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20年了,1999年的莘庄空难有谁还记得吗?
城事20年了,1999年的莘庄空难有谁还记得吗?从埃航的客机失事说起
国内空难最高赔偿多少钱
刚刚过去的3⽉10⽇,埃塞俄⽐亚航空载157⼈的波⾳737-Max客机从亚的斯亚贝巴起飞6分钟
后坠毁,⽆⼈⽣还,包括8名中国⼈。
这次埃航班机失事,事故真实原因尚待调查。闹的沸沸扬扬的波⾳737Max机动特性增强系统(MCAS)被怀疑有重⼤缺陷,原本希望通过⾃动程序⼀键防失速,预防出现法航AF447航
班副机长博南让机⾝迎⾓过⼤⽽出现的致命失误,结果很可能矫枉过正,未失速状态下被⾃
动压低机头导致飞机过低过速失控。
飞机作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型交通⼯具,⼤多数事故都发⽣在起飞和降落阶段。
本次埃航失事的客机,图⽚来⾃于⽹络
⼆⼗年前同样在起飞阶段失事的⼤韩航空货机
本期城事,和⼤家聊⼀聊⼀起20年前发⽣在闵⾏区境内、曾经轰动⼀时的空难,⽽随着时间
的推移,这起空难似乎越来越少地被⼈记起,⽽埃航的失事,突然提醒了袁童鞋,1999年的
莘庄4·15空难,马上就要20周年祭了。
1999年4⽉15⽇下午四点零⼀分,⼤韩航空KAL6316号班机(MD11型)由上海虹桥机场起飞
飞往韩国汉城(现在改称⾸尔)⾦浦机场。
1999年的⼤韩航空MD11机型
起飞后,副机长联系上海离场,获得爬升⾄1,500m(4,900ft)的指令。当货机爬升⾄4500英尺时,副机长错误地提⽰机长航管所要求⾼度应为1500英尺(实际应该为1500⽶),机长认为飞机需下降3000英尺,贸然推动操纵杆以尽快下降。
但起飞阶段如此莽撞的下降,使得飞机失速,最终起飞3分钟后就坠毁于虹桥机场西南的莘庄莘西南路⼀处建筑⼯地并起⽕,机上3名韩籍机组⼈员全部遇难,地⾯5⼈死亡,4⼈重伤,36⼈轻伤,附近⼯棚全毁,32间店铺、11间居民房屋受损。
上海市地震局亦于1999年4⽉15⽇下午4时04分35.2秒记录到⼀次1.6级地震。
该事件经过两年多的调查,2001年6⽉5⽇,韩国建设交通部称机组⼈员对飞机⾼度的认识错误(英制和公制的认识错误)造成了飞机的坠毁。
莘庄永远抹不掉的伤痛记忆
20年前的莘庄,地铁⼀号线刚刚通抵这⾥2年,正值房地产刚刚起来的阶段,到处都是新建的商品房⼯地,⼈⼝刚刚开始导⼊,当然,当年的莘庄⼈⼝远⽐现在的少得多。
莘庄西南部地区的莘西南路、沁春路⼀带有了⼀些刚刚落成的商品房,更多的商品房则还在建造之中。
当年飞机坠机后的⼀些档案照⽚,图⽚来⾃于⽹络
在地⾯遇难的5名中国⼈中,有2名是在沁春园⼩区新建住宅的⼯地附近遇难,⼀位闵⾏区本
地的包⼯头和⼀位安徽籍民⼯。据遇难的安徽民⼯的弟弟回忆,“当时他们在路上植树,后来下⾬了,他们4个⼈就在路旁墙边躲⾬。突然,他们看见⼀架巨型飞机飞得极低,直向他们这个⽅向冲出过来。不知是谁⼤喊⼀声飞机要掉下来了。话还没说完,只听⼀声巨响,他和另⼀位民⼯马上趴在了地上,他们的⽼板(包⼯头)慌乱之际向⼀边跑去,还没跑⼏步,就看到⽼板被飞机强⼤的⽓流卷了起来,再摔到地下,马上断了⽓。遇难的民⼯也没趴下,胳膊和腿都断了,头部被飞来的碎⽚击中,不幸遇难。”
当时正值⼩学⽣放学的⾼峰时段,有2名时年9岁的⼩学⽣在⼤韩航空货机坠机时不幸遇难,如果当时没有发⽣这场灾难,他们也近⽽⽴之年了,很可能也已为⼈⽗母,⽽他们的⽗母当时是悲痛欲绝的,如今的近况不知道如何。
第5名遇难者是闵⾏区精神康复疗养院的⼀名护⼠,时年22岁,是家中的独⼥,她的⽗母特别喜爱⼥⼉,舍不得⼥⼉出嫁,就招了个上门⼥婿,刚刚新婚3个⽉,原本⼀家4⼝每天和和美美。据其母亲说,遇难前她很可能已经怀孕。但祸从天降,家破⼈亡!
之后则是遇难者家属与⼤韩航空公司艰苦卓绝的谈判赔偿和诉讼,安徽籍农民⼯的家属最先接受了⼤韩航空52万元⼈民币的赔偿⽅案,⽽另外4位遇难者家属坚持诉讼。⼏年后,艰苦的诉讼终于获胜,包⼯头和护⼠最终获得110万左右的赔付,两位遇难⼩学⽣各获得90万元左右的赔偿。
但,赔偿⾦再多,也换不回5条鲜活的⽣命。
⼆⼗年过去了,莘庄还记得这场灾难吗?
时间匆匆流去,那些遇难的⽗亲、兄长、⼉⼦、⼥⼉……从未⽼去的灵魂从空中俯视着芸芸众⽣出⽣、长⼤、衰⽼然后死去。
四季轮转,⾬雪交替,寒暑往返,⼆⼗年的光阴就这样过去了。
今天在地图上能看到当年⼤韩航空失事的沁春园⼩区,⼩区的业主们⼤多都还记得这起事故,部分住宅楼⾄今受到那次空难的影响。
20年前那起空难发⽣的⼤致位置
快清明了,不知道那些遇难亲属们、前同事或前同学们会不会常来这⾥看看。⽽那些失去独⽣⼦⼥的⽗母、失去丈夫的妻⼦、失去⽗亲的孩⼦,在这20年⾥有没有得到⾜够的关⼼呢?
对于世界上所有发⽣的可怕的意外,也许我们没有⼀⼀解决他们的能⼒和勇⽓;我们会失去⼀些我们⽆⽐珍视的东西;即便没有失去,我们也难以避免陷于恐惧。即使不恐惧,也难免不愤怒。即使连愤怒也没有,难免不悲伤,难免不挂念,难免不去想它⼀想。⼈这种动物是绝不可能不受到同类死亡的影响的,或多或少,或长或短,或深或浅。
正因为我们是⼈类,我们会恐惧、会愤怒、会悲伤,这些都不稀奇,我们还会遗忘,忘得⼀
⼲⼆净呢。但我们更应该做的恰恰不是这些,是去铭记逝者,是去搞清真相,是去将造成悲剧的原因尽⼒消除,⽽不是稀⾥糊涂地咒骂,稀⾥糊涂地痛苦,然后稀⾥糊涂地遗忘。
清明节快到了,为那些逝去的⽣命祈福,愿灾难越来越少。
⼆⼗年过去了,莘庄,还记得这场祸从天降的灾难吗?
【天袁地访·城事近期更新】
城事 | 滨江、虹桥、新路径,也谈上海轨道交通三期建设规划(⼆)
城事 | 滨江、虹桥、新路径,也谈上海轨道交通三期建设规划(⼀)
城事 | 有关“平南路延伸⾄新镇路”争议的⼀点不成熟的思考
城事 | 五号线站名争议:⼀千年的“萧塘”和四⼗年的“肖塘”
城事 | 机场联络线,能否联络⼈⼼?
城事 | 复刻-畅想2032,如果上海申办奥运会
城事 | 机场联络线对闵⾏意味着什么?
城事 | 七问机场联络线选线规划草案公⽰
城事 | 上海市轨道交通机场联络线选线专项规划(草案公⽰)的增站建议
城事 | 机场联络线为什么要在莘庄设站?(续)
【天袁地访·沪说近期更新】
沪说·复刻 |  法国公园周遭的名⼈往事
沪说 | 1935年上海的穿越指南,活⾊⽣⾹的旧⽇魔都
沪说|上海第⼀批“优秀历史建筑"30周年(下)
沪说 |上海第⼀批“优秀历史建筑"30周年(上)
沪说 |上海1935:⼀张⼿绘地图⾥的昨⽇故事
沪说 |上海1913--百年前的上海旅游攻略
沪说 |上海县城及城门⼩史
沪说 | 路过北新泾(上)
沪说 | 路过北新泾(下)
沪说 | 从灰⾊年代⾛来:搬家故事
沪说 | 莘庄2018
沪说 | 三⼗年前震惊中⽇两国的上海“3.24”列车相撞事故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