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地理简介-适合高考前乡土复习
安徽简介
安徽,简称“皖”,为内陆省份与六个省相邻,属华东地区(六省一市-苏、浙、皖、闽、赣、鲁和沪),
经济上属中部经济区;兼跨长江、淮河,是国内南北地理交汇过渡地带。省会合肥市。
【地理位置】
安徽位于东经114°54′-119°37′、北纬29°41′-34°38′之间。跨长江下游(江西湖口划分中、下游)、淮河中游(洪河口分上中游、中渡分中下游),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
全省总面积13.96万km 2,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45%,面积居全国第22位。自北向南依次为:淮河流域6.7万km 2,长江流域6.6万km 2,新安江流域0.65km 2。
安徽省地貌剖面示意图(沿屯溪至萧县一带)
【行政区划】
安徽省会合肥市,共有17地级市,5县级市,45市辖区,55县。
中文名称:外文名称:别名:下辖地区:政府驻地:面积:人口:方言:气候条件:著名景点:省树:省花:省鸟:
安徽
Anhui Province 皖
17地级市,5县级市,56县合肥
13.96万km 2
6740.8万(2008年末)北方官话、吴语、徽语
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型气候黄山九华山天柱山,西递宏村,黄山松黄山杜鹃灰喜鹊
序号
地级市区号邮编车牌总面积(km)
总人口(万)
备注(县级市)
合肥0551230000皖A 7266487蚌埠0552233000皖C 5917353芜湖0553241000皖B 3317227淮南0554232000皖D 2121239马鞍山0555243000皖E 1686120淮北0561235000皖F 2725214铜陵0562244000皖G 111375安庆0556246000皖H 15398610桐城黄山0559245000皖J 9807156阜阳0558
236100皖K 9775955界首宿州0557234000皖L 9787605滁州0550239000皖M 13987440天长、明光
六安0564237000皖N 17976696宣城0563242000皖P 12340274宁国
巢湖0565238000皖Q 9423453池州0566247100皖R 8272155亳州
0558
236800
皖S
8523
576
【历史渊源】
省名由来
安徽于公元1667年(清康熙六年)始建省(原江南省分为安徽,江苏两省),从安庆、徽州各取两个首字,简称“安徽”。东周时期安庆是古皖国所在地,“皖”为“美好”之意。
历史背景
繁昌县(芜湖市)人字洞发现距今约250万年前人类活动遗址。在和县(巢湖市)龙潭洞发掘的三、四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和县猿人”遗址。亳州在商代曾为成汤之都,寿县(六安市)在春秋战国时曾为楚国首都。【安徽气候】
安徽属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型气候。在中国气候区划中,淮河以北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主要的气候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梅雨显著、夏雨集中。综观而论,安徽气候条件优越,气候资源丰富。充沛的光、热、水资源,有利于农、林、牧、渔业的发展。但由于气候的过渡型特征,南北冷暖气团交绥频繁,天气多变,降水的年际变化较大,常有旱、涝、风、冻、霜、雹等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安徽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mm)安徽气压年较差分布图(百帕)影响安徽省的台风路径示意图
一、季风明显,四季分明
安徽省各地四季分明,“春暖”,“夏炎”,“秋爽”,“冬寒”的气候明显。因南北气候差异明显,淮北冬长于夏,江南则夏长于冬。季节的开始日期,春夏先南后北,秋冬先北后南。
二、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在14─17℃之间,属于温和气候型。冬季1月平均气温在-1~4℃之间,大陆性气候不明显。全省年降水量在750─1700mm之间,有南多北少,山区多、平原丘陵少等特点。
三、春温多变,秋高气爽
春温低、春雨多,特别是长时间的低温连阴雨,对早稻及棉花等春播作物的苗期生长不利。秋季,高空仍有副热带暖高压维持,大气层结比较稳定,秋高气爽,晴好天气多。少数年份,在夏季风撤退和冬季风加强过程中,气旋、锋面,带来的秋风秋雨,对秋收秋种不利。
四、梅雨显著,夏雨集中
梅雨期长易发生洪涝灾害,如1954年。1994等年,则由于梅雨期很短或空梅,造成严重大旱。故梅雨量的多寡与安徽省旱涝灾害及农业生产的关系极大。
夏雨集中是季风气候的特征之一。我省夏雨集中的程度由南向北逐渐加大。夏季是农作物生长旺盛的季节,需水量大,夏雨集中对农作物生长有利,但过于集中,雨量过大,则易出现涝灾,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都有危害。
【安徽生态】
安徽为4.5<pH≤5.6的酸雨区。涉及安徽的减灾环境工程:淮河-太湖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平原绿化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农田防护林和防风固、盐碱地重点治理区。
安徽年平均气温分布图(°C)安徽一月气温分布图(°C)安徽七月气温分布图(°C)安徽气温年较差分布图(°C)安徽平均年极端最低气温分布图(°C)安徽无霜期分布图(°C)淠史杭灌区图淮河流域民国27年黄泛区示意图安徽省地貌单元图安徽省水系图安徽省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图
【安徽水文】
淮河流经安徽北部,长江流经安徽南部,新安江为钱塘江(富春江、千岛湖)正源。长江水系湖泊众多,较大的有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面积820km2)。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类型为主。
【地形地貌】
安徽省地形地貌呈现多样性,长江和淮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全省大致可分为五个自然区域:(1)淮北平原;(2)江淮丘陵;(3)皖西大别山区;(4)沿江平原;(5)皖南山区。
主要山脉有大别山、黄山、九华山、天目山,最高峰黄山莲花峰海拔1873米。
【安徽资源】
1.土地资源:全省耕地面积433万公顷,土地肥沃,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
2.水资源:全省水资源总量约680亿m3。全省重要的水利工程为淠史杭灌溉工程等。
3.动植物资源:全省林业用地
4.18万km2,约占全省总面积的30%;草地1.66万km2,占12%;全省植物种类丰富,共有木本植物1300余种,草本植物约2100余种;动物约50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4种,以、白鳍豚最为珍贵。
4.矿产资源:安徽省是矿产资源大省,矿产种类较全,储量丰富。其中煤(淮南、淮北)、铁(马鞍山)、铜(铜陵)、硫(铜陵-黄铁矿)、明矾石(庐江(巢湖市))为五大优势矿产-前四市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
两淮基地煤碳资源丰富,煤质优良,开采条件较好,地表水资源丰富,居中靠东、承东启西,紧邻华东市场,地理位置适中(优越),市场广阔,水陆交通便利,适宜建设大型、特大型在矿井和特大型坑口电站。该基地的建成投产还对促进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缓解“长三角”地区高速增长的能源需求,保障华东地区能源安全,加快安徽在“泛长三角”分工协作及经济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安徽人口】
全省总人口6700多万,处于黑河-腾冲线东南半部,汉族为主,人口密度皖北及沿江平原的东部较大,皖南丘陵和皖西山区人口密度较小。少数民族主要有满、回、畲。建国以来人口迁移为净迁入地区。百万级人口特大城市仅合肥(方格-环形-放射式路网布局的典型代表)一座。
【安徽农业】
安徽省是中国农业大省。
1、粮食作物的构成兼备中国南方和北方粮食作物的特点,既有旱地作物,又有水田作物。水稻和小麦是最重要的两大粮食作物。小麦主要分布在皖北平原。水稻主要分布在沿江平原和巢湖流域,以双季稻为主(也有稻+油菜、绿肥)。皖中丘陵则为水旱作物分布的过渡地区。
2、经济作物以棉花、麻类、茶叶、油菜、花生、芝麻、烟草等为主,皖北平原为全省棉田面积最广、年产量最多地区。油菜种植遍及淮河以南各地,尤以巢湖周围和沿江、江南较集中。茶园主要集中在皖南山区(祁红、毛峰)和皖西山区(瓜片),茶叶生产有利条件:①温暖湿润多雨多云雾的气候;②排水良好的坡地;③酸性的土壤;④悠久的茶叶栽培历史;⑤充足的劳动力资源;⑥茶叶种类多,在全国知名度高。
安徽省洪涝灾害遥感解译图安徽省洪涝、干旱、暴雨、冰雹灾害情况图安徽省主要断裂图
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江淮地区、太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
我国五大商品棉基地:江汉平原、黄淮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
我国油菜优势产区:长江上游、长江中游、长江下游。
安徽农业分区:淮北平原农业区、江淮丘陵农业区、皖西大别山地林茶区、沿江平原农业区皖南山地林茶粮区。
【安徽交通】
铁路运输:陇海线和长江通道,横贯东西;京沪、京九两条干线南北纵贯。合肥(宁西、京福、合九、淮南)、蚌埠(京沪、京福、淮南)、阜阳(京九、阜淮等七条)、绩溪(京福、皖赣)。
腾冲旅游介绍
水路运输:芜湖港、安庆港、马鞍山港、合肥港、蚌埠港纳入《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
民航运输:主要民用机场为:合肥骆岗国际机场、安庆天柱山机场、黄山机场、阜阳机场,另外正在兴建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和池州九华山旅游机场。
管道运输:西气东输主管道安徽段,现有南京—安庆输油管道的前期工作。
交通枢纽:重点建设合肥、芜湖、蚌埠、阜阳、安庆等中心枢纽。
【经济概况】
2009年生产总值达到10052.9亿元。安徽省已经成为全国GDP万亿元俱乐部的第14个会员。
【风景名胜】
黄山风景区
黄山风景区(Huangshan Mountain),主峰莲花峰,海拔1873m。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由于北坡和南坡受阳光的辐射差大,局部地形对其气候起主导作用,山谷风形成云雾多、湿度大、降水多的气候特点。徐霞客两游黄山,赞叹说:“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又留“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黄山四绝著称于世。黄山还兼有“天然动物园和天下植物园”的美称,有植物近1500种,动物500多种。黄山气候宜人,是得天独厚的避暑胜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疗养避暑胜地。先后入选全国十大风景名胜、《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中国第一个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九华山
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藏菩萨道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为皖南斜列的三大山系(九华山、黄山、天目山)之一。位于池州市东南境,东南越太平湖与黄山同辉,是安徽“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黄金旅游区的北部主入口、主景区。
天柱山
中华古“南岳”。道、佛教圣地。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是对天柱山雄奇景象的精彩描叙。
天柱山属花岗岩峰丛地貌,地质遗迹丰富,是全球瞩目的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的重要地段,另有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森林公园、中华十大名山、国家地质公园等称号。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