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技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研究综述
Business Innovation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新材料、清洁能源的不断发展,世界已经进入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绿化的新技术革命时代。以美欧为代表的“再工业化”、德国的工业4.0都体现出发达国家正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发展,中国也以中国制造2025加快产业升级。在此背景下,通过信息化与制造业、服务业创新融合而催生出的新科技、新产业、新业态融合发展,已成为当下新型经济形态。本文梳理国内外关于新科技、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文献,并提出中国发展新科技、新产业、新业态的对策建议。
1 新科技新产业新业态的相关概念
李耀新(2014)[1]提出,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催生出了很多新科技、新产业和新业态,这里的新科技指的是可实际推广应用并能够替代传统技术的新兴科技,如3D打印、大数据、机器人、无人驾驶等;新产业是指在信息技术影响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在原有产业基础上升级或衍生出的新产业,如基于卫星定位和移动通信的实时导航服务等;新业态是指为满足市场需求,传统的产业链垂直分工模式被打破,在互联网背景下第二、三产业统筹协调推动产业链整合重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拓展新的价值空间并形成新的产业组织形态,如产业联盟、平台经济等。李婷(2018)[2]指出,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新产业布局情况,美国集中在新能源、环保、生物医药、智能电网、航空航天和电动汽车产业等;欧盟集中在智能电网、智能互联网、数字创新和低碳产业等;德国集中在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光学技术、生物技术
产业等;日本集中在云计算、医疗与护理、环境与能源、海洋开发、商业航天和信息通信产业等;韩国集中在可再生能源、LED、绿运输系统、机器人应用、IT综合系统、生物医药、绿金融产业等。蔚知衡(2018)[3]指出,信息时代下新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信息量、信息传播速度、信息处理速度以及信息应用等,相关信息设备也在拓展其应用范围,从而扩大新科技的应用领域。吉志勤(2016)[4]指出,新业态是基于信息技术而从传统产业领域中衍生或拓展出的新的活动及链条,如基于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而产生的大数据相关服务业,基于互联网平台获取企业信用及交易行为信息的互联网金融等。张磊和刘长庚(2017)[5]认为,作为一种供给创新,服务业的新业态具有“互联网+”、三产业融合化、专业化、空间集聚化等特征。
长春分类信息另外,我国较多学者对最早由我国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研究。季晶(2011)[6]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基于战略布局、国家政策、发展方向等多方面考虑而进行的以科技创新为推动力的新产业。张训(2012)[7]针对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与分析。
从以上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当今新科技、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世界各大经济体所关注和发展的新科技、新产业、新业态也比较集中且相似,我国在这次由信息技术领导的产业革命中与其他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需要抓住机会,利用自身优势,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2 新科技新产业新业态的关系
关于新科技、新产业和新业态之间的关系,国内有学者进行了分析。赵君丽等(2015)[8]以美国、欧盟和日本为例阐述新科技、新业态和新产业的关系,认为新科技的产生使一些商业经营模式发生改变或衍生出新的经营模式,新型经营模式形成规模就催生出了新业态,规模再扩大就形成了新产业,三者之间是依次渐进发展且相互影响的。许维鸿(2018)[9]认为新科技、新产业、新业态是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催化出的概念,中国经济以新科技为驱动力,提高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以新产业为支撑,激励高技术产业发展并优化产业结构;以新业态为引擎,推动新技术与各产业领域的有效融合,从而形成协调融合发展
DOI:10.19699/jki.issn2096-0298.2021.05.104
新科技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研究综述①
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张舒逸  杨婧  崔迪  吕智
摘 要:在当今新技术革命背景下,促进新科技、新产业、新业态融合创新发展对中国产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有重要意义。全面梳理新科技、新产业、新业态的国内外的相关概念研究、三者的关系以及影响三者发展的因素,综合以上文献分析并提出目前新科技、新产业、新业态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策略。
关键词:新科技;新产业;新业态;信息技术;产业革命
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1)03(a)-104-03
①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域外新科技新产业新业态在吉林先行先试战略研究”(20200101014FG)。
作者简介:张舒逸(1991-),女,吉林长春人,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实习员,硕士,研究方向:技术创新、创新理论;
杨婧(1992-),女,吉林长春人,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实习员,硕士,研究方向:技术创新、创新理论;
崔迪(1982-),女,吉林珲春人,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级职称,研究方向:科技信息研究;
吕智(1973-),男,吉林长春人,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科技信息研究。
1042021年3月  wwwzgsl
商业创新
的发展路径。
也有学者对新科技、新产业和新业态两两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与研究。程巍和郎丽(2006)[10]认为,新产业的成长是由于技术创新,消费需求的更新及技术革新会为某项新产品或服务提供发展空间并形成一个新的产业。李李和刘倩男(2013)[11]分析了新科技对新产业的影响体现在新科技是新产业诞生并发展的内在动力,能够改善新产业的市场结构且推动其产业基础。叶锐和杨建飞(2014)[12]认为新科技与新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具有相互依存关系并阐述其内在作用机理,得出两者在发展过程中对系统整体具有平衡作用,任何一方发展较弱时,另一方顺利发展会保证系统整体的稳定。秦竟芝和高建华(2016)[13]认为,新产业一般处于高新技术产业链的最前沿,是在重大技术突破与较大需求空间的背景下,具有高知识性和科技性的新兴产业。宋剑(2018)[14]认为,新科技是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新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是满足社会不断变化的需求的有效途径,而且新产业得益于新科技优化市场和社会需求而进一步发展。
纵观以上学者的研究,可以将新科技、新业态、新产业看作逐层渐进的关系,同时三者也是促进国家整体经济协调、系统发展的关键要素,其中新科技是驱动力,新业态和新产业是具体表现形式,新科技对新业态和新产业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3 影响新科技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因素
Thorsten(2002)[15]利用实证分析发现,银行主导和市场主导对一国产业发展的影响较为有限,但
政府主导下制度环境的优势对产业发展有较强影响。Peter F Dracker(2006)[16]提出,政府决策者在制定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时应重点考虑创新,让产业利用机会窗口进一步发展。Rin等(2006)[17]通过14个欧洲国家的样本数据分析得出,政府减税政策能够有效提高企业对高新技术的投资额度从而促进新产业的发展。李晓宏等(2008)[18]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认为技术进步本身和政府对科研的资金支持对新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较明显,而产业结构及外资投入的影响效果不明显。林勇和张宗益(2009)[19]通过数理模型检验发现,政府R&D投资和与科技相关的财政政策对新科技的影响最显著。朱迎春(2011)[20]认为,在新产业发展中政府具有引导、激励、监督和调节的作用。吴金希和李宪振(2012)[21]认为在新产业的发展中,政府主要在处理市场失灵和宏观调控上起作用。郑陶和苏朝晖(2015)[22]以先进制造业为例,研究其科技影响因素,指出技术市场交易情况和技术从事者数量与产业发展关系较大。杨振兵(2016)[23]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探究了制造业新技术的影响因素,认为优化创新方向,提高科研人员薪资待遇有利于新技术的发展。宁靓等(2019)[24]通过实证分析认为,良好的政策环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是促进新科技、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有效途径。
从以上文献研究可以看出,政府政策环境,尤其是针对财政方面的政策制度,如R&D投入、税率、薪资待遇以及受政府影响的折旧制度等,对新科技的进步发展有较明显影响,新业态和新产业的发展都要靠新科技的力量来驱动,以满足人们日益增加且变化的消费需求。
4 结语
新科技、新产业、新业态是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催生出来,顺应时代经济发展的概念;三者中新科技作为驱动力,新业态和新产业作为表现形式,联系密切且相互影响;政府政策环境,尤其是针对财政方面的政策制度对新科技、新产业和新业态的影响作用最为突出。因此,促进新科技、新业态和新产业发展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在财政方面,增加R&D投入,提高技术创新绩效水平,降低企业科技创新利润税率;在政策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扶持新产业发展,为传统产业提供新技术以促进产业升级,引导产业集化发展,促进产业链深度融合,为新业态和新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耀新.互联网“四新”经济[J].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4(08):20-22.
[2] 李婷.山东省科技金融政策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证研
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8.
[3] 蔚知衡.信息时代的新兴科技应用与展望[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2018(03):201.
[4] 吉志勤. 四新经济下上海城市工业园区战略转型对策研究[D].
上海: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6.
[5] 张磊,刘长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服务业新业态与消费升级[J].
经济学家,2017(11):37-46.
[6] 季晶.科技创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思考[J].中国高校科
技,2011(11):33-35.
[7] 张训.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
大学,2012.
[8] 赵君丽,吴建环.发达国家“四新”经济的发展及对上海的启示
[J].上海经济研究,2015(05):79-85.
[9] 许维鸿.支持“四新经济”离不开多层次资本市场制度创新[J].中
国中小企业,2018(05):76-79.
[10] 程巍,郎丽.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新兴产业的思考[J].当代
经理人,2006(12):247.
[11] 李李,刘倩男.科技创新推动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
的研究[J].天津经济,2013(09):9-11.
[12] 叶锐,杨建飞.我国科技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互动发展机制
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4,34(06):55-57.
[13] 秦竟芝,高建华.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探讨
[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6(01):58-63+75.
[14] 宋剑.基于科技创新的唐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10):69-70.
[15] Fatou Thorsten. Industry Growth and Capital Allocation:Does
Having a Market-orbank-based System Matter[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2,(64):143-187.
[16] Peter F Drucker.21世纪的管理挑战[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社,2006:50-66.
(下转108页)
wwwzgsl 2021年3月105
Service Economy
(2)可以在一些老年人聚集地开展小讲座,介绍旅游时关于遵守规则的问题,可以适当播放短片,以强化养老体的行为规范。通过这些来规范旅游市场,努力做到旅游市场规范化。
4.2 旅游企业层面
(1)在人才引进与培养方面,旅游公司应该提高招募门槛,招收高素质人才,在提高竞争力的同时也可
以避免突发性事件对公司利益造成额外的损失。高素质人才可以通过岗位说明和岗位分析等,提高甄选招聘的标准,适当提高薪酬来吸引这类人才。
(2)提倡具有地域文化特点的设计,如突出“长寿”“养生”的资源优势,或者突出“古风”
“怀旧”的氛围,可以通过景点的规划与设计来达到这一点,满足老人的内心所需,让老年人感受到自己的需求被关注,增强旅游吸引力,提高品牌营销能力,激发老人消费的动力。
(3)创新产品和服务,发挥品牌效应,提高养老旅游附加值。通过市场分析与目标市场定位,确立目标人,如在旅游方面相对低消费的人,可以通过“周边游”
“民宿风”等设计,整合产业资源,构建特定的旅游养老产业链;明确目标客户,贴近老人的个性,打造特旅游产品。
(4)加大对外宣传力度,通过视听广告和报纸广告及当地的老年服务中心、老年大学、老年协会等组织进行宣传,也可通过专业养老机构网站、等媒介进行宣传,通过重复等方式,令老人能够有所印象,当他们有需求时,就会光临旅游公司。
(5)旅游公司和酒店需要完善医疗保障,切实保障游客的生命健康与合法权益,令老人及其子女感到安心,同时还要建立快速医疗应急处理机制,医疗保健服务体系须完善,从而为老年人前来提供优质服
务。
(6)旅游公司可以推出多种方案供客户选择,并建立自己的平台,便于老人和子女等快捷联系,同时在产品中,直接由客户制定方案,再由旅游公司来安排;旅游公司在联系酒店的同时也可以联系一些当地民宿、度假村等,让消费者有更多样化的选择,满足其多种多样的需求。
4.3 政府层面
(1)支持养老政策落实;增加相关公共服务的扶持;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引导旅游养老消费观念,实现资源普惠;培育旅游养老产业,推动养老服务业提速发展;促进旅游养老者社会融合,打造“老年友好城市”制定绿发展规划,促进滨海旅游养老可持续发展;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2)搭建平台,增强地区间合作;推进旅游养老服务制度改进;建立医保异地结算制度;形成专项土地保障机制;创新资金发展保障机制;构建成三级医疗保障体系,解决旅游养老城医疗保障问题;建立专业培训机制,解决旅游养老对服务人员的需求,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战略,为产业发展提供队伍支撑。
5 结语
“异地互动旅游”式新型养老模式聚集了大量的消费者,有巨大的市场空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老年消费体的观念
转变,旅游企业的项目创新,
“异地互动旅游”式新型养老模式会不断地发展,成为老年人养老生活的潮流项目之一。这一模式也给中国社会的养老缓解了压力,同时带动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消费水平。互联网提供的便利,政府政策的逐渐落实,会使得人们能够更便捷更安全地开启自己的精彩旅途。对于旅游企业来说,这是转型发展升级一个不容错过的机会,相信通过准确对市场定位,贴近客户需求,能够在旅游行业中得到更大的经济利益以及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王洁平.旅游养老需求升级 产品服务亟待加强[N].中国旅游
报,2019-06-03(03).
[2] 苏丹,温智恒,都之涵,等.全域旅游视阈下旅居式养老旅游公共
服务发展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09):40-41.
[3] 秦燕华.打造文化、旅游、养老三位一体的产业项目建设前景研
究——以湖南金洞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6):29-30.
[4] 袁开国,刘莲,邓湘琳.国外关于异地旅游养老问题研究综述[J].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3,3(06):63-69.
[5] 黄婕.南京市老年人乡村休闲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5(05).
[17] Marco Da Rin,Giovanna Nicodano,Alessandro Sembenelli. Public
Policy and the Creation of Active Venture Capital Markets[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06(08):1699-1723.
[18] 李晓宏,孙林岩,何哲.中国技术进步影响因素研究(1981—2006
年)——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J].软科学,2008(07):24-29.
[19] 林勇,张宗益.中国经济转型期技术进步影响因素及其阶段性
特征检验[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26(07):73-85. [20] 朱迎春.政府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论
坛,2011(01):20-24.
[21] 吴金希,李宪振.地方政府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角和
作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33(08):117-122.
[22] 郑陶,苏朝晖.先进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其科技影响因素分
析——以福建省为例[J].当代经济,2015(01):30-31.
[23] 杨振兵.中国制造业创新技术进步要素偏向及其影响因素研
究[J].统计研究,2016,33(01):26-34.
[24] 宁靓,胡全峰,孙晓云.政策环境、行业技术、企业能力与“四新”企
业创新绩效[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3):90-98.(上接105页)
1082021年3月  wwwzgs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