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广东省“十二校”高考数学二模试卷(文科)
2014年广东省“十二校”高考数学二模试卷(文科)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50.0分)
1.设a∈R,若(a-i)2i(i为虚数单位)为正实数,则a=()
A.2
B.1
C.0
D.-1
【答案】2014年广东高考
B
【解析】
解:∵(a-i)2i=(a2-1-2ai)i=2a+(a2-1)i为正实数,∴2a>0,且(a2-1)=0,∴a=1,
故选B.
化简复数到最简形式,由题意知,此复数的实部大于0,虚部等于0,解出a的值.本题考查两个复数代数形式的乘法,复数为正实数的条件.
2.已知全集U={2,3,4,5},M={3,4,5},N={2,4,5},则()
A.M∩N={4}
B.M∪N=U
C.(∁U N)∪M=U
D.(∁U M)∩N=N
【答案】
B
【解析】
解:∵全集U={2,3,4,5},M={3,4,5},N={2,4,5},
∴C U M={2},C U N=[3}.
∴M∩N={4,5},故A错;
M∪N={2,3,4,5}=U,故B对;
(C U N)∪M={3,4,5},故C错;
(C U M)∩N={2},故D错.
故选B.
由题意,由全集U={2,3,4,5},M={3,4,5},N={2,4,5},求出它们的交集、并集或补集即可得到答案.
本题考查交并补集的运算,属于集合中的基本运算题,熟练掌握交、并、补运算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3.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A.∃x∈R,x3<0
B.“a>0”是“|a|>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C.∀x∈R,2x>0
D.若p∧q为假命题,则p、q均为假命题
【答案】
D
【解析】
解:当x=-1时,x3=-1<0,故A为真命题;
∵“a>0”时,“|a|>0”成立,而“|a|>0”时,“a>0”不一定成立,故“a>0”是“|a|>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B为真命题
由对数函数的性质,2x>0恒成立,故C为真命题
若p∧q为假命题,则p,q可能一个为真命题,一个为假命题,故D为假命题
故选D
利用特称命题的性质,充要条件的定义,全称命题的性质,及复合命题真假的判断方法,逐一分析四个答案,即可得到结论.
本题考查逻辑语言,指数函数、幂函数的值域,充要条件的判断及复合命题真假性的判断.属于中等题
4.若直线l不平行于平面α,且l⊄α,则()
A.α内存在直线与l异面
B.α内存在与l平行的直线
C.α内存在唯一的直线与l平行
D.α内的直线与l都相交
【答案】
A
【解析】
解:直线l不平行于平面α,且l⊄α,
则l与α相交
l与α内的直线可能相交,也可能异面,但不可能平行
故B,C,D错误
故选A
根据线面关系的定义,我们根据已知中直线l不平行于平面α,且l⊄α,判断出直线l 与α的关系,利用直线与平面相交的定义,我们逐一分析四个答案,即可得到结论.本题考查线线、线面位置关系的判定,考查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其中利用已知判断出直线l与α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在等差数列{a n}中,a2+a12=32,则2a3+a15的值是()
A.24
B.48
C.96
D.无法确定
【答案】
B
【解析】
解:设等差数列{a n}中首项为a1,公差为d,
所以有:a2+a12=a1+d+a1+11d=32,
即:a1+6d=16.
∴2a3+a15=2(a1+2d)+a1+14d=3(a1+6d)=3×16=48.
故选B.
先设等差数列{a n}中首项为a1,公差为d,利用a2+a12=32求出首项a1和公差d之间的关系;再代入所求问题整理即可求得结论.
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中基本量之间的关系.因为已知条件中只有一个等式,没法求出首项a1和公差d;所以在求解本题时,用的是整体代入的思想.
6.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该程序运行后输出i的值是()
A.63
B.31
C.27
D.15
【答案】
A
【解析】
解:因为S赋值为0,0不大于50,S=S2+1=02+1=1,i=2i+1=2×1+1=3;
1不大于50,S=S2+1=12+1=2,i=2×3+1=7;
2不大于50,S=S2+1=22+1=5,i=2×7+1=15;
5不大于50,S=S2+1=52+1=26,i=2×15+1=31;
26不大于50,S=S2+1=262+1=667,i=2×31+1=63;
667大于50,算法结束,输出i的值为63.
故选A.
题目首先给计数变量S和输出变量i赋值0和1,然后判断S与50的大小关系,S小于等于50进入执行框,S大于50时结束.
本题考查的是程序框图题,解答的关键是清楚框图表达的意思,特别是当不满足条件是执行循环,满足条件时算法结束,输出i.
7.动圆M经过双曲线x2-=1左焦点且与直线x=2相切,则圆心M的轨迹方程是()
A.y2=4x
B.y2=-4x
C.y2=8x
D.y2=-8x
【答案】
D
【解析】
解:双曲线x2-=1左焦点为(-2,0),则
∵动圆M经过双曲线x2-=1左焦点且与直线x=2相切,
∴M到(-2,0)的距离等于M到直线x=2的距离,
∴M的轨迹是以(-2,0)为焦点的抛物线,
∴圆心M的轨迹方程是y2=-8x.
故选:D.
求出双曲线的焦点,根据动圆M经过双曲线x2-=1左焦点且与直线x=2相切,可得
M到(-2,0)的距离等于M到直线x=2的距离,利用抛物线的定义,即可得出结论.本题考查双曲线的几何性质,考查抛物线的定义,正确运用抛物线的定义是关键.
8.O是△ABC所在的平面内的一点,且满足(-)•(+-2)=0,则△ABC 的形状一定为()
A.正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斜三角形
【答案】
C
【解析】
解:∵
=
=
==0,
∴△ABC为等腰三角形.
故选C
利用向量的运算法则将等式中的向量,,用三角形的各边对应的向量表示,得到边的关系,得出三角形的形状.
此题考查了三角形形状的判断,涉及的知识有平面向量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向量模的计算,以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熟练掌握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9.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上的区域D由不等式组给定,若M(x,y)为D 上的动点,点A(,0),则z=||的最大值为()
A.6
B.
C.4
D.2
【答案】
B
【解析】
解: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
由图象可知当M位于点B(0,2)时,
z=||取得最大值
则d=,
故选:B.
作出不等式对应的平面区域,根据z=||的几何意
义,利用距离公式即可得到结论.
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的应用,根据距离公式结合
数形结合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0.已知a是函数f(x)=2x-x的零点,若0<x0<a,则f(x0)的值满足()
A.f(x0)=0
B.f(x0)>0
C.f(x0)<0
D.f(x0)的符号不确定
【答案】
C
【解析】
解:∵在(0,+∞)上是增函数,a是函数的零点,即f(a)=0,
∴当0<x0<a时,f(x0)<0,
故选C.
a是函数的零点,函数是增函数,本题根据函数的单调性和零点的性质进行求解.
函数是增函数,单调函数最多只有一个零点,a是函数的唯一零点.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
11.某单位有200名职工,现用系统抽样法,从中抽取40名职工作样本,将全体职工随机按1-200编号,并按编号顺序平均分为40组(1-5号,6-10号…,196-200号).若第5组抽出的号码为22,则第9组抽出的号码应是______ .
【答案】
42
【解析】
解:∵从200名职工中,用系统抽样法,从中抽取40名职工作样本,
则样本数据间隔为,
若第5组抽出的号码为22,则第9组抽出的号码应是22+4×5=42,
故答案为:42.
根据系统抽样的定义可知样本数据间隔为5,然后根据第5组的号码即可得到结论.本题主要考查系统抽样的应用,根据条件确定样本数据间隔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比较基础.
12.在△ABC中,a、b、c分别是角A、B、C所对的边,A=,a=,c=1,则△ABC
的面积S= ______ .
【答案】
【解析】
解:∵A=,a=,c=1,
∴由正弦定理=得:sin C==,
由a>c,得到A>C,
∴C=,
∴B=π-(A+C)=,即△ABC为直角三角形,
则△ABC的面积S=ac=.
故答案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