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图书馆城市“阅书房”建设探索与实践
作者:李莹波 奚水 陈虹羽
来源:《科技资讯》2021年第13期
摘 要:为实现标准化、均等化、便利化的公共阅读服务目标,长春市图书馆依托中心馆—总分馆服务体系,以城市为核心开展“城市书网”建设,推出“阅书房”建设项目,以成本低、实效性强等特点,创新性解决城市居民阅读问题。该文从“阅书房”建设内容、特点和原则入手,分析了阅书房运行现状,探讨了“阅书房”可持续发展策略,为城市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建设提供长春经验。
关键词:阅书房 城市书网 公共阅读空间 社会力量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5(a)-0189-05
Abstrac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standardization, equalization and facilitation of public reading service, Changchun Library, relying on the service system of Gentral-Branch System of Public Library, carries out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Library Network" with the city as the core and launches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Reading Library".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w cost and high effectiveness, it innovatively solves the problem of urban residents' reading. Starting from the content, characteristics and principles of the library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library construction and discusse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library construction, so as to provide Changchun experi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public reading service system.
长春分类信息 Key Words: Reading library; Urban library network; Public reading spaces; Social institution
1 背景
“十三五”開启之年,长春市图书馆借鉴发达地区先进经验,探索建立以公共图书馆总
分馆为主体,以社区图书馆(室)为示范分馆,以流动图书馆、24小时自助图书馆、“喜悦”按需采购、U书到家服务、海量数据库资源服务为补充的多元化的公共阅读网络“城市书网”服务体系,满足广大民众阅读需求。由于受到区域行政管理体制制约,难以形成自上而下的总分馆建设和运行机制,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出现发展困境:一是图书馆开放时间有限,不能满足市民到馆学习的需求;二是传统图书馆服务半径限制,无法实现全覆盖;三是图书馆距离市民居住地较远,市民参加各种阅读活动存在困难。虽然流动图书车和自助图书馆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市民阅读诉求,但由于设备数量有限,资金、运营和维护等限制,服务内容比较单一,无法满足市民多元化阅读需求,迫切需要增加服务网点、延长开放时间、提供多元化服务,并且资金投入少、服务效益高的新型图书馆服务模式。
“城市书房”作为图书馆新型服务模式在温州[1]、杭州、济南、江西[2]等多个城市得到实践和推广,取得了较好成效。为了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2018年长春市图书馆借鉴发达地区“城市书房”成功经验,根据国家出台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精神,启动了“阅书房”建设工程。到目前为止,长春馆已与各界社会力量合作建成8家“阅书房”,打造了集文化、旅游、艺术、科技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具有长春地域特的新型阅读交流空间。与分馆相比,“阅书房”更像是一个迷你图书馆,环境优雅舒适,功能
齐全,设备更加智能,开放时间更加人性化,提供阅读服务更加多元化,更能满足民众阅读需求。
2 “阅书房”建设模式
长春市图书馆是“阅书房”建设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对全市“阅书房”建设进行指导,承担“阅书房”业务管理及服务规则制定、服务资源配置、物流运输、设备维护、读者活动组织、业务培训等工作。社会力量合作方是“阅书房”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和日常管理者,承担着阅书房的场地、硬件设施、人员等的保障,以及“阅书房”的后期运营、基本服务的提供、服务宣传与推广、各项活动的组织与开展等工作。双方协商签订“阅书房”共建协议书,合同有效期满5年。
2.1 建筑选址
遵循普遍均等原则,按服务半径1 km以内,服务人口不少于3 000人的标准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书房选址在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环境相对安静、市政配套设施条件良好的区域。
2.2 建筑、设备指标
社会合作方提供总建筑面积为150~300 m2的馆舍,设置阅览坐席不少于10个坐席,配备计算机设备1台,互联网带宽不低于10 M,并提供无线网络接入服务;配置3 000册以上专用书架,期刊架、报纸架、阅览桌等硬件设施。长春馆为“阅书房”提供统一标牌标识,配备自助借还书机、电脑、防盗仪、电子书借阅机、身份证阅读器、激光条码扫描等自动化管理设备,并负责设备安装、设备维护指导。
2.3 人力资源保障
社会合作方为“阅书房”配备1名或以上管理人员,管理员需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定期接受图书馆基本专业技能培训,并熟练使用和操作相关智能设备开展读者服务;有需要的“阅书房”应定期招募一定数量的志愿者,配合管理人员对“阅书房”进行日常管理与服务;长春馆应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开展图书采购、编目、中图法分类法排架、读者服务等方面专业培训,不断提高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和书房的服务效能。
2.4 文献资源保障
长春馆为“阅书房”提供纸质和电子文献资源。首次提供纸质图书500~2 000册,期刊10种、报纸5种,每年通过物流公司为阅书房提供6次、每次300~500册文献配送与更换服务;“阅书房”与“城市书网”分馆实现通借通还。社会合作方可结合特服务进行排架开展借阅服务,并在长春馆指导下对自购文献进行加工。
2.5 服务内容
“阅书房”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70 h,周末、节假日不休息,闭馆时间不早于19:30。“阅书房”可设置自助售货设备、服务吧台,为读者提供快捷餐饮等提高书房舒适度的服务。长春馆为“阅书房”提供讲座、沙龙、培训、展览及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服务活动,并鼓励合作方主动开展各种阅读活动,提升“阅书房”社会影响力。
2.6 考核管理
长春馆成立“阅书房”考核领导小组,定期对“阅书房”办证量、文献外借量、读者流量、阅读推广场次等进行考核,并开展读者满意度调查,根据考核和调查结果给予奖惩。考核指标:年发展持证读者数量不少于100人,协议期内累计持证读者数量不少于500人;年接待
到馆读者不少于3 000人次;年均每册藏书流通率0.7次以上;年开展各种阅读活动6次以上,年参与读者活动人次达200人以上。“阅书房”按规定及时上报各项业务统计报表,确保统计内容准确和完整。具体见表1。
例如:“阅书房”考核不符合标准,将给予一个月整改期,整改过后仍不合格的或读者满意度调查连续2年低于85%(含)将被撤销阅书房资格。
3 阅书房的实践成效
3.1 建设规模
到“十三五”末,长春馆先后与社区、企业、事业单位等合作,分别在居民区、校园周边、商场、公园、综合性服务中心、企事业单位等地建立8家“阅书房”,覆盖全市6个区。具体情况见表2。
3.2 读者使用情况
“阅书房”建设3年来,已成为城市居民阅读、学习、社交等文化活动集聚地。通过自助
式服务平台,读者第一时间检索和借阅相关文献,并享受异地还书、预约服务、邮书到家、网上荐购图书等服务。除开展书刊借阅服务外,长春馆组织“阅书房”定期举办新书推荐、读者交流会、讲座、展览等阅读推广活动,内容涵盖文学、生活、艺术、财经等领域,深受市民喜爱。“阅书房”建设两年多来,市民通过参加“阅书房”阅读活动,身心得到放松,工作压力得到舒缓,综合素养得到提升。2021年初,笔者对除2020年末新建“阅书房”外的其他6家“阅书房”在办证数、借阅册次和年举办读者活动等情况进行了统计(见表3)。统计显示,建在社区、学校附近的“阅书房”服务效果较好,读者以中小学生和家长为主,使用时间较为集中,利用率较高。2020年新冠疫情出现后,“阅书房”整体服务受到较大影响,处于闭馆状态,没有完成预定目标任务。
4 存在的问题
4.1 财政资金保障问题
“阅书房”建设经费至今未能列入市财政预算,每年由市文广旅局向长春市图书馆下拨“阅书房”建设专项经费30余万元,用于购置自助借还设备、安全门禁系统、电子书借阅机、身份证阅读器、条码扫描等智能设备。每家“阅书房”建设初期,图书馆投入财政经费
购置纸质文献8万余元;市文广旅局投入专项经费购置智能服务设备12万余元;后期“阅书房”运营费,每年由图书馆投入10万元用于图书更新,期刊、报纸订阅,电子书借阅机服务费等。“阅书房”建设资金能否得到持续投入和保障是目前面临的现实问题。
4.2 管理问题
在“阅书房”管理上,发现有些合作方將“阅书房”建设作为形象工程,更多以自身经营需求为主,后续缺乏开展公益文化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出现了管理松散、服务不规范等问题。还有的合作方缺乏对“阅书房”后续宣传和推广,存在着在基本信息方面介绍不足、信息服务更新方面不及时、馆藏特揭示方面不到位、主题定位方面不精准等问题,“阅书房”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同时,“阅书房”管理人员多为兼职,流动性较大,工作时间不固定,业务不熟,完成工作任务有限,存在服务效果不理想、上报各项统计不及时等问题。
4.3 建设规模问题
据统计,洛阳市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城市书房有 161个,其中城市区90个、县(市)71
个。郑州市也在2019年建成50个城市书房。长春市已建成投入使用的“阅书房”得到社会高度评价与认可,越来越多市民期望能够在自己家门口建设方便舒适的“阅书房”。按照每年建设3家阅书房建设规划,到2023年长春市图书馆将在城区内建成20家“阅书房”,但是,按照加快构建全民阅读服务体系,打造“15 min阅读圈”的建设目标,目前的建设数量还远远不能够满足读者和市民需求。
5 建议与对策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