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驱动因素及作用机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
0引言
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
展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挑战,引发温室效应的碳排放问题亦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在此压力下,各国积极开展了多次气候谈判,协议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协定》《巴厘岛行动计划》《坎昆协定》等一系列公约。碳信息披露是政府和公众了解企业碳行为的主要途径,高质量碳信息披露既能有效地控制碳排放量,还能帮助利益相关者发现隐藏在企业中的气候风险与机遇,降低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显性与隐性契约成本,提高投资和融资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提升企业低碳竞争力。因此,研究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驱动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关企业在进行信息披露时,只有了解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的驱动因素及作用机制,才能到提高碳信息披露质量的实施路径,从而帮助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缓释融资约束、提高社会各界对碳减排的认识,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企业碳信息披露的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学者们纷纷关
注这一领域,并且已经取得一些重要的结论,但仍有许多未被深入探讨的课题:一是相关文献只是独立地解释有关因素对企业碳信息披露的影响,缺乏对相关驱动因素的系统性整理与归纳。二是缺少对有关企业碳信息披露驱动因素的作用机理的研究。三是现有文献大多为一般的描述性概括,缺乏规范的质性
研究。鉴于此,本研究运用扎根理论方法进行探索式理论建构,致力于构建企业碳信息披露驱动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的理论模型,为企业及政府的决策者提供全面的参考。
1文献综述
根据现有文献,企业碳信息披露受到多方面因
素的影响,具有复杂的演变规律。有很多学者针对多种影响企业碳信息披露的因素展开了研究探讨。李力等[1]从公众与政府的监管者角度展开研究,认为无论是在公共利益,还是在政策执行方面,社会舆论的参与及政策的执法,均有助于推动碳信息的披露,而当两者共存时,它们之间的协调效应可能会产生抵消效应;王彦林等[2]、邹绍辉等[3]对企业的实证研究也表明,企业的总资产、社会舆论的参与、行业的竞
*甘肃省优秀研究生“创新之星”项目“ESG 表现与企业双元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2022CXZX-712);兰州财经大学会计学院2022年度研究生科研项目“ESG 表现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基于融资约束和企业短视中介效应的分析”(KJ-202204)。【作者简介】向正中,男,陕西咸阳人,硕士,长春财经学院会计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内部控制;李睿,女,辽宁丹东人,兰州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数字经济、智能财务。【引用本文】向正中,李睿.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驱动因素及作用机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J ].企业科技与发展,2023(5):109-111.
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驱动因素及作用机制*
——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
向正中1,李睿2
(1.长春财经学院会计学院,吉林长春130122;2.兰州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甘肃兰州730020)
摘要:近年来,世界各国对环保问题表现出巨大的关注,各国也对企业的碳信息披露质量做出更高的要求。文章在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利用基于扎根理论的案例研究方法进行探索式理论建构。研究结果发现,法律规制、市场竞争、碳信息披露意识、碳信息披露水平和实现路径借鉴5个主范畴对碳信息披露质量产生显著影响,5个主范畴的作用机理各不相同,不仅在理论上丰富了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驱动因素的相关研究,而且在实践上为企业碳信息披露工作提供了决策参考和借鉴。关键词:碳信息披露质量;驱动因素;扎根理论中图分类号:F426;X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3)05-0109-03
◇企业创新管理◇
109
长春分类信息
争、当地的经济状况及雇佣的专家数量,均有助于提高碳信息的披露质量。然而,随着碳排放的增加,企业的收益也在下降。
经过深入研究发现,目前的文献中缺乏系统的质性研究,大多数研究仅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探讨其影响机制。因此,我们应该对关键性的问题展开进一步研究,以期揭开提高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的内在逻辑和机理。
2研究设计
2.1研究方法选择
碳信息披露对改善环境问题、推动碳达峰与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学界已达成提高碳信息质量共识,但现有文献缺乏碳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1967年,“扎根”这一概念首次引入数据处理领域,要想有效地利用数据,必须采取一种自下而上的理论构建方法,即以实践为基础,结合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3个阶段的数据处理。扎根理论的优势是结果精确,符合现场情况,并且通过持续的验证和推敲,最终得出一个客观、准确的结果。
2.2数据收集与分析
以往学者们对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的驱动因素做了多维度的研究,为确保概念具有充分的证据链和事实基础,本研究从中国知网收集与提高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驱动因素的相关文献。为探究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的驱动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利用基于扎根理论的案例研究方法,通过编码挖掘案例资料范畴、识别范畴性质及各范畴之间的关系。仔细检查每个案例的信息,确保扎根理论的数据编码与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及其结果的可靠性。
3范畴提炼和模型建构
3.1开放式编码
通过采用开放式编码,将500条原始数据按照不同的方法,如浏览、标记等,以便将数据转换为有意义的信息,最终构建出35个初始概念。经过系统的分析和整合,把拥有共同特征的概念组合成12个:环境法律法规、监管压力、行业整体规范、行业竞争、隐瞒成本、披露意愿、企业披露基础、聘任披露机构水平、碳信息披露内容质量、碳信息披露形式质量、碳信息
披露操作质量、碳信息披露经验借鉴。
3.2主轴编码
通过主轴式编码,建立起不同范畴之间的关联,从而提取主范畴及其副范畴。例如,在企业碳信息披
露的驱动因素中,可以将碳信息披露质量作为主范畴,它与披露内容、形式和操作质量3个初始范畴具有相同的属性,可以更好地控制碳信息披露的质量。经过多次研究,最终确定5个重要的碳信息披露领域:法律规制、竞争压力、碳信息披露意识、碳信息披露水平和实现路径借鉴。
3.3选择性编码
通过选择性编码深入地探索主要概念之间的关系,从而提炼出核心范畴并建立核心范畴、主范畴、初始范畴之间的联系。通过不断归纳和概括,本文明确核心范畴为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驱动因素,以该核心范畴为基础,本研究构建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驱动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的理论模型,其主线概括为“法律规制/竞争压力—碳信息披露意识—碳信息披露质量”(如图1所示)。
环境
法律
法规
披露意愿
监管
压力
法律规制
隐瞒成本
碳信息披露意识
竞争压力
行业
整体
规范
行业
竞争
披露
内容
质量
披露
操作
质量
披露
形式
质量
碳信息
披露经
验借鉴
实现路径借鉴
企业披
露基础
聘任披
露机构
水平
碳信息披露水平
碳信息披露质量
图1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驱动因素及作用机制理论模型3.4理论饱和度检验
经过对200条数据进行编码和分析发现,它们并未产生新的概念或范畴,也未揭示出新的关系。经过深入研究发现,本文提出的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驱动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的理论模型已经达到了理论饱和。
4企业碳信息披露驱动因素模型分析
4.1“法律规制/竞争压力—碳信息披露意识”的作用路径
(1)法律规制对碳信息披露意识的驱动及作用机理。法律规制是碳信息披露意识的前因变量,对碳
20235499 110
信息披露意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法律的规制由环境法律法规和监管压力构成。环境法律法规是一系列旨在保护环境、维护自然资源、防止污染及其他公共卫生问题的法律规定,经过国家的批准和认可,并被严格执行,是企业产生披露意识的关键因素,根据不同法规及惩罚力度提高企业的披露意识。监管压力由监管方产生,以已有的法律法规为准绳,在企业披露不全面或违规披露时,对企业进行惩处。一是在企业进行披露之前,详细严苛的法律法规能从根本上增强企业披露的意识。监管压力是修正企业披露意识,防止企业表面遵循法律法规实际做出钻空子的行为。法律法规和监管压力的结合能引导企业产生正确合规的披露意识,编码资料印证了这一结论。
(2)竞争压力对碳信息披露意识的驱动及作用机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企业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实现碳信息披露,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为此,廖望等[4]认为企业必须投入大量资本,实施低碳减排,以缓解资金压力,并且提高对商业信用融资的意愿和需求,从而形成良性
循环,增强企业碳信息披露意识。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供应商面临更加激烈的融资压力,客户的替代性也随之提高,使供应商处于更加积极的位置。此时,通过碳信息披露,企业可以展示出其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低碳发展模式,提升企业的形象,展示出其可观的发展前景,并且增强供应商对企业的信心和认可度。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企业对碳信息披露的重视程度也会有所提升。
4.2“碳信息披露意识-碳信息披露质量”的作用路径
(1)碳信息披露意识对碳信息披露质量的驱动及其作用机理。碳信息披露意识对企业的碳信息披露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首先,意识决定行为,企业具有碳信息披露意识是提高碳信息披露的质量的关键因素。其次,许光清等[5]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强制性碳信息披露在披露透明度、披露质量等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而自愿性披露有着较强的相关性,更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综上,不管是自愿还是强制产生的碳信息披露意识都会提高企业的碳信息披露质量。例如,公司的实力越强,就意味着拥有更多的资源承担信息披露带来的成本,披露主动性越高,质量也相应地提升。此外,隐瞒成本的存在也使得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得到提升,例如外部监管越严格,其
选择不进行信息披露的成本越高,选择披露的可能性会越大。
(2)“碳信息披露意识-碳信息披露质量”关系的调节因素与作用机理。“碳信息披露意识—碳信息披露质量”可以通过改变其披露水平和实施路径影响网络舆论的风险,其可以作为一个调节变量,以此来改
善网络舆论的状况。企业的披露水平取决于其披露的基础及聘请的披露机构的能力。企业披露基础决定了企业披露的能力,良好的披露基础不仅能够高效进行披露,还具有丰富的经验证据。聘任披露机构水平的高低在外部对提高披露质量起决定性作用。
5结论
通过扎根理论进行案例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3类,分别是内驱因素、中介因素、调节因素。其中,内驱因素主要指法律规制和竞争压力,是提高碳信息披露的内在动力;中介因素是碳信息披露意识,代表企业对碳信息披露的认知和态度;调节因素包括碳信息披露水平和实现路径借鉴,其中碳信息披露水平是基础,实现路径借鉴是路标,碳信息披露水平包括企业披露基础和聘任披露机构水平,实现路径借鉴是指碳信息披露经验借鉴。第二,上述驱动因素的作用路径并不相同,其中内驱因素通过中介因素影响发挥作用,碳信息披露水平和实现路径借鉴对“碳信息披露意识—碳信息披露质量”起到调节作用。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驱因素、调节因素和中介因素的强度相互影响彼此的作用。
6参考文献
[1]李力,刘全齐,唐登莉.碳绩效、碳信息披露质量与股权融资成本[J].管理评论,2019,31(1):221-235.
[2]王彦林,张子璇,盖玉风.“双碳”与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基于钢铁板块上市企业的实证研究[J].
会计之友,2023(9):51-57.
[3]邹绍辉,吴樊.股权质押、财务风险与企业财务信息披露质量[J].财会通讯,2023(2):73-79.
[4]廖望,王威明.外审质量、内部治理与碳信息披露实证研究[J].商业会计,2020(8):40-44.
[5]许光清,吴静怡.碳信息披露与资本市场开放——基于沪港通与深港通的实践检验[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23,19(2):227-237.
111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