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析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作者:龙生平
来源:《种子科技》 2018年第11期
    摘  要:贺兰山东麓是我国酿酒葡萄主产区之一,产区酒屡获国际大奖;葡萄酒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未来发展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利用区位优势、风土优势,抓住发展机遇,酿造高品质的葡萄酒,既能大量转化葡萄产品,增加从业者收入,又能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应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让科技成为推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灵魂。
    关键词: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
        贺兰山东麓是我国葡萄酒主产区之一,应抓住机遇,以科技为引领,及时调整种植结构、提高酿造水平,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脱贫富民和生态立区实现。国外葡萄酒已进入通过科技创新大幅提升品质和竞争力的阶段,我国葡萄酒先进产区也十分重视新科技的应用和推广。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与国外乃至我国东部葡萄酒产区相比,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如何通过科技来提升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竞争能力,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1  国内外葡萄酒产业科技创新及应用
        世界各地葡萄酒产业发展历史悠久,许多国家都建立了严格的生产法规确保酒品酒质,并衍生了相应的葡萄酒文化。科技在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及销售等环节的应用,已成为一种流行趋势,也是葡萄酒大国实现技术领先、持续占有世界葡萄酒市场高地的重要依赖。
    1.1  国外葡萄酒产业科技创新及应用
        国外葡萄酒大国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和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在酿造工艺方面,采用冷榨过滤法、果汁酿造法、碳酸气密封法、红外线加热法等新技术,通过高科技塑造不同品味、口感的葡萄酒,吸引了特定消费者。在提高甜度方面,日本发明了一种“不加糖”的逆渗透膜设备生产葡萄酒,使酒浓缩而达到所需的甜度,不发生素分解,可保持酒质和香气,营养成分好,耗能低。法国一直是葡萄酒出口大国,随着中国、印度等国葡萄酒产业的兴起,法国葡萄酒出口压力骤增。为解决这一问题,法国废除旧法规,实施了酿酒技术及酒标改革,通过科技创新以提升酒质,例如,以添加单宁、山梨酸来实现科技防腐;以添加浓缩后的葡萄浆来增加甜味等[1]。意大利制造出了全球首个酿酒机器人,通过其内置的传感器,能够精准控制葡萄酒的含糖量、pH值和青花素的含量。
    目前,世界葡萄酒大国在提升酒质方面的做法有:应用半透膜过滤装置等新科技,以缩短酿造时间并提升酒质;降低使酒产生酸败病的酚类指标,提升、香、味并延长贮存期;在葡萄粉碎前,加入适量的膨润土、硅藻土等吸附剂,以抑制原料汁中氧化酶的作用,去除酒中的致癌物。
    1.2  国内葡萄酒产业科技创新及应用
        中国葡萄酒产业起步较晚,但整体发展较快。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依靠科技创新,突破了葡萄种植“南不过长江”和“北不过长城”的传统观念,采用先进技术和装备,实现了非适宜区可以种出极优葡萄和酿造出高品质葡萄酒的目标。随着人民众消费理念的转变,葡萄酒需求逐步攀升。年轻人是葡萄酒消费的主力,其在关注健康的同时,十分重视葡萄酒消费品中的时尚科技元素,如智能取酒、智能开瓶、智能保鲜等。
    目前,国内葡萄酒先进产区在提升科技水平方面的普遍做法有:建立葡萄品种种质资源库,筛选适宜小产区的品种;建立酿造菌种库,提升酿造工艺和质量,逐步推广全过程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完善葡萄酒质量安全智能监测体系;深挖葡萄酒副产物综合研究及利用,实现副产物的多元利用;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融入葡萄酒产业各环节,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2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发展现状
        该葡萄酒产区位于北纬37°43'~39°23',属于温带半干旱气候,处于世界酿酒葡萄的优势地带,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良好的风土条件,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经过30多年的发展,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产区影响力、产业带动力、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2.1  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和葡萄酒产量快速提升
    贺兰山东麓葡萄种植面积达到3.8万hm2,建成酒庄86个,年产葡萄酒近10万t,先后有40多家酒庄的500多款葡萄酒在国际大赛中获得奖项,综合产值超过200亿元,形成了以银川镇北堡、青铜峡甘城子、红寺堡肖家窑、农垦玉泉营、贺兰金山为核心的五大酒庄集,已成为全国集中连片最大的产区,葡萄酒产业已成为宁夏独具特的“紫名片”。
    2.2  产区和产品品牌同步发展壮大
    通过老葡萄园改造、对酒庄酒进行品质提升、实行一个出口进行销售、侍酒师大赛、建立葡萄质量监管与流通追溯体系等措施,葡萄酒的品质和品牌得到同步壮大。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跻身全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百强榜,品牌价值由2016年的140.96亿元提高到271.44亿元,品牌价值排名由全国第46位跃升到第14位。
    2.3  农民就业增收、脱贫致富成效显著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已成为宁夏增长最快的特支柱产业,每年为生态移民提供12万个就业岗位,工资性收入近9亿元,占当地农民人均收入的28%,已成为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红寺堡区是宁夏最大的生态移民集中区,开创了“移民+合作社+企业”的模式,累计种植酿酒葡萄7 066.7 hm2,年葡萄加工能力4万t,种植区内移民平均每户年收入突破1.6万元,酿酒葡萄产业成为当地致富的主导产业。
    2.4  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种植葡萄能有效保护植被,是防沙治沙和改造荒漠的有效途径。葡萄园“浅沟种植”减少了水土流失,成为贺兰山东麓最大的洪水拦蓄工程。宁夏22个酒庄建成旅游基地,年接待40万人次以上,已成为宁夏全域旅游的重要组成元素。葡萄产业园融生态整治、生产示范、休闲观光为一体,既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又能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3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发展需要重视的问题
    3.1  葡萄种植户及酿酒企业主动应用新科技、新技术的意识不强、动力不足
    一是土壤、气象、种苗培育、病虫害防治等基础信息提供不足,葡萄种植户及酿酒企业感受不到科技的“威力”和“魅力”。二是土壤保护、温度调节、病虫害监测等技术装备投入不足,过程研究和科技支撑的作用体现不足,突发问题多,影响收成,打击了葡萄种植户及酿酒企业的积极性。三是“好酿酒师用澡盆也能酿出非凡好酒”的说法影响了一些种植户和酒庄企业的判断,主动运用新科技、新技术的意识不强、动力不足[2]。
    3.2  “科技是葡萄酒产业发展的灵魂”的理念未深刻注入产区
    一是缺乏高瞻远瞩的产业规划和布局,种植户存在跟风种植现象;产区管理者、种植户对科技重视不足,项目从筹建到运营,“科技元素”注入少,低水平复制严重。二是栽培分布不合理,品种结构单一,
早、中、晚熟品种搭配不合理,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三是设施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整体较低,生产过程中的土壤耕作、微量灌溉、施肥等均为人工作业,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较低。
    3.3  科技创新环境不优,持续竞争能力弱
    一是科技研究基础薄弱、可共用共享的设施少、科技创新成本高,一些企业想通过科技创新提高产量和酒质,由于缺乏支持环境而打了退堂鼓。二是种植从业者普遍年龄较大,虽然在销售、酿造工业环节有一些年轻人,但整体从业者年龄较大,对互联网等科技工具的使用能力较弱。三是种植户及酿造企业科技创新意识不强,竞争能力弱。
法国葡萄酒酒庄    4  对策建议
        酒庄葡萄酒有自身的特殊性,从种植到走向市场,投资周期长、收益见效慢、管理链条多,在选种、种植、工艺任何一个环节的改变,都会使葡萄酒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因此,科技的注入将从根本上激活葡萄产区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有利于促进这一特殊农产品实现跨越式发展和产品结构的多元化升级。
    4.1  高标准推进智能化产区建设
    4.1.1  完善质量监管与流通追溯体系
    要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覆盖产区、产业链的智能化综合监管、信息发布、产业服务体系,实现绿发展。一是对葡萄种植、生产、加工、储存、流通等各个环节进行生产数据收集分析和可视化监管。二是对提取收集的关键数据,通过科研院校和专业机构进行远程分析、检测、认定,并承担远程教育体验职能。三是打造葡萄酒电子交易市场平台,收集发布国内外葡萄酒市场信息,为酒庄提供全方位精准服务。
    4.1.2  加强风险管控与商标保护
    要严格落实葡萄产业执法与监管联席会议制度,会同各执法部门对葡萄酒实施全覆盖抽检,定期对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流通等关键环节进行监督检查。要规范使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区”等标识,严格商标全域保护制度[3]。
    4.1.3  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要鼓励合作社围绕葡萄埋出土、病虫害防治、修剪除草、灌装等生产环节,成立专业技术机械与设备服务公司,打造标准化、低成本园区。要尽快建成产区年度气象指数、葡萄成熟期预报、霜冻预报预防、病虫害预报预警等服务平台。
    4.2  深化基础信息服务
    4.2.1  深化基础信息服务,指导小产区精准施策
    一要支持小产区划分,立项调研五大产区地形地貌特征、气候特征、土壤状况、水资源条件,因地制宜推行“一区一策”。二要根据不同小产区风土特征对症下药,制定不同的防冻、架势、树冠整形、适宜品种、酿造工艺流程等策略,为不同的葡萄酒风格及其市场定位提供基础服务。
    4.2.2  唤醒种植户和酿酒企业的科技意识
    针对土壤类型以洪积砾石、灰钙土为主的不同产区,提供不同的科技指导服务。要深挖风土特优势,指导引进葡萄香气、糖酸度平衡性高的新品种;要重点关注病虫害高发期、养花期、成熟关键期的气象变化,及时预防。
    4.2.3  及时总结科技成果并推广
    要通过“免埋土” “风土研究”等试验数据,不断总结冬季防寒、病虫害防治、增产增收措施,加强产区水、土等资源的测量和综合监管。还可以通过科技手段加强酒庄环境、厂房和场地设施卫生管控、发酵过程管控、原酒贮存管控、葡萄酒后处理管控、葡萄酒过滤和灌装管控。
    4.3  做实科技服务举措
    4.3.1  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促进结构调整
    要因地制宜,不断加强丰产、优质、抗病和适应性强的葡萄新品种的选育和引进筛选工作,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特、优葡萄品种的选育和品种试验速度,推广适合不同产区的葡萄新、优品种,合理搭配早、中、晚熟品种,结合设施促早栽培、延迟栽培、一年两收栽培模式,克服品种结构单一的短板和盲目跟风现象,实现葡萄四季供应;要加快研发示范推广适合新品种的配套简化栽培技术,建立节本、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绿标准生产体系;通过品种创新、技术创新等供给侧结构调整,实现品种改良、品质改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