行政,政务公开的要求,进行依法行政培训,增强公务员法律意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要根据加入世贸组织对行政管理提出的新要求进行培训。培训内容,要以法律规定、市场需要、岗位必会为导向来确定。培训安排,要把个人动因和组织选送结合起来,变要我培训为我要培训,由政府推动转为利益驱动。培训时间,要长短结合,板块拼加,自由选择,学分累计。形成一套有效的培训运行机制。
三是改进公共服务。按照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的要求,进一步转变职能,转变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积极推行政务公开,让人民众了解办事程序和规则,接受众监督。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电子政府",提高行政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引导广大公务员深入实际,体察民情,为众办实事、办好事,让众满意。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